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谁主江山
字体: 16 + -

第八十章 高干遇刺

话说高干坐镇河北,河北七八年不经战事,经过这些年的休养,实力雄厚,天下四千万百姓,高干所属的领土内占据了近一半的人口,带甲之士四十万多万,早就是稳据天下的第一诸侯,在得知方谦夺得汉中之后,听说方谦还将要迎娶张鲁的女人,高干觉得这算得上是双喜临门啊,汉中到手,有平白增添了七八十万百姓,张鲁的地盘差不多是益州的三分之一了,说起来刘璋也真可怜,他老子刘焉在世之时,整个益州都是姓刘的,刘焉一死,张鲁趁机多了汉中反了,南中的南蛮也不臣服了,自己一半的领地就这样白白丢失了,可是从小养尊处优的刘璋,也没多少雄心壮志,只想守着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他就心满意足了。

“孔明,你看看天佑送来的捷报,两月之内就逼得张鲁献城投降,汉中是我们的了。”高干兴高采烈的将手中的战报递给诸葛亮。

诸葛亮结果捷报,仔细看了一遍,也很是佩服,他不得不承认方谦这次计划确实很大胆很冒险,若是一个不好,可能就是兵败身亡,若是换成自己,决意不会用这样的计策,而是选择一步步蚕食汉中,那样既保险也安全稳当,但是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当初他平定辽东的时候差不多就是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才一步步将整个辽东占据了。

“天佑奇谋,亮也很是钦佩,眼下汉中已经在手,雍凉之地无忧了,只要守住汜水关、武关、祁山这三处,关中就无后顾之忧,且这三处均是险要之地,五万大军足矣。”诸葛亮连连笑道。

高干又从书案之上拿起一份书简,说道:“这是孝直传来的,说是张鲁为女求亲,愿将女人许配给天佑,天佑已经答应了,正赶往长安筹备呢,你觉得怎么样?”

“甚好!天佑年近三旬,尚未婚配,实在不妥,天佑只比主公小一岁,主公眼下都已经有一子一女了,亮十九岁也是已经成亲,天佑再不成亲,也实在不合情理,主公何不亲自指婚,一来是让天佑不可推却,二来也算是安张鲁的心。”

听完诸葛亮的一番话,高干觉得也很是赞同,这个年代不是在二十一世纪,实行晚婚晚育,现在的人口连二十一世纪的十分之一都没有,不早点成婚生子,人口怎么能提高上去,而且高干自己这些年不停的修缮黄河大堤,疏通黄河水道,就算遇上百年不遇的大洪水,也安枕无忧,可惜的是只能修北岸堤坝,南岸在曹操领土内,他也管不了,不过曹操也很是注重,虽说修的没有高干这边好,但是还是很不错的。

“对了,公台先生怎么样了?”与诸葛亮讨论完政事之后,高干想起了前些日子回邺城休养的陈宫,陈宫也是六十好几的人了,身体比不上年轻的时候,坐镇一方,诸事劳累,一个月前大病不起,高干连忙将陈宫来邺城休养,请樊阿诊治,樊阿是华佗的得意弟子,一手医术尽得华佗的真传,其实陈宫也不是什么大病,就是人年纪大了,太过操劳,身体累到了,高干手下人手虽多,可是能够坐镇一方的确实很少,没办法,就算想换人,也得仔细斟酌,现在的一帮老臣,数陈宫年纪最大,估计逢纪、沮授、田丰他们也挨不了多久了,高干想多提拔年轻一辈的,一个国家的兴盛就是需要一代代的人才。现在的青州刺史刘献还行,原先是幽州别驾,老成持重,还能帮自己顶上去。

“报!”这时一名小校奔了进来,在门口呼喊道。

诸葛亮上前接过小校手中的书信,书信是许昌的锦衣卫传来的,先是送到了前线黎阳,再传到了邺城,诸葛亮现在分管河北、中原的锦衣卫主管,石韬负责雍凉以及益、荆、扬三州,锦衣卫的情报是有特别记号的,诸葛亮一看就认出来了。

