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芳趣话
字体: 16 + -

第十二章 7

林黛玉这番话说得多么真诚?多么恳切?简直令人泪下!林姑娘实在是个水晶心肝玻璃人儿!林黛玉把她过去误会宝钗的想法把深深自责的想法告诉贾宝玉。贾宝玉似乎比林黛玉更有社会经验,也可能贾宝玉从本身遭遇感受到薛宝钗未必是林黛玉现在认为的那么善良那么无私。所以,贾宝玉听了林黛玉的话后,有点儿闷闷不乐,觉得自己倒“落了单”,给孤立了。天真的林黛玉因为跟薛宝钗的关系突然变好,自己的心情也格外好,在大观园姑娘们聚会商量画画儿时,她又是嘲笑刘姥姥是“母蝗虫”,叫惜春画《携蝗大嚼图》,又是说薛宝钗给惜春开的画画材料单子是连自己的嫁妆都开进去了。表现得特别活泼,特别快乐。曹雪芹非常喜欢林黛玉,把回目写成“潇湘子塘补余香”。

“子”是古代对人的尊称,“谑”是致的玩笑,“余香”应该是说史太君宴大观园活色生香,最后的最美好的一笔本来应该是惜春给画出来,没想到却是林黨玉给补上的。最后,我认为黛钗交好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林黛玉和薛宝钗站在各自立场上,都觉得对方已威胁不到自己。她们分别觉得木石姻缘和金玉良缘都已不成问题。从林黛玉这方面看,和宝玉诉肺腑后,心心相印,什么外力也不能分开,只等老太太发话,而且她以为外祖母会发话。从薛宝钗这方面看,有贵妃娘娘给的跟宝玉相同的赏赐,有贾母几次当众夸奖,她在贾府的地位稳步上升,只等着哪天贵妃发话就成,而且她以为,到一定时候,王夫人会要求贾元春发话。两个聪明的姑娘都知道,他们之间的互相争斗对个人命运一点儿不起作用。从林黛玉那方面看,薛宝钗怎么跟她争斗也拉不过贾宝玉的心对黛玉来说这就够了。从薛宝钗那方面看林黛玉怎么跟她争斗也左右不了贵妃娘娘的指婚意向,对薛宝钗来说,这也够了。金玉良缘和木石姻缘对峙,薛宝钗稳操胜券的心理,从她跟林黛玉聊天表现出来。第45回,因为燕窝的事,林黛玉把薛宝钗当成是心腹,诉说自己这些年寄人篱下的苦闷,薛宝钗回答很耐人寻味,她说“将来也不过多费得一副嫁妆罢了,如今也愁不到这里。”

这不是明确地说林黛玉跟贾宝玉一点儿也扯不上,将来得嫁到贾府之外去?贾府还得赔一副嫁妆?两位本来似乎是势不两立的“情敌”成了真诚的好朋友,宝黛爱情为什么和怎么样成为大悲剧就成了古埃及的司芬克斯之谜了。在薛宝钗跟林黛玉戏言“将来也不过多费得一副嫁妆罢了”旁边有段脂砚斋评语很耐人寻味“宝钗此一戏,直抵过通部黛玉之戏宝钗矣!又恳切,又真情,又平和,又致,又不穿凿,又不牵强。黛玉因识得宝钗后方吐真言,宝钗亦识得黛玉后方肯戏也。此是大关节,大章法,非细心看不出。细思二人此时好看之极真是儿女小窗中喁喁也。”

看来,宝钗的戏言,还是曹雪芹构思上的大章法,可惜我们看不到曹雪芹如何处理宝玉黛玉宝钗的最终局势。宝黛情到深处归平淡史太君宴大观园后,林黛玉和薛宝钗开始交好,宝玉和黛玉之间再也没有猜忌争吵怄气。平平静静,甜甜蜜蜜,宝黛进人了相濡以沫阶段。

但是宝黛爱情注定永远结不出果子,因为林黛玉的病越来越重,她短命而亡的预示再次出现。林黨玉跟薛宝钗互剖金兰语后,林黛玉在秋雨连绵的夜晚,看《乐府杂稿》内写秋雨和伤别离的诗,心有所感,写成《代别离》诗一首,模仿《春江花月夜》的风格,题名《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巳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蓺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巳教泪洒窗纱湿。”

金兰契这首歌行是林黛玉堪与《葬花吟》《题帕诗》媲美的佳作。它起到什么作用?其一,凸显了林黛玉作为天才女诗人的才思。这首诗模仿初唐歌行,像朗朗上口的通俗歌曲。歌行一类的诗,总是对某种感情反反复复,回回环环,一咏三叹。在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里,“月”和“江”反复重叠出现各达十余次。在林黛玉的《秋窗风雨夕》里,“秋”字出现十几次,“风”和“雨”也出现多次。真是满目皆秋,满纸皆秋,风雨交加,风雨如晦。林黛玉旧瓶装新酒,诗写得清泠优切合她的身世为人,无愧是大观园最杰出的诗人。其二,《秋窗风雨夕》比起《葬花吟》来,更加悲苦,更加感伤。林黛玉因寄人篱下长久形成的心理压抑,因为一次次跟“金玉良缘”过招带来的烦恼,因为一次次跟贾宝玉掏心泣血带来的心灵碰撞,因为对未来没有希望的企盼,身体越来越差,年仅十五岁的黛玉已经明显地感到人生“深秋”“苦秋”的来临。其三,《秋窗风雨夕》是又一次诗谶,也就是预言。这首诗的正题是《代别离》。

此时,黛玉父母早已亡故,她对亲人已无“别离”可言。那么,她“别离”针对哪个?针对贾宝玉。林黛玉在不久的将来会跟贾宝玉别离,而且生离即将成为死别。她的“别离”,还针对她美丽而短促的人生。林黛玉进人这年的秋天后,身体每况日下,自己深知“我这样病是不能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