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征程
字体: 16 + -

第1章 敌袭

    元素大陆东部强国大燕,在其西南方向有一众小国,郑国是当中普通的一国。今天是大陆上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铠武节,郑国上下举国同庆这个已传承许久的节日。

    凯武历两千一百一十五年一月一日。是夜,郑国北部边疆东侧一段。

    此时正处于冬季,夜晚的边疆格外寒冷,夜空下一行六人身着戎装,手持着火把,在白河南岸郑国境内巡逻。像这样的队伍还有好几支,大家都按照规定的路线行进着,队伍之间相隔一定间隔,最大限度的巡视这条防线。

    “伍长,这牧石队长是不是看你不顺眼啊,怎么什么苦差事都交给我们来做,真是命苦啊!”站在队伍第二位的少年抱怨道,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六人脸上看着稚气未脱,还像个半大孩子,最大的不超过十五岁。

    闻言,站在队首被称为伍长的少年苏彦,脚步稍微停顿了一下,随即若无其事地继续出发了。苏彦的年纪是这群人中最小的,差几个月才满十三岁,还没达到郑国征兵的年龄。

    “给我们说下你是怎么从军的呗,伍长。反正今天是铠武节,兄弟们晚上出来巡边也挺无聊的!”邬童起哄道。

    身后张泽与何挺二人立马附和,剩下李业和杨集二人虽然默不作声,也将好奇的目光投向苏彦。

    映入眼帘的是一位身着皮甲的清秀少年,一双坚定有神的眼睛,目光始终盯着前方,不为身边事物所扰。身后斜背着一把与身形不相匹配的大锤,大锤头部高过苏彦体型一尺有余,与他组合在一起看着十分怪异,实在难以将两者联想到一起。

    听到手下这么说,苏彦马上明白他们想知道什么了。从军一年就当上伍长的自己,外表实在太年轻了。实际上自己还未满十三岁,难免引起手下的好奇。郑国的兵役年龄原本是十六岁到五十岁,但是自三年前发生永城事件之后,郑国的兵役年龄便改成了十三岁到六十岁。

    苏彦本是燕国人,家人在他五岁的时候,为躲避燕国当地的兵役,从燕国境内一路逃难到郑国。苏彦的母亲也在流亡途中,不幸中途病故,父子二人最终来到宁和镇定居下来相依为命。

    永城事件后,苏彦的父亲在他九岁时被郑国军方强征兵役,临行之际将他托付给邻居铁匠老王头照顾。在郑国的这几年里,邻里两家一直相处和睦。老王头六十来岁,左腿有些跛疾,家中还有个年长苏彦两岁的孙子,叫做王盛,算是苏彦的发小。

    两年后,当王盛到了服兵役的年龄,军方来家征兵之际,老王头舍不得自己的独孙王盛,私下跪求苏彦替其应征,并花掉平生积蓄打点门路,让年仅十一岁的苏彦,顺利代替王盛从军。

    直到现在,苏彦回想这段往事,已想不起自己是怎么离开的铁匠铺,只是没能和王盛告别,心里有点遗憾。其实替王盛从军这事,对苏彦来说并不算为难,他也想借此去军中找寻父亲的下落。可惜的是进入军中一年了,还未打听到父亲的任何消息。

    “这没什么好说的,和你们一样,都是强征来的”,苏彦轻笑道。他并不太想在这个问题上多聊,因为当初他冒名顶替王盛到军中时,很快便被当时还是小队长的黄奇大队长看出问题。

    在黄奇的盘问之下,苏彦抵赖不过,只得实情相告,黄奇在知道事情原委后,不仅没有为难他,反而对他多加照顾。在黄奇升为大队长之后,没过多久便将苏彦升为伍长,当然黄奇升他为伍长,并不只是对他的照顾。

    年轻的苏彦,使用一柄与自身体型极不相称的大锤,众人不得不另眼相看。一方面他自身确实天赋异禀,另一方面他在铁匠铺生活过几年,将他这方面的天赋给充分锻炼了出来。另外,军中底层修炼的金戈武经,苏彦练至第三层飞断境,这就算有小队长级的水准,所以当黄奇提拔他的时候,才没有遇到多少阻力。

    邬童等人听了这话,显然不太满意,但他们也知道苏彦的脾气,当他不想说的时候,他们是没有办法让他开口的。几人沿着两国分界的白河巡逻,这条河流并不宽阔,白天的时候,甚至能看清对岸士兵的样貌。

    这段防线郑国方面没有布置重兵,仅有一个太平营在这边驻防。因为这一带没有什么大型城镇,多是山区野林,防守价值不大,自然不被长官们看重。在苏彦驻防的一年内,两国军队在这段边境产生过几次小的摩擦,所幸没有引起大的动乱,相比有些防线,倒算是平安无事。

    在宁静的夜空下,远处天空突然出现光彩,一行六人见状伫立观察起来。发现光彩来自远处太平镇上方,百姓们按照习俗开始燃放烟花,炫彩夺目的烟花下,是一派和谐景象,人们纷纷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这烟花真好看啊,伍长。这时候我家乡应该也正在放烟花,真是怀念小时候啊!”邬童感慨道。

    苏彦听了这话心里也有些感触,他察觉到了大家的思乡之情,但他却不想和他们讨论这些。因为军人以国事为重,若谈论乡情引起乡愁,反而容易扰乱军心,毕竟很多士兵都不是自愿从军的。

    苏彦故意岔开话题,大声道:“都把你们的眼睛放亮点,打起精神来。只要我们好好巡逻,不从眼下放过一个敌人,就算是为家乡父老尽了心意!”

