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三国之重铸共和
字体: 16 + -

第7章 羌族叛乱,崔烈领军

    朝廷对于西羌反叛无动于衷,并且以此为借口,扣押了百官一年的俸禄与各地封王的赏赐,大汉王朝本身与各大阶级冲突在桓帝最后两年更加激烈,四月下旬以荀爽为首的百官辞官不就,朝堂一口气少了一半的人,西羌既反东羌也在五月份的时候造反,声势浩大,甚至于先头部队都打到了长安附近,帝大惊失色,急招百官商议对策。

    刘志大惊失色:“东羌所部近日都打到长安附近了,诸位爱卿可有对策,解寡人之急。”太傅陈番面无表情:“北边战事正急,朝廷都在尽可能供应与鲜卑的战事,朝廷已经是无兵可遣,无将可掉。何况陛下今年刚刚才把文武百官的俸禄全部收缴用于与鲜卑的战争。实在是国库空虚,无力再战。老陈听闻。中常侍侯览家中有良田万顷,珠玉不胜其数。亭台楼阁多不胜数,不如?”

    其实意思挺简单,那就是钱都被陛下花完了现在手上都没有钱,只有宦官手上钱很多。现在国库空虚,实在无力支持一场战争,希望陛下拿宦官开刀,用宦官贪墨的钱财来打这场战。但是桓帝完全就没有牺牲宦官来成就国家的想法。在宦官的怂恿下自己已经将所有的钱用于享乐根本就没有一分钱钱用于对鲜卑的战争之中。要不是怕自己做的太过火惹得百官废了自己,自己本来在宦官的鼓动下打算去扬州避难了。

    汗滴下尴尬地笑了笑:“太傅,太傅说笑了。那些宦官手上怎么可能会有很多钱呢。一定是,太傅听了街市上的流言蜚语,怎能当真。那个!诸位爱卿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说来听听。”说完狠狠地瞟了一眼差点冲出来和陈番对骂的侯览。

    底下的百官也不吱声,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刘志,刘志冷汗都出来了,知道这次要么牺牲中常侍侯览,要么自己做好下台的准备,刘志看了看身边的侯览吞了一口口水做出来选择:“来人呐!将中常侍侯览拖下去杖毙!所有家财全部充做军费。”侯览整个人都蒙了,被人拖了半路了才在哀嚎:“陛下,奴婢无罪啊!陛下!奴婢无罪啊!陛下!”

    底下的百官终于有所表示:“朝廷既然无法组织部队应战,但是不表示底下的世家不行,请陛下准许自募兵士讨伐羌人,待战事平息之后就解散军队。我等推尉卫崔烈主帅与护羌中郎将段颖为副将,奉旨平乱。”

    刘志表示你们自己看着办然后就直接退朝了,而没收侯览的家财也只拨付了维持两万人的钱粮,其他的都被刘志收走,这次冲突只不过是为了更加激烈冲突的预演罢了。

    刘志回到后宫胡乱的打砸各种器物,乱扔的东西还砸死了几个宦官和宫女,张让在刘志把东西扔的差不多了的时候带人走进去,刘志看张让就来了也就不在乱扔东西改成破口大骂:“那些个公卿大臣,都说自己忠臣,我呸!你没看今天他们嘴脸,今天是逼着我打死侯览啊!这些个乱臣贼子,我要他们死,都得死。”骂人的时候青筋暴起,嘴角泛起白沫极其恶心,张让小心翼翼的帮他擦掉嘴角的白沫,扶着刘志轻拍他的后背:“陛下莫要气坏了身子,为了这些乱臣贼子气坏了自家身子不值得,咱们好好等着,有的是机会收拾他们。”说完还抬头含情脉脉的看着刘志,只可惜刘志真的如他所说被气的不行,整个人不住的发抖,眼睛一翻就昏了过去。(刘志酒色过度,身体虚弱的不像话这一气差点归西。)

    张让大惊失色,抱着刘志高呼:“陛下!陛下!”扭过头来对着自己带过来的小宦官怒吼:“都是死人啊!还不去叫太医。”小宦官吓得屁滚尿流夹着腿跑了出去边跑边喊:“陛下昏倒了,速传太医觐见。陛下昏倒了,速传太医觐见。”有心人得知消息之后马上就将休息传了出去。

    太尉陈舒府邸(瞎编的人物桓帝和灵帝时期三公更换太频繁,而且有名的就那几个又不能马上用。)一堆人齐聚一堂,商议怎么征讨羌人的事宜。此时好消息传来:“报!上月下旬度辽将军乔玄领军两万北出草原痛击东部鲜卑消灭鲜卑部族二十有余,逼迫石槐檀所部近一半兵马回军,本月初李颖膺大人引诱南匈奴叛军先行南下,在雁门以北的一处平原设伏击败,先锋将军万召阵斩南匈奴叛军大将呼齐鲁,阵斩五千余,约两万南匈奴叛军投降。其余的全部逃散,南匈奴叛军覆灭。”

