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沧桑
字体: 16 + -

773奇怪碑文

“我们在一起工作这么多年了,但你不了解我,你喜欢李总编那样的领导,因为他不说你,不说你就是对你好吗?不是。不说你你就没有长进。田川做了广播局的局长,这是大家的福气,这个人正派,有才,你没看到广播局的变化吗,但这个人对人很严格,我希望你能适应,如果你不能适应,那吃亏的是你,你好好考虑考虑吧。”

    “那我以后怎样适应呢?”他说话了。

    “别和领导藏心眼,领导比你高明多了,业务上要勤奋,要谦虚,多学习,少扯闲事。”

    “这样我就能发稿吗?”

    “能。如果你这样做了,我可以保证你发稿。”

    刘铁军回去了,张总编坐在那里久久沉思,他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没想到刘铁军象瘪茄子似的向他讨教,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田川给了他权利,和这样的领导干工作就是心里痛快。

    星期天没啥事,田川要带老爸老妈出去溜达溜达,上哪去呢,听说白山市的政府广场建得特别好,是邑州地区最好的广场,他也没看过,所以今天没啥事他就想带老爸老妈去看看。

    驱车一个来小时,他们来到了白山市政府前面的广场,把车停在路边,他们就在广场上溜达,广场确实建得不错,地面分花岗岩铺面和彩色方砖铺面两种,彩色方砖的地面都是有图案的,在硬覆盖的两侧是宽阔的草坪,阳光照射下,草坪象一面绿色的镜子,特别光亮,又象一幅巨大的绒毯。广场上的游人也不少,男女老少,或悠闲地散步,或尽情地玩耍,或驻足观看,或融融絮语。

    田川带着老爸老妈来到了一座石碑前,看着石碑上的刻字,这是一篇记述广场修建过程的文章,题目叫《市府广场记》

    “你看看这碑文写的咋样啊?”田川对父亲说。

    “我看它写的文绉绉的,不够浅显。”父亲说。

    “对,这篇碑文的最大缺点就是采用了文言文的写法,并且还用了很多文言虚词,我们是现代人,不是古人,写文章要用白话文,怎么能用古文呢?高它不叫高叫举,宽它不叫宽叫阔,这是故弄玄虚,现代人写古文又叫现代人看,这是拐了一个很大的弯子,并且,你是现代人,你写的古文一定是纯粹的古文吗?如果古人一下子活了,看到他写的古文说不定会仗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田川说。

    “那他为什么这样写呢?”父亲说。

    “我看是故弄玄虚,显得有学问,其实是没学问,五四运动的时候就提倡写白话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倡推广普通话,普通话就是白话文,你写一个文言文搁这干啥呀?”

    田川说话的时候没注意旁边走来一位老者。他以为他说的话只有爸妈听到了,但那位老者也听到了。

    “这位年轻人说的话很有道理啊,我整天在广场上呆着,看到很多人看到这个石碑,很多人说看不懂,但没人说它写的不好,都说自己没文化,我是第一次听你说它写的不好,这位年轻人你是白山人吗?在哪个单位上班?”老者说。

    “啊,我不是白山人,我是外地人,听说广场修得不错带爸妈来看看,我是瞎说。”田川笑着说。

    “你不是瞎说,我看你是有学问的人,你能告诉我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吗?”

    “我在电视台工作。”

    “是邑州电视台吗?”

    “不。是邑水电视台。”

    “我们这有一位女副书记是从邑水来的,你认识她吗?”

    “我认识她,她不认识我。”

    “大家都说这位副书记很有水平啊?”

    “啊,不太了解。你老今年高寿了?”

    “我八十了。”

    “身体挺好的?”

    “好。耳不聋,眼不花。”

    “没事溜达溜达?”

    “是。我有两件大事,一个是溜达,一个是答题,老年报的各种答题我都参加,经常获奖。”

    “那好啊,老有所为。”

    “是。市委我经常去,谭书记那我也去过。”

    “你找谭书记有什么事啊?”

    “我写文章叫她看。”

    “你写什么文章叫副书记看啊?”

    “政府广场,她看完了我投给报社。”

    “你老过去是做什么工作的?”

    “我是一高中退休老师,副校级待遇。”

    “你老是教哪一科啊?”

    “我教语文,政治、历史都教过。”

    “啊,怪不得你老写文章呢”

    “我们往前走一走,你老溜达吧。”

    “好。好。”

    田川带着爸妈向前走,但老人还是站在那里看碑文,看来他对这碑文很感兴趣。

    星期一的晚上,田川照常上网,刚打开qq,章楚涵就和他说话了。

    “有人到白山来了,没有通知我,我不是太高兴。”

    “你怎么知道的呀?”

    “请回答,为什么不通知我?”

    “我是带爸妈溜达,给你添什么乱啊?”

    “是添乱吗?你总说没把我当外人,可是你到白山来你不通知我,你不还是把我当外人了吗,难道我请你吃一顿饭不行吗?我陪陪二位老人不行吗,我给你做一个向导不行吗?我给你做一个解说不行吗?我陪陪我嫂子不行吗?不行吗?”

    “你嫂子根本就没去。”

    “那就更应该我去了,大姨上厕所谁带呀?”

    “那你嫂子知道了怎么办啊?咱们四口人。”

    “那是不太好。”

    “你怎么知道的我去白山啊?”

    “老赵头找我来了。”

    “哪个老赵头?”

    “你在广场上看到的那个。”

    “他找你做什么?”

    “他说你说的有道理,问市委应该怎么办?”

    “那我给你添麻烦了?”

    “也不麻烦,我把老头劝回去了。”

    “你怎么劝的?”

    “我说那是上任领导的事,领导是怎么考虑的咱也不清楚,写文言文是不太好,但不违规违法,不能算错误,另外提出反对意见的人也不是很多,所以也没有必要更改。”

    “老头说什么了?”

    “老头没说什么?”

    “你的解释很好。”

    “你到哪都能发现问题。”

    “我很另类。”

    “我不是那个意思。”

    “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