    此言一出,几人都感到精神一振,巡逻起来更加仔细认真。突然,一道短促的异响传出,敏锐的苏彦第一时间有所察觉,他回头看了几人一眼,发现他们眼中也有所疑惑,想必也听到了动静。

    几人面面相觑不发一言,苏彦作个手势,后排五人扔掉火把,紧跟着他以攻击队形缓步前进,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苏彦一行人巡防的道路,虽然平时里已经走过很多次,但此时给人的压力是空前之大,刚才地声响就是在这附近传出的。

    随着不断探步前进,黑暗中苏彦高举着火把,眼尖的发现,在路边地面上竟留有血迹,当即大喝道:“敌袭,小心戒备。”

    话音未落,路边从地面上起身跳出三道黑影,迅速冲杀过来。苏彦不及下令,马上将火把扔了过去,同时运转金戈武经,调动体内元素汇聚于双臂处,抄起大锤迎击当面之敌。

    邬童等人也急忙跟上迎击,双方的第一波交锋打响。三道黑影使用短剑,一身黑衣打扮,攻击短促迅捷一沾即走,典型的斥候做派。短兵相接之际,三名黑衣人依靠灵活的身法避开苏彦的攻击,直接穿插进他们的队形缝隙中,企图将队形打乱,从而消灭他们。

    还好苏彦等人早有戒备,没有给对方很多发挥空间,虽然后排的张泽、何挺、李业三人都负了轻伤,但是邬童在交锋中反应灵敏,反而给对方一人腹间狠狠留下一刀,想必受创不浅。

    当双方交错开来,苏彦第一时间问道:“伤势如何?”受伤三人不约而同道:“不碍事,伍长。”

    闻言,苏彦内心稍安,趁对方行动有所迟疑之际,下令道:“如此正好,灭了他们。”几人齐声应道,气势如虹。

    队伍以苏彦为首呈锥子型发起攻击,三名黑衣人也挥动短剑应战。这次苏彦吸取之前的教训,将大锤横扫过去,将对方三人全都覆盖进攻击范围之内,压缩了对方的发挥空间,逼迫对方正面交锋。

    邬童配合默契地从旁跟进,趁势上前两步,从侧面猛地一刀砍向对方站位靠右的黑衣人。此人正是之前腹间受伤之人,见邬童再次向他攻击,忙用手中短剑抵挡,“铛”地一声脆响,黑衣人招架不住,手中短剑脱落,邬童趁势补刀,被另一名黑衣人出手挡住。

    这时,李业、杨集二人手持长枪,在邬童侧身让开的间隙中杀出。两名黑衣人未及反应,先前挡在同伴身前的黑衣人,直接被两柄长枪刺穿。身体横飞出去滚落到数米开外,鲜血如柱喷涌而出,染红了一片草地,眼见是不得活了。

    眼见同伴遇难,失去武器的黑衣人明显吓傻,竟呆在原地没有动作,苏彦抓住时机,一锤上去将他打得脑袋开花倒在一旁。仅剩的黑衣人没有选择逃跑,怒吼着手持短剑奔向苏彦刺去。

    只听“嗖嗖”两声,一箭射中黑衣人的右腿,黑衣人冲势顿挫,紧接着的一箭正中咽喉。双手握住箭簇,黑衣人口唇微动,想要说些什么,却一头栽倒在地。

    苏彦回首望去,正好看到位于后排的张泽、何挺二人放下弓弦,向他挥手示意。眼见取得胜利,苏彦没有放松,右手使个手势,几人会意上去进行补刀,确认完成击杀。虽是第一次真正杀敌,但苏彦并没有害怕恐惧,反而精神有些亢奋。

    很快冷静下来之后,苏彦等人迅速检查了现场附近情况,在不远处发现了另一支巡逻队伍的尸体。其中一人惨被虐杀,致命伤在咽喉处,生前明显遭到了拷问,看来先前出声示警的就是此人。苏彦随即联想到这不是一起单一的事件,对方可能有大动作,甚至已经开始行动,事态空前紧急。

    意识到这一点,苏彦马上下令道:“不要管这边了,马上返回营地,将这里的情况报告上去,快走!”

    这一刻他的内心是十分紧张的,但是表面上他尽量显得从容不迫,不让下属担心。他觉察到敌人可能来自燕国边军,因为这个攻击时机太合兵家之谋,加上黑衣人出击的斥候作风,基本可以确定身份。

    这里离营地只有五里路,苏彦等人一路疾行,这个时刻耽误一点都有可能误事。苏彦的内心十分焦急,他祈祷平安返回,然而下一刻他就寒毛颤栗起来。

    背后不远处传来了猛兽地低吼声,苏彦暗道一声糟了。他知道燕军边地配有一支名为花豹的猛兽部队,这支部队战力强悍,历来为郑国所忌,今天他倒是第一次碰上。

    此时距营地尚有一里多路,已经可以看到营门外的篝火。就在苏彦苦思如何应对之时,另一支队伍突然从路边地面上冲出来,苏彦定睛一看,原来是守在营门外的暗哨。

    “口令”,为首一名青年伍长喝道。同时他的几名手下摆好攻击队形,应对这群不速之客,虽然他们看到苏彦等人穿的是郑军的装饰,但是夜间疾行本身就很可疑,必须有所防备。

    这名青年伍长苏彦并不相熟,但是他第一时间开口道:“追兵将至,我要速去通报军情,还请通融。”

    “你是何人,有何......”青年伍长还未说完,便看到苏彦等人后方出现了一头花豹,径直扑咬过来。

    这只猛兽体型高大,爪牙锋利,经过长期训练,可以当做坐骑使用,也可以独立组成一支部队。它被燕军当做心头宝贝,出现在这里,形势已经不言而喻。

    新人,请大家多多关照!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