    一时间欢声雷动,陈舒拂须大笑:“哈哈哈!看来北方将定,乔玄、李膺两位功劳不小啊。明日我定要启奏陛下,为两位请功。”诸人都在应和:“那是的,如此大功肯定要重赏,明日我们一起去请功。”此时一个随从打扮的的人在陈舒耳边小声说了一番,陈舒脸色凝重点了点头便让人退下了。

    众人都在等待陈舒说话,崔烈见在座的诸位都看着陈舒又不好说话只好自己先开口:“太尉大人,出什么事情了?”陈舒眉头一挑:“刚刚宫中传来消息,陛下因为身体不适刚刚昏倒了。”众人摇摇头皆叹气,刘志好色乃是人间极品,宫中女子多达五千余人,就算是这样这货还有龙阳之好,从继位到现在一个孩子都没有,如今感觉他命不久矣,都在想未来到底由何人继承大统。

    崔烈回过神来轻咳一声:“咳,诸位陛下吉人天相我等就不要太过操心,目前最紧急的问题是如何募集军士对抗此次羌乱。”陇西世家代表李氏家主原太尉李咸大人开口到:“此次,陛下允许我等自行募兵,我陇西氏族可募兵五万,全力供应七万军士的粮饷。”段颖之子段煨表示:“我西凉所部还有军士三万,供给自足,无力供给外军。”脸上还带着一丝愧意。崔烈见各方都给出自己的底限也就按照之前在家里商议好的说辞:“此次战事由我崔家领头,我也表个态。我们此次最多可以募集十万大军,但是此次打击对象的羌人,整个陇右,西凉的确羌人部族不下四十个,战线之长难以想象,人越多我们的供给压力越大。”

    刚开始各家代表被崔烈的可幕兵十万吓到了,但是听完崔烈所说的都连连点头,都是有战争常识的人物,会不知道部队供给重要性,表示崔烈所说十分有理。李咸大人,叹了一口气:“崔大人,那你家到底能够出兵多少?”崔烈点点头:“此次我方也最多募兵五万,毕竟从京畿供应陇右实在太困难了,不过放心此次募兵不在数量而重质量。在下将从五校中抽取一部分,剩下三分之一的从京畿附近的州郡抽取,在募集一部分百姓充做军士应该就够了,或许还有富余。”

    李咸点点头:“事不宜迟速去准备吧!”说完有对太尉陈舒行礼告退,很快其它人员纷纷告退,只余崔烈一人。陈舒有些不解:“贤侄啊!从百姓之中募集军士,此发可行否,这样的军队不会上阵就溃败?”崔烈坐下来淡定的对陈舒说:“叔父,小侄之所以这么干是事出有因。现如今豪侠剑客横行于世间,此次募集对象不论出身,只论武艺只高低,只有身强体壮,悍不畏死者才能被募集,把他们消耗在战场上总比放任他们横行乡野要好吧!”陈舒点点头,汉朝末期侠客这个问题十分麻烦,一言不合就当街杀人者不在少数,加上后期时局动荡根本无力追捕,朝廷恨透了这群家伙。

    “第二点,现在的军队之中恐怕也有不少军备废弛的部队,此次不能全部是各地守军,加上陛下此次让我抽取五校的兵马恐也不会太多,不过小侄打算以抽取的五校兵马为伍、什、佰长,各地守军与募集的百姓为士卒,在征调能征善战之辈为大将,我家全力供给后勤军需,此次伐羌定一举而克。”

    陈舒点点头拿出一道诏书:“这是五校的调动命令,你此次可以从五校之中抽调一万军士,上至校尉,下至士卒皆可抽调。”崔烈拜谢。

    崔烈回府以后就直奔后堂找自己的父亲崔老太爷商量该如何抽调五校兵马。而此时的崔老太爷则带着自己两个孙子看书写字,猪脚崔均趴在桌子上写字,弟弟崔钧(州平)太小正在崔老太爷怀里打瞌睡,崔老太爷也拿着一本书,抱着崔州平打瞌睡。

    崔烈进门之前先敲了敲门轻声:“父亲!”崔老太爷听人喊他悠悠转醒,看着门口的崔烈:“进来吧。”崔烈才进来,崔均站起来对他拱手行礼:“见过父亲。”崔烈对他点点头然后直奔崔老太爷所在,拿出怀中的诏书:“父亲这啊调动五校的诏书。”崔老太爷拿过来看了看点点头,随手递给崔均,崔均毫不在意的拿过来仔细研读,看完对崔老太爷说:“这次的诏书好客气啊!居然可以调用一万人。对了,父亲有几个人一定要调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