弈天地
字体: 16 + -

第十章 离开韩国

    时间在流逝,战斗在继续。

    秦人与韩人都杀红了眼,司马错看着自己的部下一个个倒在自己的身旁,心中悲愤难以,只不过此时并非难过之时,他手中的大刀都已经卷了刃,上面血迹斑斑,不知道砍杀了多少敌人。

    尽管如此,韩军还是如潮水般向着他涌了过来,箭矢如雨,向着他铺天盖地席卷而下。

    “将军小心。”一名亲卫见状,顿时大叫道,手中的盾牌向着司马错一侧挡去,数支箭矢精准地扎在了盾牌之上,箭簇颤动,发出“嗡嗡”的低鸣。

    只不过,他虽然替司马错挡住了致命攻击,却在下一秒,他的身体被三五支箭矢射中、贯通,一支箭矢甚至从他的头颅中射入,当场毙命。

    司马错看到此情此景,心中更加悲恸,心中的哀伤与怒火同时升腾,手中的大刀连连挥使,斩杀数名敌人。

    “所有人都跟我冲。”司马错大吼道,左手持着一块盾牌挡在头顶,右手持刀,身后跟着仅存不到三百名秦国兵士,他要杀出一条血路,否则身后的这三百名兵士也要葬身于此

    司马错不愧是秦国现如今第一虎将,仅仅只是大吼,就有后世张飞只能,司马错左右连砍,劈翻数人,盾牌横在身前,就向着前面围堵过来的数十名韩国兵士猛然撞去,一时间还真被他撕开了一道口子。

    司马错身后的两百多名兵士见状,纷纷跟上,沿着司马错撕开的口子向外猛突。

    韩国的兵士看到秦人如此模样,心神俱寒,纷纷向后撤去。

    司马错怎么可能放过如此的良机,带着人继续发疯一般地冲去,很快就已经突到了外围。

    外围大部分都是弓箭手,弓箭手虽然威胁很大,但是被近身之后变成了没牙的老虎,更加挡不住司马错以及身后残存了百名兵士。

    不到盏茶的功夫,司马错就已经带人突破了韩国兵士的封锁防线,韩国诸位偏将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司马错就已经抢夺到几匹马向着西面疾行而去。

    司马错仓皇逃离,留下一片狼藉的战场,上枳城的几名偏将命人打扫战场,掩埋尸体,虽然秦军逃离,但是他们却也高兴不起来。

    郡守董炔身死,上万兵士死伤无数,虽然斩敌三千,但是却也自损五千以上,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西面的城墙必须尽快修筑起来,一旦秦军再次突袭,我们将会措手不及。”一名偏将喃喃道。

    上枳城现在群龙无首,虽然有诸多偏将在主事,但是偏将人数太多,意见不统一之下矛盾逐渐显现,上枳城的危机再一次扩大化。

    苏源站在远山之上,平静地看完这一场战役的所有过程,血腥味依旧扑鼻,但是他已经习惯了,战国,这就是战国,国战无时无刻不再。

    看完此战的情形,苏源似乎有些明白秦军为什么会在此时进攻韩国,他们如果想要兵伐,却也不会只派来三千人,这三千人虽然是由司马错亲率的虎狼之师,但是双拳难敌四手,根本不会对韩国造成根本性的损失。

    不过当他看完这场战役之后,他就明白了,这场战役并非公孙鞅发动的,而是嬴虏发动的。公孙鞅已经开始展开变法,而嬴虏是第一个反对的,为了反对公孙鞅委曲求全的计策,嬴虏派出司马错,想要以三千之人在韩国的心脏上插上一个刀子,也好对公孙鞅有所限制。

    只不过,这次他失败了,失败的结局就是三千秦师葬身上枳城外的枳林之中,也意味着他违反了公孙鞅制定的法典,代价就是劓刑。

    此间事了,苏源转身向着北方走去,他要离开韩国,留在韩国,根本没有任何的发挥余地。韩国的军事力量不强,秦国、魏国、楚国、齐国都能够对它造成威胁。

    最重要的是,韩昭侯现在任用申不害为相,申不害乃是法家的创始者之一,其能力虽然不及鬼谷子等人,但是却也是一代强者。有申不害留在韩国,就没有苏源任何机会。

    燕国身在北方苦寒之地,地势偏远,根本不适合他未来的发展。楚国太南,亦是不能他必须留在中原,才能够对鬼谷子造成麻烦,才能够为重振周室做更多的准备。

    中原三国,韩国有申不害,赵国名臣良将俱存,也就只有魏国,魏国现在依旧是霸主之国,而且白丞相已经命不久矣,他此去,正好能够在魏国有所作为。

    最重要的是,只有魏国才能压制秦国,如果不是魏国佞臣遍布,魏国也不会那般容易失去霸主之位。

    上枳城北部去三百里,便是魏国境。这是苏源在营地的地图上看到的,对于战国的地图,历史上记载的很不清楚,苏源对此非常感兴趣,研究这份地图数日,尽管这只是韩国与魏国以及西边的秦国部分地图。

    北去三百里,是在战国历史上很有名的地区,名唤河西。

    河西之地,原本隶属于秦国。五十年前,魏文侯执政,任用李悝、吴起等一批贤臣名将,致力国家的改革和发展,推行征兵制,挑选了一批精锐之师,向西发展,夺取了秦国的河西之地。

    自从魏国夺取秦国河西之地,秦国历代国君都把河西之战作为自己的目标,秦献公更是在执政期间连番出战,最终也战死在河西之地。

    就在这片大地之上,埋藏着秦、魏、赵、韩四国数十万兵士,鲜血染红的大地之上,第四次河西之战将在不久的将来即将上演。而公孙鞅,在变法的开始就已经为接下来的河西之战作出一系列的绸缪。

    苏源知道,魏国的衰败就在这一战,这一战最终的结局虽然没有能够改变太多,但是却眼中削弱了魏国的霸主地位,魏国强权的时代就要过去,七国称霸的时代即将到来。

    而一旦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天下再添四王(燕赵韩秦),周室的共主之位将化为虚无,那么他的任务将彻底的失败。

    这一幕,是苏源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他要做的,就是前往魏国,尽可能地拖延七雄称霸时代的到来。

    七雄称霸似天意,一己之力断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