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芳趣话
字体: 16 + -

第六章 1

众姐妹特别贾宝玉能够住进大观园,是因为贵妃懿旨。贾元春因为自己归省之后,担心园中景致寥落,下令叫能诗会赋的姐妹到园中居住。元妃怕她心爱的小弟弟贾宝玉从小儿跟姐妹一起长大,姐妹人园,他冷清了,不畅快,所以,让贾宝玉“随进去读书”。

没有元妃归省不可能有大观园,没有元妃的命令,众姐妹特别是贾宝玉不可能进大观园。元春下令众姐妹迁人大观园之前,宝玉黛玉宝钗迎春姐妹,各自住在什么地方?或者住在祖母或外祖母身边,如宝玉和黛玉或者住在母亲身边,如宝钗;或者集中居住,贾府三春就是根据贾母要求住在荣国府,离贾母的距离比宝黛稍远一点儿。这些青年人按照封建家庭要求晨昏定省,参与家庭活动。他们缺少一个共同的舞台,一个容许年轻人相对自由相对独立的空间。就小说家写人来说,缺少这样的空间,就会导致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就故事发展而言,缺少这样的空间就缺少一个类似“三一律”的集中演出的舞台。大观园正是这样一个空间,一个舞台。用艺理论术语说,这形成了红楼人物的典型环境。创造大观园这样一个舞台,这样一个相对独立于家长管制之外的自由空间,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其一,得有个凌驾于家长之上的人,那就是贾宝玉的皇妃姐姐。按照贾政的愿望,只会古板地让儿子老老实实待在书房读圣贤书,只能让儿子跟贾雨村这些为官作宰的人来往,绝不可能放贾宝玉进入花红柳绿的大观园,整天跟姐姐妹妹们搅和。元春下令,贾政纵然满肚子不高兴,也只好服从。贾政在传达贵妃懿旨时,对宝玉说贵妃要“禁管”他在园内读书,似乎是软禁贾宝玉在大观园读书。这反映了贾政对元春不得不顺从但想将宝玉拉到自己轨道上的心理。其二,这皇妃还需要是虽无杰出诗才却爱好诗歌的皇妃,一个体贴弟妹们的皇妃。从某个角度说,元春归省时让家里的弟弟妹妹写诗可以算做大观园诗会前奏海棠诗会预演。其三最重要的是,这位皇妃姐姐跟幼弟有特殊的姐弟之情,她特许贾宝玉进园,却不让比宝玉更小的两个弟弟一贾赦的小儿子贾琮和贾政的小儿子贾环进园。这实际是根深蒂固的“嫡派”思想起作用。

但贾元春绝对不可能直接说这个意思。而曹雪芹用笔特别周密,元春归省时“贾环从年内染病”,省亲活动都没参加,贾元春不让他进大观园就顺理成章。何况贾环跟赵姨娘须臾不离,元春绝不可能让父亲的侍妾住进大观园。至于贾琮,则太小了,连面都没露。贾兰是孩童,随母进园,可忽略不计。在钟鸣鼎食诗书簪缨的贵族之家,忽然出现一个完全属于年轻人的独立王国,在某个阶段还真像贾宝玉四时即事诗写的,自由得可以,浪漫得可以,有点儿水泼不进,针插不进,当然是非常特殊的现象。这是作者苦心营造的氛围。他就是要让贾宝玉暂时脱离父亲监管,让大观园姐妹们过上一段远离尘嚣远离干扰远离红尘的惬意的日子。让她们的诗才和个性充分地发挥出来,黛玉葬花湘云醉卧宝琴立雪,这都是《红楼梦》最令读者喜爱最有诗意的场面。当他们的自由丧失,灾难来临,才更加可怕。大观园实际上是地面的太虚幻境。为什么说大观园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太虚幻境?小说本身写得非常明白。贾宝玉跟随贾政到大观园题额时,到了正殿,看到玉石牌坊,他的心中忽有所动,寻思起来,倒像在哪里见过似的,却一时想不起是哪年月日的事。贾宝玉想到的是什么?就是他曾经梦到的太虚幻境。脂砚斋的评语说“仍归于葫声一梦之太虚玄境”。

关于大观园,元春归省时众姐妹写下许多诗。元春说“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

迎春说“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

李纨说“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宝钗说“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

黛玉说“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众姐妹或者直接写大观园是仙境,或者用“华日祥云”喻仙境。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一见大观园牌坊,立即趴下磕头,“这不是‘玉皇宝殿四个字?”大观园是想象的仙境,是贾宝玉和众姐妹逃避现实的乌托邦。大观园是曹雪芹为他心爱的小说人物创造的集中活动场所。红楼人物在大观园中有分有合的活动,是《红楼梦》最有诗意的内容。从二十回到八十回,贾宝玉跟姐姐妹妹的活动都在大李纨吴友如作观园。大观园是粪堆上长出的灵芝富有哲理意味的是,美丽纯洁的大观园是在两个最肮脏的原址上,由贾府两位顶级花花公子贾珍和贾琏督造的。为迎接贵妃省亲,在荣国府宁国府旧址上建造省亲别墅,成为后来的大观园。曹雪芹细致地描写了省亲别墅的建立背景和过程第16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夭逝黄泉路”,贾蓉向贾琏回禀盖园之事“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的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

此后,贾赦贾政贾琏等一起“审察两府地方,缮画省亲殿宇”,“先令匠役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已拆去”。

“贾赦住的乃是荣府旧园,其中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