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水元之死
“什么,”公孙策冷笑一下,脸上浮起一丝不屑,“怎么会有如此残忍,如此可恶的规矩,难道就没有人反对,就这样任由这野蛮愚昧的规矩流传下来吗?”
“残忍、愚昧,”水元轻叹了口气,同样冷笑一下,“对,的确是残忍愚昧,师父本来想改了这一愚昧的规矩,废除城主祭,选五师兄为下一任继任者,可是……”
水元摇了摇头,又叹了口气。
“可是没有想到五师兄却不知所踪了,师父年事已高,他怕了,他觉得这是上苍给他的警告,他违背了规矩,他私自选下的继任者都会不知所踪不会有好下场。所以,他放弃了,终于还是向那愚昧的规矩屈服了。”
“那你们呢,你们就没有想过要反对,难道你们也对这么一种荒谬的规矩屈服吗?”
“我们,”水元摇了摇头,情绪开始游戏激动了,“不会的,我不会让那种荒谬的事儿发生的,绝对不会。”
“你刚才说去掉行首和行末的两个人,也就是说要参加城主祭的就是,北月、宇澄、苑离和莫痕姑娘了。”
“不,不是的,小师姐是女孩子,我们几番哀求,师父终于答应将其抽离,改由我去。”
“改由你去,这也就是说,几日后,你们师兄弟四人就要为了生存,各自为战、自相残杀了吗?”
“不会的,不会的,”水元情绪越发的激动了,他有些失常的摇着头,“我们不会自相残杀,不会让那种荒谬的事再发生了,绝对不会。”
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境地,我们都绝不会手足相残。这是他们师兄弟四人共同的心声,虽然还未想出应对之策,但他们绝不会为了让自己生存下去,而去伤害最亲近的兄弟。
不过,这同样是很危险的,他们不会手足相残,但他们很可能会为了让其他人生存下去,而选择了解自己的生命。
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他们为了最亲近的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果他们这样做了,也就是说,那个鲜血染成的山上将会再添四个亡魂,他们四人谁也不能活着下来。
那天夜里,水元做了个梦,一个与其所希望的完全相反的梦,没错,是个噩梦。
梦里面,他们师兄弟四人别无选择的进了城主祭,被困在了西山之上。
起初,他们都说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同生共死,绝不自相残杀。但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食物、水源渐近枯竭,一切都与开始不一样了。
在极限的环境下,人性也在遭受着极大的考验,是坚守良知,还是不择手段,如果换做是你,又会怎样选择呢?
终于,在一步步被逼到绝境之后,人的底线渐渐变得模糊,为了生存下去变得不择手段,曾经那般亲密的朋友竟也变得渐渐疏离。
他们是去了理智,终于开始自相残杀,有人杀了自己最亲近的人,又被最亲近的人杀死……
水元是在哭喊中从噩梦中惊醒的,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还在房间内,还在自己的床上,但他的心并没有丝毫平复,反而变得更加惊惧了。
翌日,一个格外安静的清晨,没有寒风,没有雾气,温暖的阳光倾泻而下,那淡淡的温暖虽然不足以拂去冬日的寒意,但那一抹明媚,却可以拂去心头的羁绊。
就是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恬淡安静的清晨,为什么,为什么总要在这样极静美丽的时候,添染一抹残酷的色彩。
昨夜,莫痕也做了一个梦,他梦见静辰回来了,他就在南山之上照顾着那里的花花草草。
她觉得这个梦是一个提示,又或者她还在心存幻想,她觉得静辰可能真的回来了,真的就在南山之上。
于是,清晨起来便去了水元的房间,想让他一起去南山。然而,她没有想到,走进房间之后,看到的却是,却是她怎么也不会想到,怎么也无法接受的一幕。
水元伏在书案前,身上、地上都沾染了鲜血,他心脏被利刃刺穿,死在了那里。
水元死了,她最可爱的小师弟,她最疼爱的小师弟死了。
案件发生了,有人死了,但这只是个开始,悲剧的开始,而悲剧一旦上演,不至玉碎颜消,便不会结束。
包拯与公孙策也来到了现场,看见血色中水元的尸体,公孙策还有些不敢相信,明明昨天也里他还见过他,他还……
“公孙,你怎么了?”包拯见公孙策望着现场发呆,他以前可不是这样的,案发现场可是他的属地,他应该忘掉一切,上前检查现场验看尸体才对的。
“啊,”公孙策怔了怔,便又回复了平静,“没什么,我们开始吧。”
现场并不复杂,所以,没用多久便勘察完毕。不过,现场简单并不等于此次案件简单,往往越是简单的布局,就越是隐藏着迂回曲折的秘密。
“公孙,什么情况。
“尸体身上只有胸部一处伤痕,伤口宽不过一寸,应该为匕首所致,从伤口的形状看,应该是从右上偏坐下刺入。”
公孙策捏起一片花瓣续道。
“尸体左手手中握有一片血红的花瓣,是桀凌花,右手手指上面沾有鲜血,书案上有手指划过留下的痕迹,是一个“一”字,也可以说只是一横,是某个字的起笔。案上的纸张还平整的压在镇纸之下,但墨砚却被翻落在地。”
说到这里,公孙策顿了顿,伸出手指沾了沾案上的血迹。
“书案之上有几滴血迹,像是溅上去的,而不是尸体倒在案上之时留下的。”
“溅上去,而不是尸体倒下之时留下的,什么意思?”
“应该是凶手将水元杀死之后,将凶器拔出时留下的,如果我的推断没有错的话,凶手在将凶器拔出的时候,身上也应该被溅上了死者的血。”
公孙策望着手上沾染的血迹,摇了摇头,似是有什么地方想不通。
“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包拯见公孙策脸上浮起一丝疑云,便走过去问道。
“啊,没什么,”公孙策摇了摇头,转而问道,“你呢,有什么发现?”
