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征程
字体: 16 + -

第63章 免谈

    苏彦最终还是没有答应申屠琼思的要求,因为他实在不想和申屠琼思一起上路,苏彦觉得她太麻烦了。

    十二月九日,苏彦收拾好包袱,正式准备启程。临走前他决定向雪银道别,虽然之前已经通过消息,但是苏彦觉得雪银待自己很好,怎么也得当面道别才行。

    雪银面对苏彦的来访,已经猜到了他的目的。她脸上看不出表情,直说道:“这次你执意不和我们一起行动,就得学会照顾好自己的安危。现在国内形势不太稳定,你一个人出门在外,切记万事小心。”

    苏彦知道雪银是为了自己着想,担心自己的安危。所以苏彦宽慰她道:“我又不是小孩子了,再说我在军中什么场面没遇见过,市面上这点小风小浪,我怎么会放在眼里。”

    雪银闻言,却蹙眉说道:“这和你在军中,完全不是一回事,江湖上的风险要复杂得多,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苏彦虽然知道她说的在理,但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信心,苏彦仍是说道:“这个道理我懂,我选择这么做,也正是为了磨练自己。如果这点事情,都不能自己搞定的话,我将来还能做什么大事。”

    听到这里,雪银倒是颇为感兴趣,道:“你说做大事,我倒是想问问你的志向是什么?”

    两人此前没聊过这类话题,雪银突然问话,苏彦照实答道:“我现在的想法,就是先在护国学院多学本领,以后好能指挥千军万马,消灭掉入侵郑国的燕军,还郑国北境一个安宁。”

    雪银赞许道:“好志向,男儿当如此。既然你有这种志向,我也不拦着你,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你行走在外,千万不要忘了,在你的背后,一直有人会默默支持你就行。”

    苏彦闻言有些感动,雪银总能给他亲人般的感动,苏彦自己也说不清楚,他对雪银到底是什么感觉。

    想到进入护国学院之后,自己的前途就算是一片光明了。然而,苏彦没有忘记一件事,他从军的初衷,就是为了方便寻找父亲的踪迹。现在他职位低微,根本无从得到很多消息,等到他成为武士之后,那时再想找到父亲,就会容易很多了。

    苏彦之所以没有拜托郑嵘,帮他寻找父亲。一是因为求人难免受制于人,自己现在还不想和郑嵘走得太近。二是因为苏彦此前和郑嵘没有建立信任,贸然请求郑嵘帮他做事,只怕对方也不会用心去做。

    再者,苏彦经过这段时间的了解,知道郑嵘在国内的实际地位。就算郑嵘肯助他一臂之力,只怕也没有多大作用,因为郑嵘现在的牌面不够。

    还有一点关键的是,苏彦能够提供的信息太少,这就为找人工作制造了很多麻烦。因为郑国北部边境线可是很长的,边防驻军加在一起,怎么也得有五六万人。加上北靖城的三万人,郑国差不多一半军力,都用在了对抗燕军上。

    雪银说到默默支持的时候,从怀中掏出了一件手链,要送给苏彦。苏彦再三推辞不过,接受了这个价值不菲的礼物。因为它不是一件简单的装饰品,手链内部有储存空间,可以把一些不方便携带的东西放在里面。

    苏彦知道这类东西是有价无市的,一般只有一定身份的人才配拥有。苏彦进入护国学院,佩戴这种东西,倒也是符合身份的。毕竟那里面绝大部分的人,都是非富即贵,苏彦要是没点身价什么的,保不准还会被人歧视。

    雪银为苏彦送出这份礼物,是思虑已久的结果,原本她是要到京都再送给苏彦的,但是现在情况有变,不得不提前送给苏彦。

    雪银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我送你这件礼物,就当补偿了你的生辰礼物,虽然迟了些,想必你也不会见怪。这个东西最大的好处就是,以后你不用再背着那把沉重的兵器了,这不利于你现在身体的发育。”

    提到这一点,算是踩到了苏彦的痛脚。他确实现在身高比雪银还要矮上不少,实在不符合他心中,对自己形象要高大威猛的期许。

    苏彦对此非常感动,他知道雪银的生辰是在三月份。他决心尽快努力,好能早些挣到资本,将这份人情还上。苏彦本身不是一个喜欢亏欠别人的人,恩仇必报是他的行为准则。

    在告别雪银之后,苏彦没有再去找郑嵘告别,他相信雪银会帮他处理好的。苏彦离开城主府,走出了北靖城,按照事先备好的地图,向京都方向赶去。

    京都位处北靖城西南方向,苏彦预计了一下路程,骑马赶过去,最多不超过十天。按照城主府的说法,苏彦必须要在铠武节前三天,赶到护国学院报道。按照苏彦这个行进速度,完全可以赶得及报道,因此他一路走得较慢,顺便探查一下沿途的地形风俗。

    到了十二月十二日的时候,苏彦骑马来到了一处名为富水镇的地方。这个小镇给苏彦的第一印象,就是这里的百姓们对外乡人很不友好,当大家看到他骑着战马入镇时,所有人都没有给过他好脸色看。

