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之路
字体: 16 + -

第3章 平反

    京师大瘟疫,又称大疙瘩瘟,在历史中崇祯皇帝在位期间的一种鼠疫,波及数省的鼠疫在山东爆发,很快传到了北京,在北京造成了“街坊间小儿为绝影,有棺,无棺,九门计数二十余万。”

    就连李自成攻破北京时,面对的也是一座“人鬼错杂,日暮人不敢行”的鬼城,可想而知这鼠疫威力堪比欧洲黑死病!

    而天海熟读大明史,清楚可以控制鼠疫的人便是吴有性,吴有性在历史上可谓是明末医圣,他推究病源,潜心研究,依据治验所得,撰写了《瘟疫论》一书,赢得后人广泛尊重!

    “皇上,你命人建立一个隔离地,将有大疙瘩瘟的人隔离其中,备好粮食补给,将他们与外界隔离,这瘟疫能传染!而且,召集宫女赶制一些口罩,也就是用外面后面纱布和中间吸水棉花制作的,这样的东西对瘟疫传染隔离有大用!”天海迅速的指挥说道,崇祯立马召见了一个太监,将天海说的话原封不动的说给了那个太监,太监见皇帝脸色严肃,说了声遵命便低头离去。

    有历史学家提出了“老鼠亡明”的观点,为什么这样说呢?

    原因很简单,那时候崇祯十六年是一个小冰河期,异常寒冷的气候频繁引发水灾、旱灾、蝗灾、鼠疫等各种天灾,而最为严重的就是鼠灾,形成了“水旱灾——饥荒——瘟疫”的恶性循环,导致农民不揭竿而起,成为了明王朝奔溃的根本原因!

    瘟疫,农民起义,而且大部分土地不断被兼并集中在不交税的贵族土地之中,朝廷党派之争导致朝纲崩坏,最为明显就是东林党,还有满清的虎视眈眈,这些问题都摆在了崇祯皇帝和天海面前,想要保住大明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不过还得训练一队亲卫禁军,在历史上皇帝的妻子儿女的下场可不是那么美好,训练禁军能反贪能战斗能保护,而且天海清楚明朝的火器堪比八国联军的火器,在这一时代如果处理的好将是所向披靡。

    永乐年间曾经建立过神机营,这种独立的炮兵建制在当时中国乃世界可是首屈一指。

    想要重新启动神机营就得寻找钻研火器的领头羊,可惜领头羊孙元化已经被冤杀,孙元化在历史上也算的一个抗清英雄。

    天启三年,孙元化协助袁崇焕守宁远,天启六年,努尔哈赤率六万大军猛攻宁远,结果被孙元化研究的大炮轰成重伤,七个月后病死,用事实证明了筑台制炮是抗金的最佳方案,史称“宁远大捷”。

    可惜的是,因为袁崇焕错误斩杀毛文龙等人,被政敌陷害,被押解到京师镇抚司,狱中遭到严刑。

    崇祯五年,孙元化在北京西市斩首,年仅51岁。

    当提及孙元化的时候,崇祯皇帝眉头一皱,此人早已被他亲手下令斩杀,以为他没有用处,没想到此人却是复兴大明的左膀右臂,为此他懊恼不已。

    “孙元化虽然死了,但他有个传教士朋友汤若望,还有三个儿子都在北京,何不召见他们试试。”天海见崇祯皇帝懊恼的样子,立马将这个办法说了出来:“不过皇上可能要委屈一下了,在京城外接见还得向他们的后人道歉!”

    皇帝认错,这可能吗?,要知道历史上的崇祯皇帝可是刚愎自用,千错万错都是臣子的错,而不是自己本身的错!

    “皇上,面子事大还是大明事大,希望皇上好好想想吧!”天海丢出这句话,就不再说话,至于该怎么办就让崇祯自己想去。

    “哎,那就依爱卿之见吧!”最终崇祯放下自己的面子,挽救中兴大明之后,面子还不是要来就来。

    很快,宫外的某个酒楼之内,一下子进来了很多客人,他们着装各异,面无表情,但统一都是腰间鼓起,眼神不断扫射着四周,他们进来酒楼便四散开来,但永远以中间两名男子为中心。

    两名男子进入二楼一个包间之内时,一名黑色神父袍的男子急匆匆的跑进了酒楼,后面紧跟着三名男子,那些神秘的客人也就是锦衣卫,点了点头,上面的一名店小二引领着神父走进了那两名男子的包间之内。

    “恭迎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刚刚关好房门,四人便跪倒在地不断都行礼着,他们猜测皇帝以这样的模式来召见他们必有大事发生。

    “免礼吧”

    崇祯皇帝在桌面上倒了几杯茶说道:“坐,喝茶。”

    这一举动搞得他们有些迷糊,汤若望说道:“皇上有事找我们宣召入可,可这是为何?”

    “神父,你还记得孙元化吗?”崇祯面无表情的说道,这一举动吓得他们冷汗直流,汤若望更是感觉到一股股的杀机。

    “难道,皇上这是要我们永远忘记这件事么?”汤若望将心中的猜测说了出来,崇祯一听哈哈大笑。

    “哪跟哪?我这次宣召你们过来,是向孙元化平反的!”崇祯笑完缓缓喝了一口茶说道:“当年这件事确实是朕错了,孙元化的死牵涉太多,尤其是涉及袁崇焕,不过朕想通后确实有愧于你们孙家,就算朝廷大臣反对,朕也会竭力平反孙元化!”

    “这........”汤若望有些惊讶得说不出话,而孙元化后面的三个儿子开始泣不成声,他们的亲生父亲孙元化终于能够平反了,多少年的冤屈,多少年的无中生有,终于在这一刻全部解释清楚。

    (本章完)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