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征程
字体: 16 + -

第42章 燃血剑

    苏彦接到包池、巴旗二部,派人来降的消息时,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因为在他的印象里,这二人都是死硬对抗郑军的存在,尤其是巴旗这个家伙,给他的印象很深。

    事实上,包池是个投机分子,之前白云联盟势大,他自然站在袁逢这边。现在郑军锋芒正盛,他又审时度势地认为不能和袁逢陪葬,因此果断联系郑军,准备阵前起义。

    至于巴旗此人,就比较复杂了。之前他在与苏彦的较量中,展现出了死战的决心,但是那很大程度上是被迫的。如果不是没有选择的机会,巴旗又怎会心甘情愿地替袁逢去死。

    巴旗虽然被苏彦打成了猪头,但是他心里对苏彦并没有恨意,反而是又敬又怕,这一点恐怕是苏彦绝想不到的。

    至于封贵之死,他也没有怪到郑军头上。因为巴旗认为,如果不是高素阻拦,他们也用不着和郑军拼命。

    至于他在白云联盟议事时,表现出对郑军和苏彦的愤慨,其实都是做给别人看的。就连他批评焦邦、荀佑等人的避战行为,也是因为两相对比之下,发现自身实力损失很大,借此抒发一下心中的怨气。

    总而言之,巴旗的一番精彩表演,骗过了敌我双方所有人,就连苏彦也把他当成死敌,没有打算争取过他。

    以至于巴旗主动和包池提起投降之事时,包池一度怀疑他是袁逢派来的内奸。好在几番解释下来,最终包池还是选择相信了他,马上派人来找苏彦,商量阵前起义的事情。

    苏彦再三思考过后,觉得不管事情真假,起码自己不会吃亏。对来人说道,只要你们阵前起义,之前的事情就可以一笔勾销,而且如果表现良好的话,还可以因功受赏。

    使者美滋滋地回去了,邬童疑问道:“巴旗此人,一向与我们为敌,他说的话能信吗?”

    苏彦微笑道:“无妨,不管他是真降还是假降,对我们而言,都没有损失。况且我们又不是靠他取胜,如果他不识时务的话,就随袁逢一起毁灭吧!”

    苏彦的这番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郑军在占领了敌方的前沿阵地之后,也不做进一步的推进。一直在等待着前方,传回阵前起义的好消息。

    到了未正时分,前线终于传来消息。焦邦、荀佑二部依言,从右翼率先对袁逢发起进攻。稍后,包池、巴旗二部从左翼也向袁逢发起了进攻。

    苏彦确认消息无误后,下令发起正面攻击,与袁逢进行最后的决战。郑军上下气势大振,开战历时十九天,终于到了发起总攻的时候。

    苏彦把府衙军全都调来正面作战,使郑军正面人数达到两千人左右,和袁逢本阵已经相差不大。

    苏彦这样做的原因,一是为了壮大声势,使正面郑军的声势不弱于袁逢,大大增强了士兵信心,同时还破灭了袁逢部众,认为己方人多的心理优势。

    二是由于焦邦、荀佑的阵前起义,府衙军已经不再需要从右翼进攻。而且根据苏彦判断,右翼进攻的价值不大,不如全部调到正面作战。

    不仅如此,苏彦还大胆让郝树、孔游二人率部前去帮助包池、巴旗二人。因为他看出了袁逢,对左翼的防备最为松懈,搞不好这次,能够率先打开突破口的,就是来自左翼的进攻。

    战争进行地异常激烈,袁逢急得火烧眉毛,此时他几乎是四面楚歌,就差来自背后的攻击了。

    连旭、向俊松二人现在十分纠结,不知道该不该加入战局。虽然他俩已经看出袁逢败局已定,但是在他俩后方还有六位白云联盟首领坐镇。

    这些人一方面是盯着井权等人的,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防着他俩这方的呢。其实白云联盟内的这些山贼首领之间,彼此从未真正信任过对方,说到底不过是利益的联合体罢了。

    连旭、向俊松二人的最后顾虑,被意外解决了。原来,就在袁逢本阵遭到猛烈攻击的时候,井权等人抓准时机,举兵攻打了那六名首领。

    连旭、向俊松再无忧虑,马上举兵向袁逢后方进攻。袁逢虽说有所防备,但是面临四面进攻,实在是难以招架,军心已然涣散。

    袁逢现在可以说是毫无退路,他后悔自己当初头脑发热,听信周兴所言,成立了这个白云联盟。袁逢真是恨不得把周兴从坟地里挖出来,再拉出去虐杀一遍,只是他显然不会有这个机会了。

    战斗持续了一个半时辰,袁逢本阵左翼被率先打开缺口,大队人马得以涌入。因为左翼的失守,导致袁逢本阵全线崩溃。

    而且在袁逢的部下中,有许多都是新近纳入的人员,他们对袁逢的忠诚度不高,在危急关头纷纷倒戈投降。

    袁逢看着这一切,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大势已去。此时说什么都是多余的,袁逢没有接受部下逃亡的建议,他选择了和他的白云联盟,一起毁灭的结局。

