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三国之重铸共和
字体: 16 + -

第2章 崔家有神童

    司徒尹颂所乘马车在家仆的牵引之下来到崔烈府邸之外,崔烈见王允掀开马车幕布,拾级而下,来到马车旁边,等候尹颂下车,尹颂鹤发童颜,长须飘飘,身穿蜀锦做成的华袍自带威严气度,下车后与崔烈同时行礼:“恭贺崔大人添樟之喜。”崔烈大笑:“多谢司徒尹公,请。”说完将尹颂请了进去。

    尹颂迈步在前,没有回头却在小声询问:“那个?太傅与车骑将军可到了?”崔烈小心回应:“陈太傅与窦大将军都已经到了内庭稍坐,司徒大人请随我来。”

    尹颂点点头在崔烈的带领下走进内庭,此时内庭之中已有数人入座,上首为崔烈之父崔老太爷。左手为现任太傅陈番,右手为车骑将军窦武他们身后还做了几位。陈番下手为司空杨赐之位与司徒尹颂之位,窦武下手为太尉李咸之位。此时杨赐,李咸都没有到。

    尹颂进入大堂之后先是对了崔老太爷行礼:“晚辈恭贺崔公六十大寿。”(六十岁在东汉属于高寿者一员了,加之崔老太爷曾为和帝太傅,尹颂一句晚辈很正常。)

    崔老太爷高兴的点点头:“尹大人快入座吧!”尹颂拜谢入座。见陈番身后之人气度不凡便开口询问:“不知太傅大人身后者为何人也,某观其气度不凡,定是一员大才。”陈番抚须大笑:“哈哈哈,司徒大人果然是慧眼识人呐。李膺还不见过司徒大人!”

    陈番身后的男子闻声而起,走到司徒尹颂身前俯身一拜:“下官李膺拜见司徒尹公!”尹颂大喜:“莫非你就是那名震天下的度辽将军李膺?听说鲜卑大王槐石檀被你打得一日三惊。来老夫一直未成得见将军,今日为将军贺,请满饮此杯。”李膺不敢喝,有不敢推辞,此时陈番放言:“李将军可满饮此杯。不可推辞!”李膺旋即喝掉了尹颂的酒:“多谢司徒尹公!”尹颂大笑不止。

    崔老太爷指着李膺对尹颂说:“此番招李将军进京是为了提拔其为河南尹,不知道尹大人觉得怎么样?”尹颂抚须:“此事正好,单超、左倌、徐璜、具瑗、唐衡五贼及其亲属横行京畿,简直是无恶不作,可惜陛下被五贼蒙蔽,不听我等进言,如若有李将军出任河南尹,五贼势必不敢在如此明目张胆的兴风作浪!”

    尹颂对着堂上的公卿大臣拜谢:“下官李膺就是说粉身碎骨也要铲除这些奸贼。”

    此事堂前传来说笑声,各位老爷就没有说话这种敏感话题了,反而开始聊一些轻松的话题,片刻之后崔烈带着三个年纪相仿的中年男子步入堂中,为首者仪表堂堂,姿态不凡;落后一步者身材微胖,面带福相;第三者略显消瘦却最具风骨。三人先后唱名而入:“晚辈袁隗,晚辈曹嵩,晚辈荀爽拜见崔老太爷,恭贺崔老太爷六十大寿,祝老太爷寿比南山。”崔老太爷喜笑颜开:“快快入座,都是烈儿的好友不必要那么多礼。”三人拜谢入座。当三人做好以后崔老太爷开口询问到:“你们可有带家眷前来?”袁槐率先开口:“禀告催老太爷晚辈并没有带家眷前来。”荀爽也表示没有带家眷,此时只有曹嵩有些不好意思:“晚辈小儿阿满硬是缠着晚辈,于是也把他带过来了。晚辈刚刚把他托付给熟人了。”

    崔老太爷笑着说:“无妨,正好等下我的小孙儿也要出来见见宾客,见一见也好。”曹嵩只好拜谢,唤人去找他儿子。

    崔老太爷则叫人把崔钧抱出来,见见宾客。而我们的猪脚同志刚刚吃饱,以一种极其嚣张的姿势呼呼大睡,双手两脚岔开,小雀雀朝天,摆成一个太字,一个鼻涕泡随着呼吸有节奏的变大变小,嘴角还留着晶莹的口水。

    奶妈打开房门,抱起崔钧,麻利的将其包好就带了出去,就算是这样有没有吵醒我们的猪脚,他依旧睡得香甜。

    待奶妈将其抱到大堂之上时,崔钧还在美美的睡着,鼻涕泡依旧有节奏的起伏着。崔老太爷看着如此可爱的崔钧,接过来拂须长笑:“哈哈哈哈,这个小家伙居然这样还在酣睡。宝贝孙儿赶快醒醒,还有各位大人要见见了。”说完拍了拍崔钧的小屁股,崔钧不为所动,只不过换了一个姿势继续睡觉。

    此时曹操幼子被带了上来,曹嵩拉着幼子对崔老太爷介绍:“这便是吾儿曹操,小名阿满。阿满还不见过崔老太爷和长辈!”

