弈天地
字体: 16 + -

第二章 天道之术

    朝露倾洒在山顶之上,山巅那破庙忽然间变得熠熠生辉起来,苏源与这一老一少对立,彼此互相打量着对方。

    “庄周?”苏源脸上露出惊色,如同恍然大悟一般,他吃惊地看着眼前的老人,根本没有想到竟然在来到战国时代见到的第一个人竟然是被誉为“先秦七子”之一的庄子庄周。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等等一系列关于庄周的故事在苏源的脑海中流淌。

    苏源的内心慨叹,他竟然能够碰到华夏五千年历史上第一位纯粹的哲学家,庄子的思想足足影响了后世上千年,可见其思想之绝伦。

    就在此时,老者突兀地闭上了眼睛,如同睡着一般。

    与此同时,苏源浑身一颤,他有一种如同坠入冰窖的感觉,他能够察觉到自己全身上下好像被扒光了一般,赤裸裸地出现在老者的面前。

    “噗……”

    庄周突然喷出一大口鲜血,整个人瞬间虚弱了几分,身旁的少年惊慌失措之下,连忙扶住庄周,大喊道,“先生,先生你如何了?”

    庄子缓缓睁开眼睛,他的目光从无神变得有神,待聚焦之后,他看向苏源,“你……老夫竟然看不透你的来历……”

    苏源还没有说话,一旁的少年眼神中露出惊愕,“怎么可能,先生识人断物的本领天地间无人能及,怎么还会有先生看不透的人呢?”

    庄子没有回到少年的话,他依旧盯着苏源,“你的来历被掩盖了,根本察觉不到你和这个世界相融的地方,你是被上天抛弃的人,是被天道遗弃的人。”

    “上天抛弃?天道遗弃?”苏源皱眉,他没想到这庄子竟然有这份能力,不过想到即便后世对庄子的评价有许多的夸张,但是能够成为先秦七子,自然有其独特的能力。

    而且道家尤其是庄子,信奉天道,主张道与人的关系,与天道交融,能够看清过往以及未来的事情,不过却并没有看透他,现在他可以确认,他或许真的是来两千年之后,而现在,他的的确确生活在战国时代。

    “在下命格不好,卦师曾告诉我,我命中坎坷,寿不足年,却因缘际会之下夺天之造化,度过生死难关活下来,先生说我乃是天谴之人,并非虚言。”苏源侃侃而谈,他的心中暗道,“哼,对付你们这种知识片面之人,小爷我还不是手到擒来。”

    面对的是先秦七子之一的庄周,苏源的敬重之意也十分强烈,不过应付他们的问题,苏源还是自认为绰绰有余,尤其是对于百家之言,他也是颇有一些了解。

    “或许正是如此。”庄周点点头,脸上浮现一抹笑意,显然苏源的解释也印证了他的判断。

    “先生,难道连你的天道之术也无法看透这位公子么?”少年好奇地问道,虽然听到苏源的解释,庄周点头明白,但是他还是云里雾里的,竟有半分不解。

    庄周笑了笑,“童儿,这位公子乃是夺天之人,如此人物让老头子我遇到了,也算是幸事。”转头,庄周看向苏源,“既然相逢,便是有缘,公子是否可与老道儿结个善缘?”

    “结个善缘?”苏源看着庄周满脸带笑的样子,满头黑线,他终于明白为什么道家的人都喜欢说“有缘”这个词了,原来还是因为这位道家的主要创始人就喜欢结缘。

    虽然对有缘这个词有些反感,但是苏源还是点点头,毕竟明对的是先秦七子之一,如果不讨教一些东西实乃是过宝山而空手归的感觉,他做出一副向破庙内请的姿势。

    庄周带着童子向着破庙内走去,苏源跟在后面,进入破庙。

    进入破庙,庄周向着没有神像的神龛之中拜了一拜,然后坐在满是灰尘的蒲团之上,坐下的一瞬,带起的风弄的灰尘到处都是,但是庄周宛如老僧入定一般,根本不为所动。

    “果然是只信天道的庄周。”苏源看到这一幕,心中暗道,庄子在历史上的评价倒是有好有坏,就连与他同个时代的荀子曾经在《解蔽》一文中说道,“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势而不知智,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可见,庄子的看法其实在思想上是超前的,但是在时代上却是被蒙蔽的。

    “不知道公子如何与老道儿结缘?”庄周坐正,向着苏源问道,眼睛里充满了期待。

    苏源浅浅一笑,“先生博学广闻,在下佩服,恰好苏源有一事相求。”顿了一下,苏源看到庄周的眼睛微不可闻地眯了一下,便继续说道,“听闻先生大才,识得天下诸国文字,在下想与先生求教诸国文字。”

    听到苏源所求,庄周微不可查地愣了一下,面带疑惑地问道,“公子只想与老道儿识文辨字?”

    苏源点点头,向着庄周行礼,“多谢先生指点。”

    庄周看着苏源认真的模样,他的脸上阴晴不定,“从公子刚才之语,对老道儿也了解一些,不知道除了识文辨字之外,公子还有其他缘需要结下?”

    苏源摇摇头,“还请先生指点在下诸国文字。”

    庄周脸色明显变得有些不好看,不过想到原本早已答应了人家,正了正色,看着苏源,“好,那老道儿就把己身所识诸国文字全都教授与你。”

    苏源脸上露出大喜,“多谢先生了。”

    庄周身边的童子早已寻得一处绝佳之地,从破庙之外折了一截树枝递给庄周。

    “天下虽大,各诸侯国林立,文字也各有所长。不过大同小异,每一个文字的写法上也极其相似。老道儿把这天下之文字分为五类,分别是秦系文字、晋系文字、燕系文字、齐系文字以及楚系文字。五大系文字分别代表着现如今天下间最强的几个国家,而最终,这五系文字之一将成为天下唯一的文字。”

    “先生竟然如此肯定?这天下文字必将被统一?”苏源有些意外,没想到这老道儿竟然把这些看的如此清楚,“听闻秦系文字与周文相近,不知道公孙鞅实施变法之时是否对文字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