“主公,曹操进位丞相了!”诸葛亮看了一遍情报之后惊呼道。

高干听完之后就显得平静多了,方谦先前就跟他说过了,当初曹操是夺占河北之后进位丞相的,现在是打败了江东进位,孙权也是白混了,十万人马损失惨重,江北重地全部丧失,曹操都已经在巢湖训练水师了,估计过不了几年就会渡江征讨孙权了。

“如今天下大势已成,四方割据,曹操得了江北,都是土地肥沃的沃土,想给自己增加点功绩也很是正常的,我们还是做我们的,积聚实力,等汉中稳定之后,就征伐益州,然后南下争夺天下,我与天佑曾经商议过,十五年左右的时候,天下就将统一。”

虽然二人一同前去看望陈宫,陈宫被高干安排在唐公府附近的一处大宅之中,这还是高干特意送给陈宫的,距离唐公府不过两里路,过两个路口就到了,很是方便。由于路程不远,所以侍卫不多,只有王越带着三名青龙卫士陪伴,王越这些年也是风生水起,从帐前都尉做到了虎贲校尉,成了高干身边的亲信。

“主公,要不要多调些人马前来,就这几个人,一旦有危险,那么我们人手不足啊!”王越有些担忧的说道。

高干笑道:“公扬,有你在,谁人能靠近我一丈啊,放心,不过两个街口,一会就到了。”

这在这时,一只短箭破风袭来,王越连忙拔剑拨开,挡在高干身前,其余三名青龙卫士也一并为了过来,将高干与诸葛亮护在中央。一连串的短箭朝着他们的方位袭来,周围的人群早已经被惊得混乱不堪,许多人在奔逃之中被射中,顿时一命呜呼。

“快,护着主公与军师退到临街店铺之中,等待援兵!”王越对其余几人喊道。

王越话音刚落,从前后两处的楼阁之上跃下十几名黑衣人,全部手持短刀,王越看着泛着青光的短刀,心里一惊,对方的刀上有毒,于是独自一人护在店铺门口。王越的剑术这些年从来没有落下,高干每年都会从军中挑选出百来名有资质的士卒跟随王越习武,青龙卫士已经增加到了七八百人,王越也在无形之中剑术更加精湛,但是双拳难敌四手,对方有十几人,自己就一人,且对方手中还有短弩,时不时的偷袭,王越也是难以招架。

退到临街店铺的高干进入店铺之后就倒了下去,诸葛亮连忙扶住高干,发现高干的左腿之上中了一支短箭,诸葛亮也是略通医理的人,看到高干流出的血是黑色的,顿时大失惊色,说道:“不好,主公,有毒!”

高干笑了笑,说道:“无妨!不必惊慌!你们三人出去帮助王越诛杀敌人,这里不用担心。”

其他三名青龙卫士听到高干吩咐,也不好违抗,于是留下一人,其他两人出去相助王越,这时巡城的兵马也快赶到了,距离出事地点不过百步。

“公扬勿忧,淳于英来也!”

当先一将,**青棕马,手中方天戟,策马狂奔而来,一个呼吸就来到近前,方天戟或劈或刺,顿时就有几名刺客死在他的方天戟之下。淳于英乃是淳于琼的次子,高干任命他为邺城都尉,负责邺城的治安巡查,勇武不凡,有乃父之风。

很快,淳于英的兵马就将黑衣人围住,一顿砍杀,诸葛亮在里面也听到了淳于英的声音,对高干说道:“主公,淳于英将军到了。”

一阵兵戈之声之后,淳于英走进店铺,见到高干之后连忙跪倒说道:“末将来迟,请主公恕罪!”

高干抬手示意淳于英起来,问道:“那些刺客怎么样了?”

“十五名刺客死了十二个,其余三个服毒自尽了!末将无能!”淳于英有些羞愧的说道。

“算了!”说完,高干就晕死过去。

诸葛亮连忙大喊道:“快,请樊阿前来为主公诊治!”

在诸葛亮与淳于英的搀扶下,高干回到了唐公府,樊阿也在此时跨马赶到,他连忙为高干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