    此时的曹操还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孩一脸好奇却完全不显得拘谨,大大方方的拜见:“小子阿满,拜见崔老太爷既各位叔伯。”

    “阿满,那不是曹操小名啊什么情况?未来的魏武帝在哪里啊!。”崔钧抬起小手一抹鼻子,擦掉鼻涕泡,就这样往外探出头来,伸着脖子登着小眼睛找寻那个叫曹操的人。

    这一切行云流水。本来没有什么但是放在一个只有一百天的小孩手上那就很不得了了。堂上的诸公本来就没有怎么在意曹操,都看着崔老太爷那边,只不过是为了礼貌偏头看了看曹操,崔钧的表现都尽收眼底。

    诸公错愕,窦武毕竟是武人心智坚定:“恭贺崔老太爷,家中得一神童哈!”崔钧闻声看去,一个虎背熊腰的大汉正在向他这边抱拳行礼。其他人都一脸懵逼的看着自己,觉得有些不好意思饶了绕自己的小脑袋,就学着大汉也抱着小拳头拜了拜,然后缩了起来,小眼睛一眨一眨的看着。

    这回所有人都错愕不已,张着嘴巴都可以塞鸡蛋了。崔老太爷看着自己怀中的孙子,有些错愕。试探性的询问:“孙儿,你听得懂我说什么?”

    崔钧想鄙视一下老头子,但是想想他是我爷爷怎么做不好所以一边点头一边说:“听得懂啊!”然后发出声音却是“啊,哇啊”等莫名其妙的发言,崔钧瞬间自己也懵逼了,什么情况我不会说话吗?怎么是这个发音啊!

    众人之见襁褓中的小孩啊呜一阵子之后,整个人变得一脸不可思议,小脸发白,如同在思考人生。(幼儿有些的确很聪明但是由于发育不完全,无法正常发音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也就不能说话。崔钧同志没有当过父母又没有刻意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所以以为自己是哑巴,只会阿巴阿巴。)

    崔钧的老爹崔烈更是如同被雷劈了一样,一脸的不可思议。自己四岁听文识字,已经是诸世家之中难得的天才了,感觉自己儿子更加妖孽,才一百天就听得懂成人说的话,何等天才。

    崔老太爷一个劲的捋胡子,都快把胡子撤断了,脸皮不住的抽搐。不过崔钧毕竟是顶级的人杰,过一会就想起来曹操这回事,脸色回转看向堂下的少年曹操,张开双手,嘴里吱哩哇啦的乱叫了:“曹大佬,求带,求抱大腿啊!”

    不过堂上的诸位也是当世人杰马上就回过神来,由陈番带头一起走出座位:“恭贺崔老太爷,崔氏麟儿可谓神童!我等为崔氏贺。”崔老太爷大喜。

    不出三日京畿之地都传出一句话:“崔氏新子乃是文曲星下凡,百日就可以听懂人言,而且还知礼节,崔氏当兴。”

    皇宫之中,桓帝刘志衣衫不整卧于榻上,怀中还抱着一个被扒的白羊一样的美人,床榻一旁更有只着轻纱的美人相陪,隔着珠帘站着一个宦官。桓帝手在怀中美人背上滑动,淡淡的说:“听说崔烈生了一个神童,张让,你给朕说说。”

    张让面白无须、身材修长相貌长得格外漂亮,如同女性。张让恭谨的:“禀陛下!确实如此,那日乃是崔烈之父六十寿辰与其子百日宴,高堂之上的宾客都看见了”

    刘志听着,嘴角微微一翘:“有趣,有趣。张让啊!段颖不是在凉州大胜羌人嘛,前日着人送来了九只小獒,要不你挑一只送过去。”

    “陛下何意,奴才不知,为何送狗与崔烈大人?”张让一脸不解,哪有人家父亲过六十,儿子过百日的送只狗的。

    刘志玩味的说:“这个你就不用管了,此事自然有朕的深意。好了朕乏了,你退下吧!”“诺。”张让行大礼跪拜后退下。

    在皇宫西北角是宫廷兽栏,张让领着几个小太监,慢慢悠悠的晃到兽栏处,兽栏的管事急匆匆的跑出来迎接,都顾不得擦汉恭谨的说:“恭迎张大总管大驾光临,小人不胜惶恐,不知张大总管有何事,直接吩咐下人通知小人便是了,何必亲。”

    张让示意他擦擦汗略带嫌弃的说:“不妨,我这是陛下亲自吩咐的事情,前面带路。”

    管事太监连忙擦干净汉,在前面带路,张让在后面不紧不慢的跟着:“对了,那个护羌校尉段颖不是送了九只小敖犬过来吗?”

    管事太监忙说:“确有此事,张大总管这边请。”兽栏之中奇兽珍禽良马宝驹数不胜数,没有专门领路的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走,张让也不常来只能叫管事太监带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