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话说到领导心坎里:一分钟打动领导的说话术
字体: 16 + -

培养与领导共同的兴趣,让沟通“升级”

在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都有自己比较擅长的事情,不管是琴、棋、书、画,养花种草,甚至吸烟喝酒也算得上是兴趣爱好。兴趣是一个人的乐趣所在。为了自己的兴趣,很多人都舍得花钱,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对于这些人来说,兴趣就是他的**,你若冲撞他的兴趣,轻则讨人嫌,重则怒气冲天。反之,如果你尊重他的兴趣,并适当地去迎合他的兴趣,那么你们就很容易沟通和交流,即使你一两句话说错了,他也会原谅你。

在职场中,面对自己的领导,一个聪明的下属会投其所好,从对方的兴趣开始沟通,让沟通在娱乐之中“升级”。

为了筹措一笔经费来赞助一名童军参加在欧洲举办的世界童军大会,从事童军教育工作的爱德华查利弗先生前往当时美国一家数一数二的大公司,拜会其董事长,希望董事长能解囊相助。在去之前,为了让沟通更顺畅,爱德华专门去询问了一些认识这位董事长的朋友,了解到他曾开过一张面额100万美金的支票,后来那张支票因故作废,他还特地将之装裱起来,挂在墙上供做纪念。

那天,爱德华走进这位董事长的办公室,先是简单地问候了一下,然后立即针对此事,要求参观一下他这张装裱起来的支票。爱德华对他说:“我从没见过任何人开过如此巨额的支票,很想见识见识,好回去说给那些小童军们听。”这是这位董事长一直引以为豪的事情,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爱德华的请求,并将当时那张支票的情形,详细地解说给爱德华听。

说完之后,未等爱德华提及,这位董事长就主动问他:“对了,你今天来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啊?”于是爱德华一五一十地说明了来意。让爱德华没有想到的是,董事长不但答应了他的要求,而且还答应赞助5名童军去参加该童军大会,并负责全部开销,另外还亲笔写了封推荐函,要求欧洲分公司的主管,提供所需的一切服务。

试想一下,如果爱德华在和那位董事长见面之前,没有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又怎么能够打开双方的话匣子呢,所托的事情恐怕就没有那么顺利了。

一个能言善道,在人际往来中如鱼得水的人,往往会先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找到对方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引起对方交谈的兴致。在和领导交谈前,你不妨先向别人了解一下他的兴趣爱好,如果领导喜欢下棋,你就在见面时,先从他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了解兴趣,谈兴趣的目的就在于让双方找到共同语言,既沟通了感情,又融洽了气氛。当你涉及到领导感兴趣的话题时,他的话自然就会躲起来,感情也会投入一些,态度更会亲切和平和,万事也就变得好商量了一些。

其实,在职场中很多人都懂得去寻找领导的兴趣去投其所好,但是总是做不好,不但没有因此而平步直云,反而因为话没说对,而让领导不喜欢自己。那么如何才能够真正了解领导的兴趣,并让自己借此和领导沟通得更顺畅呢?

1要分清对方的正当爱好和有分歧的爱好

在了解领导的兴趣爱好时,首先要清楚这个爱好是正当爱好,还是有分歧的爱好。正当爱好举不胜举,比如足球、唱歌、下棋等等,这些爱好有益于大家的身心健康,颇受人们欢迎,所以评价上没有什么分歧,比较适合你去称赞和讨论。而如果对方的爱好是一些类似赌博之类的不太好的兴趣爱好,最好不要在领导面前提及。

2学会虚心请教

一般来说,一个人爱好什么,就会在那一方面比较专业。比如,一个人爱好书法,就必定有丰富的书法知识;一个人爱好足球,那么对各个球队的情况都比较了解。这个时候,你没有必要去恭维其爱好如何如何,这样的话想必他也听得很多,如一阵风吹过耳畔,脑中划不下半点痕迹。你应该虚心地向他讨教一番,作毕恭毕敬状,他定会耐心地向你传授其中一二奥秘。从此你们之间就没有了心理防线,沟通就会更加顺畅。

3不妨把自己变得“外行”一些

对于爱好相同者,其相互切磋玩味时全神贯注的状态令人好生佩服。他们可能互相交流经验,也可能是为某一技术性问题争得面红耳赤。然而,和领导在一起就不能如此了。和领导沟通时,你不妨把自己表现得“外行”一些或水平更低一些。否则,为了投其所好,和领导打球、下棋时,把领导“杀”得一败涂地,“打”得脚不沾地,岂不太不给领导留面子?

你不妨多多赞扬领导的水平提高很快,暗中“手下留情”,这样,即使领导知道你暗中“倒戈”,脸上却仍笑容可掬,露出胜利的喜悦,你的赞美也就大功告成了。

说话感悟

培养和领导一样的兴趣爱好,你会给领导带来更多的好心情,会让你和领导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和交流的机会,也会使得你对领导的赞美更加贴切和有的放矢。我们不能盲目地提倡跟随和模仿,而淡化了专业本能和自我,但是对于领导的爱好,还是希望职场中人有些了解,甚至培养一点与领导共同的爱好,权当是为了工作便利而需要熟悉的资料吧。

第十章细节决定职场成败

老虎屁股不能摸的七大禁忌

细节决定成败,职场的成功始于细节,亦终于细节。一个人如果在和领导交往的过程中,注意自己说话中的细节,那么他就会拥有很多机会。相反,一个人即使再有才华,如果不注重说话的细节,那么机会很有可能从他身边擦肩而过,而他也只能是怀才不遇。