    苏彦不知道这里的百姓,为什么对他如此反应,苏彦对此有些好奇,打算留在这里调查一番民情。反正他觉得现在,自己的时间很充足,就算耽搁一两天,也不是什么问题。

    苏彦找了一家客栈住下,这里的掌柜还算比较热情,毕竟有生意上门,没人会想不赚这个钱。

    苏彦付了房钱之后,询问掌柜道:“在下初来乍到,不知道为什么本地的百姓见了我,感觉都不太友善,不知掌柜的可否指教一二。”

    听到苏彦这么客气地问话,掌柜直言道:“这不是什么稀奇事,不是针对客官您一个人的。主要是因为此地,已经有将近半年没下过雨了,这里的人都比较浮躁,对外乡人很有些敌意。”

    苏彦好奇道:“此地干旱了这么久,没有人来管吗?”按照常理来说,一个地方出现灾情,是肯定要及时处理的,这里的情况明显有些不对。

    掌柜叹口气道:“客官,您是有所不知,干旱的问题,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主要是没有人去做而已。”

    苏彦听到这里,更奇怪道:“这里的地方官府,也不管管吗?”

    掌柜的好像听到了刺耳的东西一样,神色激动道:“这些地方官吏,完全的拿钱不干实事。此地旱情如此严重,他们除了知道上报朝廷,给自己捞点好处之外,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

    苏彦大惊失色道:“此地离京都和北靖城都不算远,他们当真敢这么大胆吗?”苏彦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如此关乎民生社稷的大事,地方官吏敢公然做些手脚。

    掌柜冷笑道:“这有什么,这年头不都这样嘛,做官的都喜欢欺上瞒下结党营私。事后就算有上级来调查此事,他们也会有自己的办法解决掉。”

    苏彦顿时感到自己的某些观念受到了冲击,原本他以为官吏就算贪腐,也不敢在一些国家大事上动手脚。然而眼下这件事,就给了苏彦当头一棒,觉得自己严重低估了郑国军政的腐败程度。

    苏彦缓和了一下情绪,接着问道:“这样做的话,这些贪官污吏们,就不怕百姓们会闹事吗?”

    掌柜回答道:“您这个问题说得对极了,百姓们已经闹过几次了,现在小镇衙门的牢房里已经人满为患了。镇长动用关系,从外地调来了一支城防军,专门镇压百姓闹事的。其实已经闹出不少人命了,所以您骑着战马,大家看您才会不那么友善。”

    苏彦问道:“这支城防军哪里来的,有多少人马?”

    见苏彦对这个事情很感兴趣,掌柜的小声道:“这位客官,我看您的气度,知道您的身份肯定不低。但是我还是要劝您一句话,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啊,您现在还很年轻,犯不着为了这些事而操心,耽误了您的前程。”

    苏彦知道掌柜的好意,大笑道:“我知道掌柜您的好意,我自己做事自有分寸,绝不会贸然行事的。”

    掌柜的知道劝说无益,就说道:“听说这支人马是从洛河城来的,人数大概有几十人,听手下们喊领头的叫班队长之类的,好像是个军官。”

    苏彦听到这里,已经大致明白了局势,此事就是当地官府勾结城防军中的人,调来了一个小队的兵力,帮忙镇压民变。在苏彦看来,这些人是十足的国家毒瘤,郑国要想健康发展,这些人必须要有所惩处。

    苏彦思考着自己,该怎么介入此事,才能把这件事圆满解决。他思考着行动方案,打算一次性解决问题。

    苏彦正在房内苦思对策的时候,意外传来了一阵急促地敲门声。苏彦提高了警惕,小心翼翼地打开房门,准备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

    打开房门之后,苏彦又看到了那张熟悉的脸,苏彦面色一变,直接把门又关上了,选择来个眼不见为净。

    门外传来了申屠琼思一阵叫骂声,苏彦听得心里烦躁无比,不想让她把自己搞得声名狼藉,无奈地主动把门又打开了。

    申屠琼思看到门打开了,也不啰嗦,直接往苏彦房内闯去。苏彦原以为房门打开之后,会被她训斥一番。没想到苏彦把门打开之后,她就停止了发作,直接走进了房间。

    申屠琼思的动作倒是十分干净利落,让苏彦对她实在是佩服之至,就她这个厚脸皮的程度,就不是自己能够比得上的。

    苏彦看她直接坐在自己床上,嘴里也不说一句话,不知道她到底是什么意思。过了一会儿,苏彦忍不住主动开口道:“你跟着我过来,到底有什么目的。”

    申屠琼思听到苏彦发问,止不住笑意道:“我当然是有我自己的用意,可是我凭什么要告诉你,你又不是我的什么人,除非你自愿担当我此行的护卫,我才肯告诉你。”

    苏彦仿佛听到了一个最大的笑话,气声道:“这绝不可能,我相信你出门在外,身边不可能没有一个护卫,你根本就用不着我,所以此事免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