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啸龙吟之将军在上
字体: 16 + -

第2章 安家落户

    在柳村正和村民的帮助下,阮洵夏在这个时代终于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屋,三间卧室和一间厨房。

    这日,阮洵夏正在家中收拾,看着属于自己的家,对生活那欣欣向荣的憧憬。不知什么时候,柳村正已经走了进来,看见正在打扫的阮洵夏问道:“小阮,还缺什么,跟叔一声。”

    回过神的阮洵夏急忙对柳保躬身抱拳的说道:“小侄在这里感谢柳叔,帮小侄建了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这里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缺。”

    接着柳保询问阮洵夏的原籍,阮洵夏不知如何说,柳村正到是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多久。

    只不过谈到了阮洵夏年龄的时候,阮洵夏他僵持了好一会,走到旁边脸盆看了看,阮洵夏他才发现自己竟然年轻了八九岁左右的事实。最终阮洵夏给柳村正胡乱说了一个数字。

    柳保见阮洵夏态度诚恳,满意的点了点头,很快就给阮洵夏出具了户籍文书,阮洵夏他仔细看了一下文书后就签字画押。

    尽管阮洵夏写的是简体字,可柳村正认了盏茶的功夫还是给认了出来,随后喊来一个中年男子带着阮洵夏前往永昌县县城去报备,报备完成的话,阮洵夏他就算正式成为大顺王朝的子民。

    柳家坳一共有五十二户,有八百一十二人,原本是八百一十一人,不过此刻加上了一个阮洵夏。

    历经数十年的战乱,尽管有了数年的休养生息,可村民们的生活还是有些艰难。

    柳家坳有一辆小驴车,隶属柳村正,赶车的是柳大牛,是村正的儿子,因为阮洵夏已经落户,柳大牛显的很是亲切,不管阮洵夏提什么问题,柳大牛都一一解说。

    两人一路闲聊,阮洵夏这才知道,原来碍于战乱,老百姓死伤无数,大顺的太宗皇帝下令,所有避世的人只要出来,官府务必给与帮助,好叫避世之人尽快融入大顺,成为大顺子民。

    而官府的帮助至少是十亩免税三年的良田,一头耕牛,柳大牛说很直接。

    阮洵夏没穿越前是一个科技人员,对机械化很了解,只要他安顿下来之后,真要叫阮洵夏自己去耕地,他肯定会做出一些跨时代的耕作机械。

    耕牛在大顺朝是最重要物资,牛不管是病是死,主人都会受到处罚,足见太宗皇帝对大顺民生是很的重视。

    而柳家坳总共有千亩良田,其中村正就有百亩良田,其他家庭也有几十亩不等,可整个村子总共只有十五头耕牛。

    正是因为这点,柳村正才要求阮洵夏落户柳家坳。说起柳家坳,全村的人那叫一个自豪,也确实如此,所有的田地都属于柳家坳,都是给自己种,没有一个是佃农,在永昌县,柳家坳可是出了名的好地方,周边的村子都想把自家的女儿嫁入柳家坳。

    永昌县县城离柳家坳不是太远,但也用了近三个小时,县城说不上大,但也不小,其内有居民一千两百三十二户,人口一万八千两百二十一人,县城外面是高高的城墙,将县城保护在内。

    进入县城,其内并阮洵夏想象中的那么繁华,不过也足以令阮洵夏好奇,作为一个现代人,在那个时代没见过多少城池,只有在电影城见过古时的房屋,所以路上如同一个好奇宝宝左看右看,惹来不少耻笑。

    当然阮洵夏观看的同时也在被别人观看,至于那些讥讽的笑容,嘲笑的语言,阮洵夏他虽然有些不满,可也不会表露在脸上,只是以微笑回应,到也迎来不少善意的目光。

    到了县衙,县令亲切的接待了阮洵夏,询问了一番后,着时让县令惊讶阮洵夏的谈吐,进一步询问,才得知阮洵夏读过书,都是家族的学堂,也正因如此,阮洵夏也为自己谋得了一个士人的身份。

    士人身份的获得免不了一番考校,阮洵夏的双学位博士学位的考试来比的话,真的不值一提。从小得到了曾祖父母的熏陶,哪怕是长大了,名家古籍和四书五经依旧能记起不少。

    虽然在考博士学位的时候没什么用,可现在却是派上了用场,四书五经形成在宋朝时期,尽管现在记忆不全,可应付县令却没什么,只不过一想起童年,不免有些唏嘘。

    士农工商是古时候的四个阶层,可不要小看士人的身份,仅仅一个身份的变化,柳大牛看向阮洵夏的目光,就顷刻间来了个大转弯,变的无比尊敬,就连县令的态度也友善了许多。

    永昌县县令杨邵东,四十岁左右,典型的南方人,一口的南方口音,似乎来自江浙一带。

    杨县令大笔一挥,阮洵夏他正式成为大顺朝的子民,隶属永昌县柳家坳,因为获得了士人的身份,以前的十亩良田,变成了二十亩良田与一头耕牛随之成为阮洵夏他的私产,县令满脸微笑的将田契交到阮洵夏的手中,随后弄好了户籍文书将阮洵夏送出县衙。

    阮洵夏自然知道这县令为什么会笑,自然是因为他很好的执行了太宗皇帝的命令,为升官增添了一份砝码,毕竟太宗皇帝重视人才,阮洵夏家学渊博,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政绩啊。

    柳大牛自从阮洵夏获得士人身份后,跑前跑后好不尽心,帮阮洵夏领来耕牛,在县城居民羡慕的眼光下,拉着耕牛驾着驴车离开了县城。

    回去的路上,柳大牛他兴奋异常,眼睛时不时的瞥向耕牛,只不过阮洵夏的兴致不在这里,一路上沉默思考。

    阮洵夏自然不敢去打扰阮洵夏的思路,还时不时的偷偷打量着阮洵夏,要知道之前他和另外一人可是在救阮洵夏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他一下,不知道会不会找他们报仇。

    阮洵夏他所想也没什么特别的,无非是以后的生活,大顺皇朝初定,高祖做了三年皇帝就驾鹤西去,现在是太宗当政,现在自然不用担心战乱,如何在这里的生活,该怎么生活成了头等大事。

    “呼,大顺朝,以后在这里做一个富翁也不错。”阮洵夏收回思绪,暗暗笑道,看着越来越近的张家村,长长的伸了个懒腰。

    阮洵夏他的适应力很强,现在肯定回不去了,也不会强求,尽管很是怀念以前的家人,但也只能放在心里,毕竟,人还是要向前看。

    ps:求收藏,求推荐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