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沧桑
字体: 16 + -

526智能手机

    他又想到了章楚涵,章楚涵的才气赶不上周局长,如果是让周局长伺候章楚涵肯定是伺候不了,因为他特别不能容人,你每一次都得和他保持一致,或者是有十分充足的理由说服他,否则,他必须坚持自己的观点,哪怕是在领导的面前。有一次周局长和田川唠嗑,提到他念了三年的党校大专,他有时在人们面前标榜他念了三年党校大专,好象不比别的本科生逊色多少似的,他说,我也是念了三年的全日制啊。田川说你那三年可能不叫全日制,田川说完了就有点后悔了,他说全日制就全日制呗,和他掰着那有啥用啊,但因为和领导处的时间长了,说话也就有点随便了,所以他就随口说出来了,我那咋不叫全日制呢,在学校吃,在学校住,整天上课,我那可不是函授啊,是整帮整底在学校念了三年啊,周局长有点激动了,田川一时也弄不清这全日制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是不是除了函授以外的就都是全日制,但他总感觉自己是全日制,而周局长不是全日制,那自己和周局长念的书有什么区别呢?他想出来了,他说,全日制应该是全国统一高考的,党校不是全国统一高考,因为哪一年全国统一高考也没有党校这个学校,周局长说,我想起来了,我考的是成人教育,不是全国统一高考,所以不能叫全日制,应该叫成人教育。

    如果你没有充分的理由来说服他,他不会放弃自己的观点的,哪怕他的观点是错的,但因为他很聪明,所以他极少错,但章楚涵就不一样了,他特别谦虚,总拿别人当老师,所以尽管她没有周局长聪明但却很好与人相处,尤其是在他田川面前,她简直把自己当学生,听她说话的声音,看她看你的那种眼神,你就会生出一种怜爱之心,你想对她不好都不行。都不忍心。

    可惜周局长的才气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档案局是一个老气横秋的单位,面对的是那些不会说话的档案,哪象宣传部啊,今天报纸把关,明天文化广场的,有能力的人都会派上用场的,但周局长还好说,因为他毕竟很快就离岗了,就回家了,但他田川不行啊,他还有十多年呢,这十多年的时间他在档案局怎么混啊,这还不象前几年,前几年还奔一个职称,现在职称也到手了。真的感觉没什么奔头了,尤其是在宣传部干了一年多,每天和章楚涵风风火火的,现在一旦沉静下来,真有点不适应了,但那样的快乐时光可能没有了,他必须面对现实,过以前的那种平静的日子,听听周局长和他每天讲讲杨艳的故事。

    王影说要换一部智能手机,还能照相还能上网,田川说你换智能手机没有用,很多功能都用不上,再说你哪有时间照相和上网啊.王影说我非得换,现在很多人都是智能手机了,田川说你要换就换吧,我也不管,王影说得你去给我买,我没时间,另外我也不会用,你学会了再教我,田川说那也行.

    田川本来不同意她买智能手机,他自己的也不是智能的,田川就不愿意赶时髦,但王影要买,他也没法阻拦,并且他总觉得在艳枚这个问

    题上对不起王影,所以王影对他来说是有求必应.

    田川特意到邑州给王影买了一个智能手机,因为他也没用过,所以,回到家里,他就开始鼓捣,他鼓捣会了好教王影.不一会他就鼓捣会了,因为他有良好的电脑基础,他发现智能手机就是一个小电脑,他觉得智能手机真是不错,可以随时上网,这样就等于电脑随身带了,查点东西,看点东西,操作网上银行,交手机费,交电话费,买火车票,都可以通过手机操作了,这样真是太方便了,世界真奇妙,不看不知道,他有点喜欢上智能手机了.

    但王影说他买的智能手机颜色不好看,叫他换一部,田川说换啥呀,这个归我了,我再给你买一部,王影说行,王影知道田川是很不愿意花钱的,这回居然自己张罗买手机了,她还很高兴.

    手机买回来了,王影说还得买手机套,田川说没有用,王影非要买,她俩就去了商场。

    田川觉得手机装上手机套真是很好,但他觉得服务员的水平有点低,田川问她装手机套有什么用,她说很时尚,很时髦,有一句话是田川最不愿意听的,服务员说现在买手机都装手机套。

    回到家里,田川就琢磨这手机套究竟都有什么用,他归纳出了五点用途,过了几天他从网上看到,有人被漏电的手机电死了,他觉得手机套还有绝缘的作用,他的手机都是用手拿着,因为他没有挟包的习惯,尽管他也是一个小官,有的人不是官还挟一个包呢,象多大的领导似的,田川不喜欢这个作派,所以他从来不挟包。

    手机放在兜里有沉坠感,所以他也不愿意放在兜里,就是搁手拿着,上侧所的时候怎么办啊,他用嘴叼着,他觉得手机套还有这个功能,如果没有手机套,是不能用嘴叼手机的,因为那样太滑了,也容易把手机咬坏。

    手机套的功能最少可以归纳出来六项,可卖手机套的小姑娘说,现在的人们都买手机套,这显然没有说出手机套的用途,这当然也不利于她的推销。

    他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他想叫艳枚也卖手机套,这也不影响她买内衣,他觉得卖手机套有潜力可挖,也适合在比较小的店面经营。

    他没有和王影商量,在第二天的晚上来到了内衣店,他想和艳梅说说手机壳的事,如果把她的生意搞火了,他不愁艳枚对他不好,要想发家,就得做买卖,靠工资是发不了家的,他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底气,不就是因为在文明办的时候卖了二年药吗,那二年的收入是他当时十年的工资收入。

    “这几天买卖怎么样啊?”

    到了内衣店,他就问艳枚。

    “还行,比过去强多了。”

    艳枚很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