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封神系统
字体: 16 + -

第124章 真乃神人

    闻仲回朝第四日。

    东方天际才刚现出鱼肚白,太师府门外,便已围满了朝歌百姓。

    除了沉重的呼吸声,现场静悄悄的,竟无一人喧哗。

    众人眼巴巴地凝视着太师府的朱漆大门,脸上充满了期待的神色。

    自从闻仲奏凯归来,太师府便已闭门谢客,根据徐急雨透露出来的消息,闻仲正在连夜造本。

    闻仲乃是先王的托孤重臣,为人忠直,刚正不阿,朝歌城听得如此消息,无不为之振奋。

    便在此时,听得“咿呀”声响,府门缓缓打开。

    在吉立和徐急雨的左右护持之下,闻仲手捧奏本,神情肃穆,身着朝服而出。

    甫一见到闻仲现身,众人不约而同地齐齐下跪。

    “成汤江山,尽系于太师一人,万望太师规劝大王,以鼎器为重!”

    人群之中,有人高声呼喊。

    闻仲睁眼望去,但见街道之上,密密麻麻,跪满了人,男女老少,无不翘首以待。

    深邃的眼眸着涌动着泪光,闻仲掌托奏本,微微举起,朗声说道:“闻仲不才,蒙先王托孤之重,忝为太师,不料国都之变,大王废怠朝政,闻仲远在北海,未能尽臣子劝谏之忠,愧对先王,愧对天下万民!今闭门造本,列条陈十道,希望能够匡正大王,迷途知返!”

    情动之处,雄浑的声音远远传荡了出去,盘旋于空,萦绕耳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众人无不一凛。

    这时候,徐急雨驾着马车,来到府门前。

    “诸位请散开,让出道路,好让太师上朝!”

    吉立喊了一声。

    众人闻言,赶紧让开,目送闻仲登上马车,朝着王宫缓缓而去。

    苏澈和柏鉴夹杂在人群之中,但见众人跟随着闻仲的车驾,如潮水般,涌向了午门。

    “闻仲这厮,不愧商汤忠直之士!”

    身在朝歌,柏鉴也曾听说过闻仲的些许传言,今日一见,端的是正气凛然。

    听得柏鉴对于闻仲的随口夸赞,苏澈微微一笑,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闻仲若非如此,死后又怎会被元始天尊封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统领整个雷部。

    “柏老,平灵国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苏澈问道。

    “暂时没有!”

    柏鉴摇了摇头。

    如今,闻仲已经入宫,上陈十策,而平灵国反叛的消息仍未传来。

    难道是平灵国出了什么问题?

    即便苏澈平时再如何镇定,但到了这时候,心中未免有些惴惴。

    “公子不必着急,平灵王乃是守诺之士,必定不会违约!”

    柏鉴看出了苏澈内心的焦灼,低声劝慰道。

    苏澈点了点头,与柏鉴回去武成王府。

    刚到府门,忽闻急促的马蹄声,一骑探马飞驰而来。

    那哨探远远望见柏鉴,当即翻身下马,快步奔至柏鉴的身前。

    “周将军,大事不好了!”

    隔着老远,哨探便即大声喊道。

    苏澈顿时心跳如雷。

    难道是平灵国那边终于有了反叛的消息?

    “何事如此惊惶?”

    与苏澈相视一眼,柏鉴喝问。

    “陈塘关总兵官差人送来急报,东海平灵王突然反叛!”

    狗日的,终于来了!

    听了哨探的话,苏澈终于松了口气。

    柏鉴当即接过漆印竹简,和苏澈转身进了武成王府。

    此时,黄飞虎早已上朝去了。

    两人径直来到后院。

    “公子,接下来该如何?”

    柏鉴低声问道。

    “很简单!”

    一番耳语之后,柏鉴拿着竹简,前去寻找黄明等人。

    而苏澈则是回到房间,静待消息。

    将近晌午,黄飞虎方才散朝回府,整个人轻松了许多,脸上洋溢着喜悦之色。

    柏鉴等人候立府门之外,远远看见黄飞虎的车驾,急忙迎接上前。

    “兄长,今日朝堂如何?”

    黄明问道。

    “太师条陈十策,大王允其七,三条再议!”

    黄飞虎心情似乎不错,呵呵而笑,与柏鉴等人走向府中大厅。

    “是哪三条再议?”

    “拆鹿台,废妲己和胡喜媚,速斩费仲与尤浑!”