(本章完)
“残忍、愚昧,”水元轻叹了口气,同样冷笑一下,“对,的确是残忍愚昧,师父本来想改了这一愚昧的规矩,废除城主祭,选五师兄为下一任继任者,可是……”
水元摇了摇头,又叹了口气。
“可是没有想到五师兄却不知所踪了,师父年事已高,他怕了,他觉得这是上苍给他的警告,他违背了规矩,他私自选下的继任者都会不知所踪不会有好下场。所以,他放弃了,终于还是向那愚昧的规矩屈服了。”
“那你们呢,你们就没有想过要反对,难道你们也对这么一种荒谬的规矩屈服吗?”
“我们,”水元摇了摇头,情绪开始游戏激动了,“不会的,我不会让那种荒谬的事儿发生的,绝对不会。”
“你刚才说去掉行首和行末的两个人,也就是说要参加城主祭的就是,北月、宇澄、苑离和莫痕姑娘了。”
“不,不是的,小师姐是女孩子,我们几番哀求,师父终于答应将其抽离,改由我去。”
“改由你去,这也就是说,几日后,你们师兄弟四人就要为了生存,各自为战、自相残杀了吗?”
“不会的,不会的,”水元情绪越发的激动了,他有些失常的摇着头,“我们不会自相残杀,不会让那种荒谬的事再发生了,绝对不会。”
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境地,我们都绝不会手足相残。这是他们师兄弟四人共同的心声,虽然还未想出应对之策,但他们绝不会为了让自己生存下去,而去伤害最亲近的兄弟。
不过,这同样是很危险的,他们不会手足相残,但他们很可能会为了让其他人生存下去,而选择了解自己的生命。
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他们为了最亲近的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果他们这样做了,也就是说,那个鲜血染成的山上将会再添四个亡魂,他们四人谁也不能活着下来。
那天夜里,水元做了个梦,一个与其所希望的完全相反的梦,没错,是个噩梦。
梦里面,他们师兄弟四人别无选择的进了城主祭,被困在了西山之上。
起初,他们都说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同生共死,绝不自相残杀。但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食物、水源渐近枯竭,一切都与开始不一样了。
在极限的环境下,人性也在遭受着极大的考验,是坚守良知,还是不择手段,如果换做是你,又会怎样选择呢?
终于,在一步步被逼到绝境之后,人的底线渐渐变得模糊,为了生存下去变得不择手段,曾经那般亲密的朋友竟也变得渐渐疏离。
他们是去了理智,终于开始自相残杀,有人杀了自己最亲近的人,又被最亲近的人杀死……
水元是在哭喊中从噩梦中惊醒的,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还在房间内,还在自己的床上,但他的心并没有丝毫平复,反而变得更加惊惧了。
翌日,一个格外安静的清晨,没有寒风,没有雾气,温暖的阳光倾泻而下,那淡淡的温暖虽然不足以拂去冬日的寒意,但那一抹明媚,却可以拂去心头的羁绊。
就是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恬淡安静的清晨,为什么,为什么总要在这样极静美丽的时候,添染一抹残酷的色彩。
昨夜,莫痕也做了一个梦,他梦见静辰回来了,他就在南山之上照顾着那里的花花草草。
她觉得这个梦是一个提示,又或者她还在心存幻想,她觉得静辰可能真的回来了,真的就在南山之上。
于是,清晨起来便去了水元的房间,想让他一起去南山。然而,她没有想到,走进房间之后,看到的却是,却是她怎么也不会想到,怎么也无法接受的一幕。
水元伏在书案前,身上、地上都沾染了鲜血,他心脏被利刃刺穿,死在了那里。
水元死了,她最可爱的小师弟,她最疼爱的小师弟死了。
案件发生了,有人死了,但这只是个开始,悲剧的开始,而悲剧一旦上演,不至玉碎颜消,便不会结束。
包拯与公孙策也来到了现场,看见血色中水元的尸体,公孙策还有些不敢相信,明明昨天也里他还见过他,他还……
“公孙,你怎么了?”包拯见公孙策望着现场发呆,他以前可不是这样的,案发现场可是他的属地,他应该忘掉一切,上前检查现场验看尸体才对的。
“啊,”公孙策怔了怔,便又回复了平静,“没什么,我们开始吧。”
现场并不复杂,所以,没用多久便勘察完毕。不过,现场简单并不等于此次案件简单,往往越是简单的布局,就越是隐藏着迂回曲折的秘密。
“公孙,什么情况。
“尸体身上只有胸部一处伤痕,伤口宽不过一寸,应该为匕首所致,从伤口的形状看,应该是从右上偏坐下刺入。”
公孙策捏起一片花瓣续道。
“尸体左手手中握有一片血红的花瓣,是桀凌花,右手手指上面沾有鲜血,书案上有手指划过留下的痕迹,是一个“一”字,也可以说只是一横,是某个字的起笔。案上的纸张还平整的压在镇纸之下,但墨砚却被翻落在地。”
说到这里,公孙策顿了顿,伸出手指沾了沾案上的血迹。
“书案之上有几滴血迹,像是溅上去的,而不是尸体倒在案上之时留下的。”
“溅上去,而不是尸体倒下之时留下的,什么意思?”
“应该是凶手将水元杀死之后,将凶器拔出时留下的,如果我的推断没有错的话,凶手在将凶器拔出的时候,身上也应该被溅上了死者的血。”
公孙策望着手上沾染的血迹,摇了摇头,似是有什么地方想不通。
“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包拯见公孙策脸上浮起一丝疑云,便走过去问道。
“啊,没什么,”公孙策摇了摇头,转而问道,“你呢,有什么发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