    打进敌营之后,苏彦便将位置前移,他要亲眼见证袁逢的毁灭。郑军面对选择继续顽抗的山贼,下手是毫不留情的。值得讽刺的事,在这些人当中,很多人都是被倒戈的同伴所杀。

    当苏彦看到袁逢的时候,他已经在被郑军围攻,身上受伤之处颇多。袁逢也看到了苏彦,他怒吼着向苏彦这个方位冲来,想要在临死之前,拉苏彦一起下地狱。

    苏彦不闪不避,静静地看着袁逢向这边冲击。郑军发现袁逢的企图之后,拼死阻拦他的前进。袁逢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不小的代价。十名小队长已经围了上来,眼看袁逢的死期将至。

    袁逢身体摇摇晃晃,对天长啸一声,吓得周围的郑军稍微退后了一些。他大笑道:“都说苏彦智勇无双,今日一见才发现传言当不得真,尔可敢与我生死一战。”

    苏彦知道对方在使激将法,但是这招对苏彦目前而言,还真的是有点作用。主要是因为苏彦知道袁逢此时状态不佳,如果自己不敢应战,一定会对自己的威信造成影响。

    苏彦轻笑道:“想要和我生死一战?你这不过是失败者,最后的垂死挣扎而已。实话告诉你,我知道你在用激将法,看在你快死的份上,我可以答应你的请求。只要你能闯到我面前,我就和你一决生死。”

    苏彦其实等于给他画了个饼,他并不认为袁逢有能力闯到他面前。因为两者相隔大约五十步的距离,这之间有大量郑军士兵阻挡,而且还有十名郑军小队长坐镇。

    袁逢却把这个当做最后的机会,发起了决死冲锋。袁逢发动了他的最强武技“燃血剑”,这是一招透支生命力的武技。这招武技,袁逢以往除非到了生死关头,绝不会轻易使用。

    现在他已经不抱求生之念,燃血剑的威力被他发挥到极限。袁逢的脸色迅速变得苍白,但是相对地他的气势在迅速提升。以至于苏彦都感觉到了一些不安,反问自己刚才那番话,是不是有些过于轻率,刺激了袁逢的战斗欲望。

    袁逢的状态变化,引起了郑军的警惕,士兵们不打算等待袁逢继续提升,开始向他发起攻击。

    郑军的攻击激怒了袁逢,就像一壶开水瞬间沸腾一样,袁逢一剑朝前砍去,一道血红色的剑光掠出。

    血色剑光扫过人群,一剑击倒了几十名士兵,威力之大着实令人吃惊。不过这也和郑军站位密集有关,一般情况下也打不出这种效果。

    袁逢一击得手,手中更不停歇,接连发出好几道血色剑光。苏彦在对方第一击得手之后,就下令让队形分散一些,此举能够有效减少人员的损伤。

    袁逢将正面的敌人清掉一片,抓住这个间隙向苏彦冲去。顾顺发动武技碎云刀,打出刀芒试图阻挠袁逢的脚步。

    因为友军的原因,顾顺打出的武技是缩小范围降低了威力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出现误伤情况。

    袁逢不闪不避,正面一剑击碎顾顺的刀芒。又迎来了其它小队长的武技,不过他们都和顾顺一样,不能放开手脚作战,武技方面有所克制。

    袁逢逐一击破这些袭来的武技,心情简直是糟透了。因为这些武技的阻挠,袁逢始终无法接近苏彦。

    苏彦发现普通士兵,在这场战斗中无法发挥作用,反而给小队长们添加了负担,于是他下令让所有士兵退开。

    随着这道命令的下达,郑军全都退到一百步之外,给场中的小队长们,留下了战斗的舞台。

    没有了友军的顾忌,小队长们可以放开手脚尽情战斗。顾顺抢先向袁逢发起进攻,拉起了第二波战斗序幕。

    袁逢的状态是越战越勇,小队长们都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但是由于人数差距过大,十人虽然一时不能击败袁逢,却也始终牢牢牵制着袁逢,不让他向苏彦靠近。

    表面上看,袁逢的状态是越来越好,实际上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已经快要到达极限。如果还不能打破僵局,他将会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倒下,因为他已经感觉到了生命力的快速流逝,他撑不了多久了。

    袁逢怒喝一声,对着苏彦的方位,打出一道长达十余丈的血色剑光。这一道攻击的凶猛,让苏彦都为之动容,几名小队长全力拦截,却被血色剑光全部打飞出去。

    袁逢抓住这个机会,快速冲向苏彦。在他身后的几名小队长,已经追赶不及,眼看着他逼近了,站立在原地不动的苏彦。眼看悲剧将要发生,不少人出言提醒苏彦,让他赶紧闪开。

    苏彦好似浑然不觉,眼神始终注视着前方,面对袁逢即将到来的攻击,没有做出一点反应。

    终于,袁逢离苏彦已经不到一丈距离,他用尽最后力气,一剑刺向苏彦的咽喉,企图一击毙命。

    “铛”地一声,攻击被断流重剑拦下,苏彦随之反手一击将袁逢打翻在地,快走几步上前,一剑砍下了袁逢的首级,全军为之噪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