    “鹿台劳民伤财,妖妇祸乱内宫,奸佞欺上瞒下,何以大王将此三件大事押后再议?”

    柏鉴不禁皱了皱眉。

    虽然他并不知道十策内容,但也明白成汤天下为何这般混乱的深层原因。

    此三事不除,则顽疾仍在。

    “费仲尤浑已被大王发下法司勘问,其余诸事,只要太师在朝,拆鹿台、废妖妇乃是迟早之事,何必急于一时!”

    黄飞虎丝毫不以为意,笑道。

    在他看来,闻仲甫一回朝,就能劝谏纣王广开言路,开仓廪以赈民饥馑,比起那些只会以死相逼的文武大臣,实在好了不止百倍。

    谁知,黄明苦笑了一声,道:“兄长,此事恐怕是要急于一时了!”

    “兄弟何出此言?”

    黄飞虎愣了愣。

    “陈塘关急报,东海平灵王已反!”

    黄明轻声喟叹。

    “什么?!”

    黄飞虎脸色顿时大变。

    “平灵国因苛税重赋,举兵反叛,借东海之力,急攻陈塘关,陈塘关已危在旦夕!”

    柏鉴当即递上竹简。

    黄飞虎接过,一目十行,沉默良久,突然仰天而叹。

    “兵戈四起,八方不定,不知何时方能定息!”

    “兄长打算如何处置?”

    “如今朝中无人,便只有我和太师,才有征伐之力!太师方上条陈,此时离开不得,那就只有我去征伐叛逆了!”

    如今天下,反叛四起,各路总兵镇于边关,均是不敢擅离职守,以防突变。

    而朝歌城中,除了黄飞虎和闻仲,虽有鲁雄等将,但鲁雄年迈,晁雷兄弟无谋,恐怕去不得。

    “武成王此言差矣!”

    柏鉴站了出来,大声道。

    “周将军有何高见?”

    黄飞虎忙问道。

    眼见黄飞虎面带急切,柏鉴心中暗赞,公子果然料事如神,竟能将武成王的心思揣摩得一清二楚。

    “武成王有所不知,平灵国乃是东海龙族后裔,军中必有异人相助!倘若武成王前往征伐,非但无益,反而只会损兵折将!”

    “竟有这等事?”

    黄飞虎吃了一惊,不禁倒吸凉气。

    其实,平灵国濒临东海,与东海龙族的关系,诸侯多有耳闻,以黄飞虎的身份地位,他又怎会不知。

    只不过,柏鉴此言,正好为他寻了个台阶而已。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但见黄飞虎脸上佯作吃惊的神情,柏鉴突然想起了苏澈平时经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果然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兄长,周将军此言甚是!此战非闻太师不能平!”

    黄明也道。

    众所周知,闻仲乃是截教门人,与元圣伊尹一脉相承,自幼拜于异人门下,道行深厚,对付四海五岳的能人异士,绰绰有余,绝非黄飞虎可以比拟。

    黄飞虎想了想,抬起头来,心中主意既定,对吴谦道:“你速将此报送往太师府上!”

    吴谦当即领命而去。

    不久之后,闻仲亲临武成王府。

    “如今反了东海平灵王,老夫来与将军商议,是老夫去,还是武成王去?”

    分宾主坐定,闻仲立即问道。

    柏鉴立于黄飞虎身后,暗自打量闻仲,见其眉宇中,透着些许忧虑。

    难道真像公子说的那样,闻仲逞一时之怒,于朝堂逼谏帝辛,如今散朝下来,心中暗滋退避之意?

    正思量间,但见黄飞虎欠身道:“末将去也可,老太师去也可,但凭太师主见!”

    听了黄飞虎的这番话,柏鉴内心更是震撼。

    神人!

    公子真乃神人也!

    原来,苏澈早就和柏鉴商议,让柏鉴打消黄飞虎领兵前往东海平叛的念头,至于闻仲亲至武成王府,与黄飞虎共议出兵之事,亦是不出苏澈的预料。

    更夸张的是,苏澈甚至猜到了黄飞虎的答复,半个字也不差,就连语气也是一模一样。

    闻仲沉吟半晌,对黄飞虎道:“武成王,你还随朝!老夫领二十万人马前往东海剿平反叛,归国再商政事!”

    听闻此言,柏鉴差点跪在了地上。

    公子,你他妈太神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