暴君董卓
字体: 16 + -

第2章 坑蒙拐骗

    突袭并州,舍弃关中。

    这是李儒给出的唯一缓解当前局势的办法!面对这疯子一般的想法,董卓竟满口答应了,当两个疯子在一起,事情已经不能按常理来判断。

    “太师,关中之地无非围城之地,昔秦据关中而统一六国,乃诸侯混战顾此失彼,被秦逐一而破,今非昔比,关东诸侯蛇鼠一窝,要想全身而退绝非易事,世家大族又愤恨排外,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一旦让关东联军缓过气来,到时候潼关之下,恐怕就不只十八路联军了。”

    李儒又道:“并州之地虽民贫物乏,蛮夷外化盛行,白波困扰,犹如沼泽,诸侯避之不及。如若我军突袭并州,强征姜胡,少则一年,多则三年,到时候太师坐拥数万精骑,大汉十三州又有何人能挡!”

    董卓释然,这天下早已混乱不堪,又有几人会自讨苦吃去招惹蛮夷?可对于董卓来说,如此也不失为上上之策!

    并州地域辽阔,水草丰厚,野马众多,实在是难得的一个天然马场,如今凉州被马腾、韩遂盘踞,正好缓解燃眉之急。

    董卓知道,此事绝非善类,可想想霍去病的封狼居胥,顿时豪情万丈,自己人杀自己人算不得真好汉,血染疆场,斩杀外夷,才是真英雄。

    董卓沉声道:“文优之谋实在是高,这太师某家也不稀罕,只待稳住了阵脚,便要让天下人知道我董某人的厉害。”

    李儒惊疑不定的看着董卓,不曾料想董卓变化如此之快,将功名利禄看的如此浅薄。

    董卓慎重道:“此事非同小可,还需从长计议,万万不可走漏风声,你先回去,静思其策,从明日起某家便拖病不出,长安大小事务还需文优多费心思!”

    李儒毅然道:“太师高见,儒自当竭尽全力!”

    两人相谈甚欢,又密谋一番,直至天亮时分才分别。

    ……

    嘉德殿

    年仅十二岁的天子刘协端坐在九龙宝座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早朝恭贺。

    三拜九叩后,小黄门尖着嗓子道:“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议郎令李儒出班禀道:“启奏陛下,太师劳心劳国,久劳成疾,如今重病不起,不能重理国事,太师请奏,中郎将吕布,有勇有谋,击溃关东叛军,理应加官进爵,着其升任奋武将军,假节,进封温侯,与司徒王允同掌朝政。”

    百官惧然,董卓这是明目张胆的培养亲信。

    司徒王允却眉目一喜,出列奏请道:“启奏陛下,太师所言甚是,臣附议!”

    刘协回头看了一眼身旁的太监总管赵公公,只见赵公公连连点头示意。

    “准奏!”

    刘协稚嫩的道。

    李儒又道:“温侯执掌军队,无力分身,太师府内侍空虚,臣奏请别部司马高顺为太师府内侍统领,望陛下准奏!”

    内侍统将就是太师府参将,这本是董卓的私事,以前一直由吕布担任,空缺出来,自当有人顶替。可高顺此人是昨夜董卓点名要的人,李儒虽只是闻听其手下有七百精兵,并无过人之处,比之吕布手下大将张辽,远远不如,但即是董卓亲点要的人,李儒自然不敢怠慢。

    如今在朝堂之上提出来,他高顺从今而后便是董卓的人了,除非他不尊天子号令。

    刘协问道:“诸位爱卿,高顺现在在何处任职?”

    吕布此时正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假节,可是仪比三司的高位,而温侯又是县侯,侯爵中最高的爵位,他如何能不欣喜。

    吕布回奏道:“启奏陛下,高顺现在末将手下任职,能到太师府效力,是他三生修来的福分,臣附议!”

    在吕布眼里,高顺或多或少,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别部司马,根本无法和他手下八健将同日而语,比之这温侯之位,更不值得一谈,更何况,他早已和王允密谋,诛杀董卓是迟早的事,内心已和高顺划清界限。

    赵公公又连连点头示意,刘协只得满口答应。

    除此之外,百官再无事议,跪安之后,各自散朝而去。

    几人欢喜,几人忧!

    王允故意慢了几步,与吕布同步而行,道:“恭喜温侯,贺喜温侯,今日不妨到我府上一叙。”

    吕布欣然道:“如此便打扰司徒了!”

    两人相视一笑,结伴同行。

    远处,李儒冷笑道:“看来太师早有预谋了,吕布、王允,你二人好日子马上就要来临了。”

    李儒手握圣旨,直奔城外并州军大营。

    “圣旨到!别部司马高顺接旨!”

    校场上,高顺正挥汗如雨的带领陷阵营士卒训练,通传兵急急忙忙赶了过来,禀道:“高将军,议郎令李大人在营外宣旨,快快去接旨。”

    高顺木讷的一顿,憨厚的问道:“确定是叫我?”

    城如高顺所想,他只是吕布帐下一个普通的别部司马,手下的七百士卒虽可堪一战,可吕布从未重用过。

    通传兵急道:“属下岂敢假传消息,快随我一道前去吧,怠慢了李大人,我们可不好受!”

    少时,高顺毕恭毕敬的来到营门外,躬身行礼道:“末将高顺叩拜!”

    李儒细眼一看,只见其人,刚毅厚重,眉目间透着一股忠义。

    “高顺接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高顺即日起带领陷阵营部曲到太师府门前听调,升任中郎将,不得有误!钦此!”

    李儒意重深长道:“高将军,恭喜、恭喜,你我以后皆在太师府门前供职。”

    高顺跪谢圣旨之后,慎言道:“属下见过李大人,只是吕将军未在军营,末将尚未辞行,有违伦理,还请大人先行,末将随后就到。”

    李儒笑道:“高将军真乃忠义之士,不枉太师对你的看重,吕布已升任奋武将军,进封温侯,国家繁忙,此事乃是天子亲自诏令,温侯也已在朝堂附议,高将军便不要久留了,随我一道前去太师府谢嗯吧!”

    高顺点头道:“如此便请李大人稍等片刻,末将这便去召集部曲。”

    “呜呜…呜呜呜……”

    号角骤起,校场上七百陷阵营士卒有序而列,精神抖擞的看着点将台上的高顺,静候号令。

    高顺高捧圣旨,威武雄壮,义正言辞道:“奉天子上谕,陷阵营士卒即日调入太师府门下,尔等随我一道进京戍卫太师府,出发!”

    雄赳赳,气扬扬,就这样,七百陷阵营精兵名正言顺的落入了董卓的手中,而此时吕布还正与王允把酒言欢,密谋国家大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