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话说到领导心坎里:一分钟打动领导的说话术
字体: 16 + -

以婉转的方式传递坏消息

消息是领导做出决策和行动的重要因素。领导作为公司的上层管理者,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面面俱到,他需要靠下面的员工来获取信息。无论是好消息或坏消息,员工都要义不容辞地充当好“传递者”的角色。若消息传递不当,往往好消息也成了坏消息,而坏消息只能更坏。所以在沟通中,员工一定要学会如何将消息传递给领导;怎样让好消息到达领导那里更有积极的效果;怎样让坏消息传递出去不引起领导的反感。

忙碌了一年的季平,本想着年底会有个大丰收,最起码奖金比现在丰厚一些,表扬多给一些,然而所有这些都大大低于了他的期望,不禁有些黯然,回想往日:干得比牛累,跑得比马快。结果只证明一件事:费力不一定讨好。

恰巧,今天,合作很久的旭日大酒店打来电话,说是要停止从这里购货。这可是一件不小的事,得赶紧向上级反映。

于是,季平“咚咚咚”急促地敲开了总经理办公室的门,当时总经理和财务主管正交谈着,见季平走进来,示意他先坐下来等等。“大火”马上就要烧身,季平哪里还敢坐。也不管财务主管在那里,张口就道:“出大麻烦了,旭日酒店那个……那个坚决要停止与我们合作,他们说……说已经另外找到了供应商,这样我们会损失很多。”总经理刚还笑着的脸立马板了起来,没好气地吼道:“又不是毛头小子,说话办事就不能沉稳一些,慌里慌张。出了问题你就不能先解决再来汇报,发工资养你们干什么用?”季平还在嘀咕:“我不是想让你先知道再去想办法……”总经理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让他出去。

季平也很懊恼,这种状况出现了好几次,但是他就是改不了,每次听到不好的消息,他都急于第一时间让总经理知道,结果一着急,就什么都不顾了,一片好意却总是得不到领导的理解。

聪明的人不难看出,季平之所以“怀才不遇”就在于他不会说话,特别表现在向领导传递重要信息时过于直接陈述内容,并且不会察言观色和先稳定情绪。好消息也作罢,但是坏消息如果用这种方式传递出来,只会让领导感觉状况更糟,更让人无法接受。这时候,传递消息的人往往就成了领导的“出气筒”,他难免会大肆“迁怒”你。

消息的本质是真实客观存在的。但若能巧用一张嘴,将其传递出去,那么好消息很有可能变成让你得到奖赏或者提拔的一个良机;而坏消息也不会像“晴天霹雳”那样可怕。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凡是领导身边的“红人”,在传递消息时,总能做到入木三分,恰到好处。比如,古代慈禧太后身边的李莲英就是一个代表,何种消息如何传递,他都拿捏得很到位,难怪长期受宠。在职场中,如果想成为一个被领导看重的人,就必须深谙消息传递的技巧,以下做几点介绍:

1以最婉转的方式传递坏消息

(1)切忌慌张,自乱阵脚。在将消息传达给领导之前,先冷静,整理好思路,说话时掌握好节奏,不可将慌张、厌恶、无力等负面情绪带进所要传递的消息中,否则只会加深坏消息的负面效果,而且也会让领导看轻你。

(2)注意场合,学会察言观色。传递坏消息,最好是在私下的或者非公开场合,不是每个人都有高度承受坏消息的能力,因此,领导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听到坏消息,难免会有一些过激反应。看清场合,也便于给领导和自己多保留一份“面子”。

(3)言辞恳切,避免使用过多负面词汇。如果你在谈话中,不断地强调“麻烦”“糟透了”“失败”“不能”,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给领导增加压力。

(4)在不脱离事实的基础上,使用一些积极的语句。比如将“我们不能”换成“我们能做的是”、“如果当初不”换成“以后我们将”等等。同时,还要表明自己愿意共同分担责任,共同解决问题的主观意愿。在陈述事实后,适时说一句“我能做些什么”“我们可以一起……”

2以最圆满的方式传递好消息

人人都乐意充当好消息的传送“使者”,毕竟好消息人人都爱听,听得高兴了,领导表扬或奖励一下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但若是传递得不好,就白白错失了一个表现的良机。

(1)开门见山,先说结论。不要在领导面前婆婆妈妈说了一堆,还谈不到重点。领导时间有限,以精炼的话告诉老板最想知道的事。

(2)态度端正。不可因为带来好消息而得意忘形,说起话来嘻嘻哈哈,飘飘然。这只能在领导面前表现出你的小家子气。

(3)不可立即邀功。即使这个好消息是你花了数倍的努力得来的,也不可在此时一再向领导强调自己付出了多少,更不可立即求赏。否则,只会让领导觉得你急功近利,惹人生厌。

说话感悟

从企业大局来讲,无论好消息还是坏消息,都是领导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而且领导往往会根据好和坏的程度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宏观调控企业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然而这个好与坏的程度,领导只能通过员工的反映得知。因此传达不同的消息时必须遵循不同的原则:传递坏消息的原则就是削弱负面消息,将它引导到一个正面、积极的轨道上去,这就要求以最委婉的方式传递坏消息。好消息则要求尽可能圆满地传递,因为它是一个可以鼓舞人心和增加动力的诱因,饱满生动地传递,才能带来更大的震撼力。