别拿老板的“软肋”开玩笑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成长经历,都有自己的缺陷、弱点。也许是生理上的,也许是隐藏在内心深处不堪回首的经历,这些都是他们不愿被人提及的“疮疤”,领导也是如此。在社交场合,领导会极力隐藏和回避自己的“疮疤”,防止别人击中自己的“软肋”。一旦有谁触及了他的底线,他都会采取方法进行反击,也求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因此,和领导交谈时,一定不要去触及他的“软肋”,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意,一旦你的话被领导听出一些端倪,那么倒霉的就是你自己了。

一天,尹明杰在办公室里和同事们聊天,聊着聊着他们开始聊起了自己的领导。有个同事突然问了一句:“你们说当领导好,还是当员工好?”有人开始回答:“当然当领导好啊!领导的薪酬福利比咱们好。”还有人说:“领导多好啊,人家有管人的权利,能指挥咱们。”

这时,尹明杰摇了摇头,抢话说:“如果让我选择,我还是选择做员工,当领导太累了。就拿咱们的顶头上司来说吧,他的上面还有领导,你别看他一天在咱们面前牛哄哄的样子,到他的领导面前,他还不是要点头哈腰,跟个孙子似的。我觉得,一个人每天要装出两副面孔,一会儿当爷,一会儿当孙子,实在是活得别扭!”

很多同事不认同他的看法,认为尹明杰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尹明杰不屑地说:“你们还别不相信,他现在的风光都是一时的,要我说呀,要是哪天公司不行了,第一个该辞退的就是他!你想,他比我们拿的工资多,但是在技术上却什么都不懂!你说,公司哪天不行了,要他还是要咱们?”

尹明杰认为自己说得头头是道,应该会引起同事们的爆笑和认可,结果他看了看周围,发现大家都在低头干活。他不知道此时的领导正站在他的身后,而他还在说:“我有一个叔叔开的公司就是这样,刚开始领导一个个都牛得很。最后呢,公司陷入低谷,第一个倒霉的还不是那些做领导的!”

尹明杰边说边比划着,结果手一挥刚好打在了领导的身上,他扭头一看,吓傻了,连忙对正怒气冲冲的领导说:“对不起,我……”他自己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领导表情严肃地在办公室里宣布:“我是来向大家宣布一个消息的:刚才公司总经理开会时说,要我们部门在两个月内裁员两名,我看大家都挺努力的,该裁谁好呢?”此时,尹明杰感觉到办公室里所有的目光都一致投向了他,他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果然,没几天,尹明杰就收到了辞退的通知。

办公室里是非多,在这里,你除了好好工作以外,尽量少说话,不要多管闲事。“言多必失”,尤其是当你谈论领导的软肋或者缺点的时候更是不行。不要以为很多话你的领导听不到,要知道“隔墙有耳”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给领导打“小报告”。

刘成的领导长着一副典型的“领导形象”,肥头大耳,个子不高,却腆着一个很大的啤酒肚。在平时的工作中,领导对刘成一直很不错,所以刘成对领导一直也非常尊敬。

一次,领导带刘成去参加一个饭局。对刘成来说,这是一次可以和领导走得更近的机会,所以他很珍惜。饭局上是领导的几位朋友,都是经理级别的人物。他们在一起难免会开玩笑,说着说着,本来比较谨慎的刘成也加入了话题当中。其中一个比较帅的经理回忆起大学时的生活,说:“我当时喜欢我们学校的校花,可是她偏偏看不上我,和一个又矮、又胖,长得也不怎么样的男生在了一起。”而这段话让刘成想起了自己的遭遇,在大学的时候,他喜欢的一个女生竟然爱上了一个比他差很多的男生,这让他伤心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勾起了自己的伤心事,刘成有点控制不住自己,说:“真想不通,有些人长得不怎么样,肥头大耳还有个啤酒肚,偏偏不知道从哪来的信心,追美女、办企业,结果样样都很成功。”

说完后,刘成发现,大家都安静了下来,眼神也很奇怪,他扭脸一看自己的领导,突然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说中了领导的软肋。但是此时的他却不知道该怎么收场,只能装着喝醉。

那次以后,领导对刘成的态度完全转变了。刘成虽然很后悔,但是却已经没有回天之力了。

刘成虽然不是有意的,也没有说自己领导的意思,但是,因为他谈论的话题刚好触及了领导的“软肋”,只能自认倒霉!对于外貌上有缺陷的领导,最忌讳别人对他的外表加以评论,无论你是直接或者间接,即使是在说别人,他们也会认为你说的其实就是他自己。所以,在说话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不要因此而惹祸上身!

其实,下属也不希望自己触及领导的“软肋”。那么怎样才可以让自己规避这些呢?

(1)和领导沟通或者向领导汇报工作时,应客观、准确,尽量不要带个人评价的色彩。

(2)领导的软肋一般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生理方面、生活方面和工作方面的,在来到公司的时候,要先通过同事或者观察了解领导的软肋是什么,防止日后因为不知道而吃“哑巴亏”。

说话感悟

中国人可以吃闷亏,也可以吃明亏,但就是不能吃“没有面子”的亏。在职场上,在不了解实际情况时,一语击中别人的软肋,乱指别人的缺点,会让对方在面子上过不去,从而诱发了你与对方的矛盾。如果对方是你的普通同事还好一些,如果对方是你的领导,那你的麻烦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