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盛后
字体: 16 + -

第15章 意外

    这个表情才像是他啊!

    卫梓苑翘起二郎腿,两只手抓了好多点心,嘴里也塞的满满的,还不时的朝着刘彻说两句话,虽然两个人都没有听懂说的什么。卫梓苑也是,自己都不知道说的什么。

    是为了不让气氛过于尴尬吗?

    可似乎有些事与愿违。

    “唔唔唔唔,恩恩”一连串的吐字不清,刘彻听得有些恼火,这是在应付自己么,还是在赶自己走?

    本就喝了许多酒,神识竟有稍稍恍惚,把眼前的人看成了阿娇的重影。

    “你回来了?阿娇。”

    这一句话就将卫梓苑噎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原来从头到尾,自己不过是他眼中的一个替身,连是自己的资格都没有,说来也真是可笑。

    鬼使神差的回了句“嗯。”

    刘彻往前一倒,便抱住了他眼中的阿娇,心满意足的笑了,卫梓苑第一次看到刘彻像个孩子一样,却不是为自己。

    真的是太没有骨气了!

    即使心中给自己这样说,却依旧不管什么用,她像鬼迷了心窍一般,忘记了自己的底线,忘记了自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那所谓的替身。

    两个人跌跌撞撞的向床边走去,刘彻突然睁开眼,手轻轻的抚了抚卫梓苑的眼睛,静静地盯着她的嘴唇发呆,“是恋了这荣华富贵?”心底泛起一丝苦味,刘彻当然清楚她并不是阿娇。

    可依旧是要问问,心底这藏了多年的问题,见她没回答,倒也并不在意。“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卫梓苑被刘彻压在身下,动弹不得,如此近在眼前,心却咫尺天涯,实在可悲!

    “是念你了!”刘彻听到这迟到的回应,明显一愣,终究不顾一般,重重的吻了下去。

    卫梓苑沉沦温柔,不肯抬头也不肯低头,就像是不撞南墙绝不回头!这人啊,一旦陷入感情,便覆水难收!想回头也难回了。

    一夜翻云覆雨,次晨,天尚未明。

    卫梓苑早早便醒了,忍住身体不适,穿衣描眉,事毕,走到床前,对正在熟睡的刘彻轻轻一吻。看他眉头一皱,便忍不住笑出了声,手抬起掩在唇边,也遮不住盈盈笑意。

    将准备好的信,放在床边的桌子上。

    说完便轻声开了门,忍不住回头看了两眼,毅然决然的走了,门被轻轻合上,一切又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归了宁静。

    卫梓苑计划离宫这件事情已经很久了。

    太皇太后在世时,她便得到了出宫令牌,只是还未有机会,便被送出了宫。

    出乎意料的是,再度进宫,这是卫梓苑没有想到的。

    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做完了,现在不走更待何时?

    如今这令牌也有了用武之地。

    刘彻一醒,早已过了早朝时间,脑袋也有些昏沉,但大约还记得,昨晚吩咐身边的人不准打扰自己,看现在这时辰,倒也真是听话。

    注意到桌子上有一封信,想着这是谁还给自己写信?猛然想起什么,抬头望了望房间,是新房的装饰!

    只见信上娟娟小字“我走了,刘彻,愿你日后顺遂,福禄长安。”

    是卫子夫!!

    刘彻蹭地一声,从床上跳到了地上,这个女人,这个女人竟敢私自潜逃!!

    可恶!她眼里究竟还有没有我这个皇上啦。

    刚想叫侍卫,突然想起,这事绝不能声张。若传入朝堂上那些老东西的耳中,指不定说什么呢。本就挡着,编排各种理由不让入洞房,说什么先皇定下的规矩。

    屁规矩!

    刘彻只得悄悄的传卫青进宫,与他商量相关事宜。

    看来这改革是势在必行了。

    身着素衣的年轻男子,十分低调的进了宫,几乎没有人注意到,那便是卫青,已出落得十分英俊。

    二人低声商量着朝堂之事,基本都是卫青在听,刘彻思维之缜密让卫青十分惊叹。

    “这件事,本就思考良久,如今倒也不失为良机。“

    卫青十分谦卑的点了点头,“是,皇上所言极是。“

    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少不更事的少年郎了。眉头紧锁预感有事要发生,果然,刘彻接下来说的话,正好印证了这个想法。

    “你姐姐“刘彻几乎说不出口,可还是不得不说“出宫了,大约就在今早。而我也不知道她去了哪。“

    卫青脸色变了变,姐姐与皇上刚刚成婚不及一日,便出宫没了消息。

    心里担心得很,但他当然明白,皇上既然将自己传进宫中,自有他的道理。

    “卫青愿自请去寻姐姐。请皇上恕罪。“这本不是自己该去干的事,但是牵扯到姐姐,便不再顾及了。

    “嗯去吧。此次宣你进宫,朕就是这个意思。别人我不放心。“

    “谢皇上隆恩。“

    “没外人在场,我更喜欢你与我以兄弟相称“。

    刘彻知道卫子夫在卫青心目中的地位,此次是自己先做错了。

    可既然错,便将错就错吧。

    “给你亲卫,任你调遣,寻到明昭郡主即刻回宫。“

    这口气像是商量,但又似乎是命令,“是,卫青遵命。“

    刘彻无可奈何,任凭自己如何贴近一个人,可终究是有隔阂。这大概就是每个皇帝的悲哀吧,毕竟高处不胜寒。

    道理大多都是懂得,只是有的事情,懂并不代表可以做到,并完成的很好。

    从什么时候开始,刘彻的愿望便是让自己的恩施遍及全国,让大汉成为最强盛的王朝。

    既有雄心就要需要其他的来弥补那些空缺,刘彻心里是明白的,这便是欲受其冠必先承其重。

    又是一个通宵的批阅奏折,刘彻就要习惯了这种生活,他甚至能够理解阿娇的选择了。

    平民的生活虽然清苦,但是从不至于独守空房,不至于一个人到天亮,更不至于和很多人很多人争宠,让自己活的那么累。

    想也只是想而已,心里还是很难过,心心念的阿娇跟着别人走了。

    牵扯到朝廷满座和中央集权,刘彻总能静下心来细细想着哪里有漏洞。

    次日上朝之时,刘彻颁布了一道圣旨,也就是找到了天下,这大汉子民:

    中央设置中朝,地方设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级别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级别的郡国守相[3]。“

    朝廷元老大多十分惶恐,一方面自己的利益和权势受到了质疑和监督;另一方面,当年的小皇帝已经长大了,手段还很硬,让他们无从下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