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封神系统
字体: 16 + -

第52章 约为一事

    早朝时,敖帅果然入宫觐见姬昌,言及十月十六平灵国祭龙大典之事,乃是祈祷四海龙王之庇佑,以期来年风调雨顺,欲请姬昌前往观瞻。

    敖帅说得更是好听:“西伯侯仁德之泽,布于八荒,四海内外,无不钦佩,若能亲往敝国,主持祭龙大典,则神灵感应,必将福祉于万民!”

    姬昌如何不知平灵王与四海龙族的关系,但他年事已高,此去东海,路途遥远,恐怕身体难以承受。

    然而,诚如敖帅所言,参加祭龙大典,于西歧万民而言,大有裨益,姬昌再三斟酌以后,当即决定以苏澈为使,代替姬昌,前往东海,拜谒平灵王。

    如此正合苏澈之意。

    礼物祭文,随从车乘,自有散宜生打点,苏澈盘桓数日,便与敖帅起行。

    至于洛水之滨,几艘大船停靠在了岸畔,似乎早已等待多时。

    苏澈和敖帅登上大船,立于甲板,但见船头牵着数道粗绳,而粗绳的另一头,沉没在了水底。

    “启航!”

    随着敖帅一声令下,忽闻哗啦水响,几道庞大的身影从水中漂浮而起,摇头摆尾,赫然是龙首龟身的龙龟。

    龙龟潜则如锚,动则如桨,牵引着大船前行,沿河径直往东,无惧风浪,如履平地,速度极快。

    “沿海的人们真会玩!”

    望着正在水中奋力滑行的龙龟,苏澈不禁大为惊叹。

    非止一日,便已抵达平灵国的地界。

    敖帅早就传书回国,言曰西歧二公子姬发将至,平灵王敖睿亲率文武数十人,于平灵渡口,恭候迎接。

    苏澈虽然只是西歧世子,并非诸侯,但一来他是代姬昌而来,身份自然不同,二来既为世子,早晚必定继承西伯侯之爵,更何况苏澈大破犬戎,盛名于天下,平灵王怎敢怠慢。

    “东海平灵王敖睿,见过西歧二公子!”

    大船甫一靠岸,龙龟潜行水底,在敖帅的陪同下,苏澈才刚走出船舱,便听见岸边传来了一阵爽朗的笑声。

    敖帅笑道:“我父亲听闻公子亲至,早已迫不及待,意欲一睹公子之风采!”

    “平灵王太客气了!”

    苏澈一脚踏着船沿,眺望岸畔,只见人头攒动,为首之人,身着蟒袍,身材高大,年不过四十,但满面虬髯,须发皆为赤色,如同火焰一般,不怒而自威。

    毫无疑问,此人便是平灵王。

    “西歧姬发,拜见平灵王!”

    平灵王毕竟是一方诸侯,而苏澈不过是西伯侯世子,两人之间本来就有尊卑之别。

    所以,苏澈见到平灵王,便做出一幅想要下跪的姿势。

    不出所料,敖睿赶紧扶住苏澈,上下打量了一番,笑道:“彬彬有礼,一表人才,实乃人中龙凤!奈何寡人膝下并无女子,否则寡人必要亲赴西歧,令某女为公子执帚!”

    “平灵王可真会说笑!”

    苏澈微微一笑,不卑不亢。

    重重地拍了几下苏澈的臂膀,平灵王哈哈大笑,当即命人牵来了几头火眼金睛兽。

    火眼金睛兽多生于海岛,内陆罕见,其状若黑马,但唇角蠕动着长长的金色龙须,眼睛如铜铃般大小,眸底如同燃烧着熊熊的火焰。

    “此兽乃是狻猊与陆马杂交而生,其目如火,其怒则金,是以名为火眼金睛兽!”

    见苏澈面有好奇之色,敖睿便为他解释道。

    然而,让敖睿感到诧异的是,苏澈脸上除了好奇的神色以外,并无半点惧怕之意。

    想当年,帝辛驾临平灵国,甫一见到火眼金睛兽,竟然吓得差点跌坐于地,许久才回过神来。

    “寡人常听人说,姬发出世之时,彩凤鸣于岐山,世有传言,此子必非凡品!后因庸碌无才,故为世人所耻,但今日一见,果然有些胆略!”

    敖睿心中暗自称奇。

    火眼金睛兽,苏澈只在小说里见过,很多能人异士都以此兽为坐骑,但他从未目睹本尊,如今一见之下,心中颇觉歆羡。

    “系统大神,我什么时候才有自己的坐骑呢?”

