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者昌
字体: 16 + -

乱始

    黄沙被风卷的四处飞舞,玉岚城外有一人踏黄沙而来。男子衣着破败不堪,身后一把木剑早已断裂,头发凌乱不堪,原本英俊的脸颊枯瘦严重。



    刘戍一撇一拐的走到城门口,在城门外的小茶铺外寻了一个位置坐下,对里面的店小二气力不足的喊道:“小二,上酒”



    生意忙碌的店小二原本听着声音要附和一声“好嘞”,可一看这人的装束,立即就拉下脸,出来做买卖的,没个眼力劲儿怎么样,这位客人可不象是掏得出酒钱的货色,店小二还算厚道,没立马赶人,只是端着皮笑肉不笑的笑脸提醒道:“我们这招牌玉兰酒可要一壶十五钱,不贵,可也不便宜。”



    男子也不发怒,笑道“那就要一壶凉水好了”那小二一看,也不发话,转身从柜台里端出一壶水道“看你们的样子,是遇了劫匪吧。”男子一把接过水拿起壶狂饮了起来。小二见他不答话便继续道“喝完就快点走,这马上又要刮沙暴了,这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说完便转身招呼其余客人去了。



    那男子喝过了水,转头望向那巍峨的玉岚城门默不作声,他转过头对那小二道了声谢谢,见那店小二没有搭理的意思,也不多说,从身上取出竟有的几枚铜钱放在桌上,起身向着这座城走去。



    玉岚城,大顺皇朝五大军事重城之一,按照祖制此地是唯一一座常年有一位一品大员和一位大将军坐镇城池,也是除西北太轮府大统城,东南渭阳府涛车城外唯一能坐拥十万以上兵力的城池。



    进了城门,领过了一张北门绢后,走入了那来来往往的人群中。玉岚城有南北两座大门,由于地处大顺与西域的边境,故才有了这入城绢。



    若你是大顺人士想去西域,从南门进入玉岚城后每人都能领到一张入城绢,上面写着“玉岚南”三个篆体大字,然后去城内的弘涂寺里递交由大顺六品以上官员开出的盘碟,在经过核实和检查,便能领到一张通关度牒,来到北城门将通关度牒交由城门关后,由城门关按照通关文碟上的内容一个一个核实身份,检查过后将这入城绢当着众人的面焚毁后,众人方可出城。



    如果你是从北门进入,想出南门,就需要先去弘涂寺备注,然后由专人领到官府衙门核实,若核实你是大顺人士,会有官府衙役带你去北门。若你是西域人士,则需要由本国驻扎在大顺的官员来带领,或是证明后才准从南门离去。当然入城绢会由专人带走保存



    简单来说,玉岚城实行的说松进严出的政令,从南门进,若没有通关度牒不管你在玉岚城带上多久你终究只能从南门出城。北门也一样。



    当然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度牒,便是玉岚城本地人的度牒,一般统称为官碟,有此官碟的人可以自由出入南城门。



    也不知说谁发明了这种方法,自从这种方法在玉岚城实施后,很快被边境各大重镇学去,很快王朝也为此颁布了专门的律法并做出完善,当时镇守玉岚城的两位城主,也因此得以入阁。



    刘戍在街道上缓慢前着,来到一座宏伟庄严的黑色大门前,从怀子掏出一封不知被揉捏了多少遍的密封信函,走到门前衙役处道“请小哥将此信交到度大人手中,就说太轮故人之后求见。”说完便要供手一拜,被那衙役连忙扶起道“小兄弟莫要折煞小的,小的这就去禀报”说完便飞奔而去心想老爷的故人之后,看这身衣着应是遭了大难,又是太轮来的,莫非。想到这里他连忙打了个寒颤随后加快了脚步



    而那门外的少年,见那衙役飞奔而去,便转身跪在门外的两头青玉石石狮子中间,他望向檐上那硕大的写有度府二字的红木牌匾,紧紧的握住了双手。



    洛安,大顺王朝的政治中枢,天子居所。



    “今日的洛安城好不热闹呀”



    “那是,也就只有大将军能担当的起这样的场面”



    “话说这大将军不过四十来岁,就立下如此战功,真是扬我大顺国威呀”



    “可不是,据说这大将军还是个风流性子,听说府邸里娇妻美眷无数,夜夜笙歌,好不快活。”



    “要是我能活成大将军那样,那怕死也愿意呀”



    马蹄声打破了轻松的氛围,尘埃被马蹄踏向四周,周围的人纷纷遮住口鼻。只见一辆精美的淡红色马车飞快的向城门从去。见马车远去才有人敢轻声道“这是谁家的马车”



    “看这架势应该是军检司冯括冯大人的马车。听说他被皇上特赐可乘双马四角瑞兽淡红马车,原以为他会把他供着,没想到居然开出来了”



    “那有什么,将军回城,皇上都站在内城门等候。区区一个从一品的文官,摆出最高礼仪不是应该嘛”



    “话说这么说没错,可是如果说冯大人那就另当别论了”



    “为什么?”



    “你难道不知道那件事就是冯大人一手操办的吗?”



    “你是说那件事?”



    “虚,小声点”



    “那这个冯大人不是去送死吗?”那人道一想到那件事,一群人瞬间没有了谈论的兴致。那件事震惊天下,连皇帝因为这件事都连续一个月身不离剑。虽后来查实此事乃子虚乌有,可是皇帝苦于颜面,朝堂苦于没有证据便匆匆了解了此事,只此除被牵连的十六万人外,那始作俑者都没有丝毫损失,更是在被贬去东南后立下了滔天功劳,连皇帝都捏着鼻子将他召回京城并给了他巨大的恩赐。



    “这冯大人是去请罪吧?”



    “哪有这样去请罪的,这分明是施威嘛”



    “都别说了,去城门看看就知道了,去晚了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对对对,迎大将军要紧,走走走”



    “老匹夫,竟不早说,若我见不着,我必要将你与那小媳妇的事说给你那丑婆娘听”



    路上尘烟弥漫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