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萍记
字体: 16 + -

    小婴儿进入了暖暖的怀抱就停止了哭泣,含着大拇指眼睛黑亮亮湿漉漉的非常漂亮可爱。阿萍靠在树下休息手上有一拍没一拍的在小孩背上安抚哄他睡觉。



    脑里想着刚才看到的情景,可以肯定他不是被遗弃的说不定是富贵人家遇到大劫命丧于此,妇人与婴儿的穿着连她这个偏远渔村的人都看得出福气逼人,“这年头,果然死人比活人呐。” 



    她学着老大爷的口气给自己今夜的经历做了个总结。



    可能是太害怕了,阿萍几乎一夜未睡,天色渐亮时她将婴儿的衣服全部脱掉才发现这是男娃娃。手下不停换上自己的旧衣还特意把换下来的衣服一把火烧了刨了个坑埋下去用脚踩平平才放心的离开。



    小孩身上有一个金镶玉的长命锁,她想了想不敢留下又不敢扔。万一以后他家人找来说不定只能靠这个相认,思来想去最后将锁用衣袋绑在自己腰上,贴身放着最安全。做完这些事小孩又开始哭闹起来,想来是饿了。



    阿萍将干粮放壶里泡软了再给他喂下去半壶,以前帮着父母亲带过弟弟妹妹所以带小孩倒不陌生,就这样,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背着个更小的小孩上路了。



    阿萍由于背了个人按着老人家的图纸走了近半个月才到京城。城门大开已没有了之前的剑拔弩张,有些流民似乎想进去但无一例外的都被拦下来,挤作一团蹲在城墙根下。



    阿萍进城时也被守卫拦下来例行公事的问道,“进城做什么?”



    “送信。”



    “送什么信?给谁?”



    “京城文家,温大小姐,我帮她送信。”



    守卫一脸嫌弃,“这城里姓温的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不知你说的哪一个温大小姐。”



    “温锦绣,她有一个弟弟叫温良恭。”其他人名阿萍也听先生说过但她觉得这个名字最好听所以记得特别清楚。



    两个守卫都愣住随后狂喜,现在整个京城都在温家手里控着,如果有机会露露脸晋升就有望了,“你可有凭证?”



    阿萍拿出先生的私章,莹白软田玉上面沾着红泥一看就是有些年岁的,守卫接过私章问阿萍要信,她不敢给,如果没有这封信她可能就要饿死在这城门外便摇头,“大小姐说了这个信只能交到温家人手里,我亲自交。”



    守卫冷哼一声但不敢耽误让她在这里等着自己立马转身进城去报信。另外的守卫纷纷侧头打量她,不过看来看去都是一个乡下土娃子没什么意思,另一个离她近些的守卫性格外放些,忍不住跟她闲聊起来,“你和温大小姐是什么关系?”



    汪先生原名温锦绣,这是阿萍在跟她识字之初就知道的。此时她也看出来温家并不是她以为的普通有钱商贾,只跟着温锦绣学了两年就说自己是她学生感觉有点往脸上贴金了,但一日为师终生为师,说其他的都是对先生的不尊重,“她是我先生。”



    守卫还要问其他的,阿萍从小就嘴严她一律不说,守卫悻悻然继续守着门。



    大约一炷香的时间,只见一匹高头大马从城内驰来,马上男子锦衣华服英眉剑目正气非常。



    骏马一阵奔驰最后再阿萍身边停下,“传我阿姐消息的人呢?”



    守卫立马指着一旁的阿萍,“是这小子。”



    男子翻身下马,脚踩一双软皮靴上面稍有风尘,阿萍抬眼便见一道锐利的目光,“阿姐让你带什么?她在哪里?”



    阿萍从怀里摸出信,“这是她的家书······也是·····遗书。”



    男子眉目瞬间伶俐起来,“什么意思?阿姐她····”



    “三个月前四安生在丹阳秋鱼镇去世,弥留之际嘱托我将这封信交于温家。”



    “你是她学生?”这小子年纪不大,若不是实在长得磕碜他几乎要怀疑是阿姐在外面和别人生下的小孩。



    “是的。”



    “她,怎么会····”男子神色悲怆又称先生阿姐,想必就是温良恭了,“她在外面过得好吗?”问完之后觉得自己问得多余了,看她这学生的模样只怕是个偏远得不得了的地方出来的,她又能过得多好。



    阿萍不忍添堵直点头说过得不错。



    温良恭摆摆手不想再多说这个事,“你随我进家一趟,既是阿姐的学生又千里送家书,温家会感谢你的。”



    阿萍也不做作推辞,事实上她又困又累实在应该好好休息一番。



    “距离稍微有点远,会骑马吗?”



    阿萍连忙摇头,“不会骑,不过没关系,告诉我方向自己走过去便可,更何况我也不方便骑马。”



    温良恭剑眉微挑,“如何不方便,既不会那你我共乘便是断没有让你走回去的道理。”



    阿萍笑笑,连日的暴晒小脸早就黑中泛红映得牙齿雪白,“我背着我弟弟呢,他睡着了。”



    温良恭闻言侧目,咀嚼似的又重复了一遍,“弟弟?”



    阿萍将背上的衣物掀开些露出一张同样黑红的小圆脸,温良恭奇怪,“为何出门还带个小娃,莫不是路上捡来的。”



    “不是不是,这是我亲阿弟,家中境况不好几个弟弟妹妹都送了人,娘亲打算将他也送掉但我不忍心才偷偷带出来的。”这番话阿萍在心中演练过多次,现下说出来自然得很,她不知这小孩的亲人是被劫匪追杀还是仇家,但出事的地方离京城不远,万一那歹徒刚好在城里她可不就要步那妇人的后尘,这是她最不愿发生的事。若温府的人也像先生那般善良她再说出来也不迟。不是她心眼多,而是这一条路上见了太多不好的事,她怕了这个世界的坏人。



    温良恭对一个乡野小子的家事一点不感兴趣,“无事,我这踏雪是大宛良驹再来五个你这么重的小娃也跑得动。”言毕将阿萍和她背上的小娃一起抱上马,随后翻身坐在她后面。



    阿萍从乡下来,路上只见过陈旧驿站从未见过温府这般富丽堂皇的宅院,以前觉得贵气逼人的女院放在这里也只算得上一个偏院。



    温良恭安排了她的住所后说晚间一起用膳便离开了,阿萍乐得清闲与小娃一起洗了个澡换上丫鬟放在门口的半新不旧的衣裳才舒舒服服的睡下去,将睡未深睡时又想起小娃连个名字都没有容易惹人生疑,半眯着眼想了一阵看到床帘上挂着蓝色流苏“便叫苏苏吧。”



    阿萍睡醒后在府里花园转了一圈,温府下人待她客气疏离也不影响她的好心情,只想舒舒服服的吃喝两天再走。



    华灯初上时她终于等来了进京的第一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