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谁主江山
字体: 16 + -

第十七章 淮南名士

第二天一大早,甘宁手下的一名心腹就跑到甘宁军帐内,将黄祖的动静告知了甘宁。甘宁听后既担心又气愤。

“将军,我们该怎么办啊?”

甘宁在帐内来回踱步,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是好,这时亲兵进账禀报道:“将军,昨日那位先生又来了?”

听到方谦到来,甘宁像是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般,连忙出去迎候,将方谦引入帐中。

“昨日所言,不知将军考虑的怎么样了?”方谦进来后直接询问道。

“还请先生救我。我欲投靠并州,可是江夏距并州有两千余里,现在时局混乱,我手下这几百兄弟如何能安然到达呢?”甘宁焦急的询问道。

方谦说道:“无妨!如今江东对荆州虎视眈眈,汉中也有东进之意,将军可到黄祖营中请罪,请命前往上庸驻防,这样既可以化解流言,也可以让将军远离黄祖的控制,到上庸之后,可径直北上,快速行军不出八日就可到达黄河南岸。”

“那黄祖如何愿意让我去上庸?”

“会的,将军屡立战功,在江夏军中威信很高,黄祖不敢轻易对付将军,不然早就派兵包围你了,而且将军与汉中有隙,将军请命去上庸,黄祖不会怀疑的。”

听完方谦的计划,甘宁连忙叩首道:“多谢军师点播,宁甘愿归降。”

方谦也很是高兴,扶起甘宁,说道:“兴霸请起!事不宜迟,兴霸赶紧聚集部将,早些行事,我命人跟随兴霸一同北上,到达上庸后,兴霸将部队化整为零,十人为一队,在荥阳汇合,而后一同北上,避免人数太多,在路上不便。”

在方谦的示意下,甘宁按照方谦的计划立即前往黄祖营中请罪,并请求前往上庸驻守,避免谣言,黄祖也正在为甘宁的问题烦恼,没想到甘宁会上门请罪,当下也对甘宁的怀疑少了一些,在甘宁的请求下,便让他率本部兵马前往上庸那里,上庸本是申氏兄弟驻守,一直以来也不服刘表,将甘宁派过去,也能牵制申氏兄弟的力量。就这样,两人各怀心思,各有各的打算。

从黄祖营中回来之后,甘宁连忙聚集部将,带足粮草,即时启程前往上庸,而方谦留下两名青龙卫协同甘宁北上,另外派遣一人前往并州报信,准备接应黄忠、甘宁的事情。就在甘宁启程之后,方谦也率领剩下的几人前往淮南之地,而后北上回并州。

刚踏入淮南境地,方谦就心凉了一截,袁术为了他的仲氏皇朝,增加淮南百姓的赋税,强行征兵,原本富庶繁华的淮南之地,经过袁术的压榨,已经是民不聊生了,以前百姓十五石粮食只要征收一石石,如今却要征收五石,以前是十户出一兵,现在是五户一兵,老百姓种的粮食多了,自己拿的却少了,青壮年都拉出当兵了,没有足够的人丁种地,百姓怎么会有好日子过。这也是袁术为何能在短时间内聚集二三十万人马,还能养得起这二三十万人马的原因了。

方谦到达安丰之后,看着路上行人脸色苍黄,步履无力,衣着破旧,不由的心内一阵感慨,随便找了一家酒楼休息,方谦不禁想起了李绅的那首诗,不自觉的吟诵: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就在不久之后,一名书童来到方谦身边,恭敬的说道:“我家先生有请公子前往邻桌一饮,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恭敬不如从命!”

方谦来到邻桌,邀请他的是一个年纪与自己相差不多的年轻人,青衣纶巾,相貌还算俊朗,方谦上前行礼道:“在下方谦字天佑,敢问公子尊称?”

那人显然是没有想到,有些吃惊的说道:“敢问阁下就是昔日在会稽作诗静夜思、襄阳作词将进酒、颍川再作水调歌头的方天佑?”

方谦听到对方这么说,心下有些尴尬,当初为了寻找与自己一起来的同伴盗窃唐宋大家的诗词,没想到让自己一下子出名了,方谦拱手谦虚的回答道:“正是在下。”

“在下九江蒋干字子翼,久闻大名,无缘得见,刚才听闻天佑兄出口不俗,未曾想到会遇到天佑兄。”

方谦也没想到会碰上蒋干,这个在三国演义之中出场很少却很悲催的人物,历史上对蒋干的记载很少,只有赤壁之战的时候提到,后面就没有了,方谦个人觉得蒋干还是有些才能的,毕竟他和周瑜可是同学关系,而且两人的关系不错,周瑜是什么人物,在三国历史中,如果不是英年早逝,绝对是一个和诸葛亮相同地位的人物,从而可想而知,能和他关系好的肯定不是一般人物。

方谦听完蒋干的介绍,也十分恭敬的说道:“久闻子翼的大名,今日一见,三生有幸啊!”

蒋干听后十分高兴的说道:“天佑兄过誉了!自从颍川之后,许久不闻天佑兄的消息,今番如何来了淮南?”

“实不相瞒,我欲前往北方,路过此地而已,见到此地百姓的困苦,心内实在不忍。”

蒋干有些好奇的询问道:“天佑兄欲往河北投靠袁绍?”

方谦摇摇头,笑道:“子翼兄猜错了,在下是去并州,不瞒子翼兄,在下乃是并州刺史的军师。”

蒋干吃惊的看着方谦,不可置信的说道:“天佑兄竟然成了并州军的军师,实在有些出乎意料。”

“不知子翼兄现在何处任职?”方谦试探性的问道。

蒋干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自三年前告别恩师以来,一直飘零在外,未遇明主,尚是一介白衣。”

方谦适时的说道:“我主高干礼贤下士,子翼兄何不与我一起前往并州,我愿将军师之职让与子翼。”

“多谢天佑兄厚爱,只是……”蒋干有些犹豫的说道,心里不太看好高干。

方谦也不放弃,继续说道:“子翼兄,年华易逝,大丈夫建功立业该当此时,子翼兄若是一直徘徊不定,岂不辜负年华。子翼兄心怀大才,岂能如此辜负了,子翼兄是想去投其他人?”

“尚在选择中?”蒋干点点头说道。

“我有一言,子翼兄静听,如今天下局势渐渐明朗,群雄割据在数年之内必然会被打破,曹操有郭嘉、荀彧,袁绍有田丰沮授,孙策有周瑜张昭,子翼兄若去这些人帐下,能得到重用吗?其他袁术、刘表之流皆是强弩之末,不值得子翼兄前往,子翼兄何不前往并州,和我一同辅佐高干。”

“天佑兄所言甚是!在下愿与天佑兄一道前去!”

“得子翼兄,我主定然大悦啊!”

两人执手相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