第三章让领导明白你是一个有用的人

日常工作沟通七**则

领导之所以聘用你,不是为了供养你,而是觉得你有解决某种问题的能力,能够给企业创造效益,而你是不是一个能解决问题的人,不是你说了算的,它是由你的领导来判断的。因此,在和领导的日常沟通中,不管自己是否真的能够解决问题,都一定要语气坚定,做出冷静、巧妙的回答,让领导看到你的这个能力。

上司传唤时要迅速表态

在职场中,不只是作为下属的压力与日俱增,就连领导肩上的压力也是一天比一天重。一个聪明、优秀的下属不仅仅是在工作时认真负责让领导感到开心,在面对领导的传唤时,他们更是会做出冷静、迅速的回答,让领导听着放心而且舒心。

徐涛是一个杰出的网络工程师,工作于一家网络技术公司。最近公司对外宣传的网站总是遭到莫名的攻击,网站时不时处于瘫痪状态。为此,对网络一窍不通的上司非常恼火,常常大发雷霆。每当这个时候,上司都会找来公司技术最好的徐涛,问他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网络瘫痪。

徐涛也是,每次面对上司的质问,总是支支吾吾地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后来经过徐涛跟同事的努力排查,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是因为公司的网络推广做得很好,引起了诸多同行们的嫉妒,明的玩不过,就来暗的了。他们花钱找了一些黑客,时常对徐涛公司的网站进行攻击。

尽管问题是解决了,可从这以后,上司就再也没有给过徐涛以及另外几个网络工程师好脸色。

偶尔的一次,徐涛在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将自己心里的不痛快向自己的一位在公司发展非常好的同学倾诉了一番,本来还想博得同学的同情。谁知道,他的同学却严肃地对他说:“你认为这是你领导的问题吗?你有没有想过你自身有没有什么问题?”徐涛不悦地看着他的这位同学说:“我有什么问题,我最后经过努力不是把问题解决了吗?”那位同学回答说:“是的,问题不在你有没有把事情解决,而在于你对领导的回答出现了错误。”同学喝了口酒继续说:“如果在你的领导传唤你时,你不是支支吾吾,而是对他说‘领导请您放心,我马上就去处理’,你的领导一定会很满意。”

徐涛立刻反驳道:“那如果我这样回答后,结果没把问题解决好,怎么办,岂不是更不好?”同学告诉他:“如果你事后把问题处理好了,那证明你能力强、有本事;而如果你没有处理好,这样的回答也最起码表示你把公司的事情放在了心上,领导自然不会去责怪你。”经过同学的一番讲解,徐涛最后一边点头,一边在心里暗暗思考……

后来,在工作中,不管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只要上司找徐涛,他总会迅速地说:“您放心,我马上处理。”渐渐地,徐涛成为了上司眼中的红人……徐涛现在才明白,工作能力是一方面,说出来的话让上司感觉到你在尽心工作又是一方面。

因为在上司传唤时,徐涛的支支吾吾导致了上司对他的冷落,之后因为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冷静、迅速的回答,又成为了上司眼里的红人。徐涛的转变不可谓不大,而究其原因就是他改变了跟上司说话的方式。在被上司传唤的时候,如果你能够对他说:“您放心,我马上去处理。”不但会让上司看到自己对他吩咐的事情的一种积极态度,而且还向上司证明自己是一个能解决问题的人,没有哪个上司会不喜欢这样的下属。反之,说话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个一二三的下属只会惹得老板大发雷霆。

当然,迅速、冷静地做出回答只是在面对上司的传唤时要做的第一步,接下来的关键还是要赶紧拿出自己的行动去处理问题。如果只说不做,只会说一些令老板感觉高兴的话,老板就会以为你只是一个耍嘴皮子的下属,而没有解决事情的能力,这样就有些弄巧成拙了。

所以作为下属,不仅需要工作的时候勇敢地负起自己的责任,还需要在与上司沟通时学会说话,说出来的话要能让上司感觉到你对工作积极的态度,要让上司明白你是一个能为他分忧的下属,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

那么,在上司传唤的时候,下属应该怎样做呢?以下提出几点建议,下属们参考一下:

1上司传唤时,要快速到位

在上司传唤时,下属要迅速地到达上司的面前,不管即将面对的是上司的怒火或者上司的表扬。有些下属在知道将要面临的是上司的怒火的时候,总是拖拖拉拉、磨磨唧唧,总想着等上司的怒火过去了再去见上司,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无疑是火上浇油。

2在回答上司的问题时,要冷静、简单、迅速地做出回答

当你出现在上司面前时,上司可能就某一问题需要听取你的意见,或者上司吩咐你去做一些事情,无论是何种情况,你都不能支支吾吾、一脸茫然。聪明的下属会冷静、简单、迅速做出回答。其实,上司这个时候并不一定真的需要你的答案,他只是想知道你是否是一个能解决问题的人。

说话感悟

在上司传唤时,冷静,迅速地做出回答,会令上司感觉你是一名有效率的好下属,即使真的没能处理好,他也会因为你的积极态度而原谅你;相反,犹豫不决的态度只会惹得本来就责任繁重的上司不快。给你“穿小鞋”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因此,一定要学会表明自己的态度,表情坚定地对上司说:“领导,我马上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