    苏澈在心里问。

    “时候未到,敬请期待!”

    系统清冷地答。

    脚跨火眼金睛兽,在一队金甲将士的护卫下,苏澈等人从平灵城中招摇而过,顿时赢得了平灵百姓的围观。

    如此景象,苏澈早已习惯,处之泰然。

    宫中早已备好酒宴,宾主尽欢。

    酒过三巡,正当众人欢笑不断之时,敖睿突然放下青铜樽,长长地叹了口气。

    “平灵王何故叹息?”

    目光时刻不离于敖睿,苏澈见状,当即停杯投箸。

    其他众人也都纷纷看向平灵王。

    “公子有所不知,帝辛无道,享乐贪玩,苛政甚于虎狼,每年命我平灵国进贡珍珠万斛,以致境内民怨沸腾,我敖睿不能为万民请命,愧为一方父母!”

    敖睿虎目含泪,似乎惭怒难当。

    在座之人,无一不是平灵国的股肱之臣,听了敖睿这番话,尽皆潸然泪下。

    自家事自家知,平灵国濒临东海,盛产珍珠,同时也是境内百姓心血所凝。

    而如今,纣王竟不顾百姓死活,肆意搜刮天下珍宝,以充实即将竣工的鹿台,平灵国更是首当其冲,这才让平灵王起了反心。

    “平灵王既已不堪帝辛暴政,何不学那鄂顺姜文焕,大兴反商之兵?”

    苏澈如何不懂平灵王说这话的意思,当下不动声色,微微一笑。

    “鄂顺与姜文焕,举四百路诸侯之众,尚不能攻入朝歌,何况我平灵国不过弹丸之地!”

    敖睿苦笑不已。

    倘若不是因为殷商势大,雄关隔阻,敖睿早就率领举国士卒,攻入朝歌,手刃帝辛这暴君了。

    然而,平灵国文无闻太师之才,武无黄飞虎之力,又如何能与殷商相抗衡。

    苏澈笑道:“我强敌弱,尚能围而攻之,敌强我弱,奈之若何?”

    “公子若有良策,还请明示!”

    听了苏澈的话,敖睿以为必有计谋,顿时正襟危坐。

    但是,苏澈笑而不语,手持酒樽,默默啜饮。

    敖睿知他之意,当即屏退左右,又将苏澈恭敬地请入内室,便只敖帅一人跟随其后。

    “以平灵王之见,殷商因何而强?”

    主宾坐定,苏澈开门见山地问道。

    “殷商已有天下六百年,大厦将倾,基础犹在,况乎朝中更有闻仲、比干、黄飞虎这些大才辅佐,故朝歌虽立于狂风之下而不坠!”

    毕竟是坐镇一方的诸侯,敖睿怎会不知天下大势,于朝歌消息,更为灵通。

    “殷商已有天下六百年?”苏澈突然大笑,“我视殷商六百年,如蝼蚁尔!但我一举手,则皆为齑粉矣!”

    此言一出,敖睿和敖帅相视一眼,脸色微变。

    苏澈不过弱冠之龄,竟然口出如此狂言,怎能不让他们动容。

    遥想后世,诸葛亮仅凭一张嘴,便能说得江东群儒哑口无言,苏澈自知远远不如,但以他臻至化境的忽悠大法,想要搞定平灵王父子二人,也是易如反掌。

    “公子莫非不知闻仲、比干之属?”

    敖睿苦笑道。

    “倘若我能将帝辛的这些肱骨之臣逐一除去呢?”

    苏澈语出惊人。

    敖睿紧紧地盯着苏澈,但见苏澈眸光坚定,毫无畏惧之意,反而与他针锋相对。

    好个姬发!

    轻蔑之心渐去,敖睿竖耳恭听。

    “愿闻其详!”

    便在此时,苏澈突然站起身来,朝着敖睿躬身而拜。

    “公子为何行此大礼?”

    敖睿慌忙起身,惊声问道。

    “欲成其事,必需平灵王襄助!”

    “公子请起,但说无妨!”

    苏澈近前半步,压低了些许声音,道:“我今与平灵王约为一事!”

    “何事?”

    敖睿见他如此慎重,立即上了心。

    听得苏澈一字一顿地道:“越明年,平灵王若闻帝辛杀比干,则起兵急攻殷商之关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