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温终寒
字体: 16 + -

第22章 计划

    “我建议你最好想清楚。”微胖男子出声道,他叫王自刚。

    “想清楚了,选择性删除,没有那么严重。”朱刻平淡的说道。

    “我们可以等你十五分钟,大家可以去准备了,另外现在可以开始思维上传了,我希望大家在一小时内将自己的思维上传完毕,三点半我们0573发送室见,另外我们本次行动小组代号为火花。”温顾看了一眼朱刻,然后对大家通知说道。

    “收到!”大家一致回答,结束了通话。

    温顾也在自己的协调库门前停住了,眼前的这栋长方体建筑在一面巨大的透明玻璃罩下,建筑上全是规律排列的窗口,人们从这些窗口进出,这里的飞行板密集,远处看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蜂巢,人们就像蜜蜂一样在这片地域穿梭。

    “思维匹配正确,欢迎回来,温顾先生。”玻璃门打开,传来智能管家的声音。

    “给我夜乡全景。”温寒正在查看一些信息,这些都和本次任务的目的地夜乡有关。

    空敞的协调库呈圆形,像一个巨大的南瓜房,房间中央有一张圆盘桌,周围的墙面则是一些显示屏,现在已经被激活。

    “先生,以下是我们探明的夜乡区域,黑色部分就是您本次任务的核心区域。”随着系统声音的提示,温顾眼前的圆盘桌上开始投影出一颗星球的蓝色立体图像,并且在星球图像旁边马上显示出了一个星球平面展开图,这两个图像上都有一些部分呈现黑色的区域。

    “叮!我是李御南,我的思维已经上传。”一道虚拟屏弹出,显示的是六人组中一个年轻小伙子的头像,他的眉毛有些粗,显得很有大男子气概。

    很快,温顾就感觉自己的脑子里有一些念头在冒出来,都是关于本次任务的,各种复杂的情绪和想法都掺杂在其中,这就是思维同步的结果,在这个交互网络中,每个人的相关思维都会即时同步到同伴的大脑中,这样,不仅省却了交流的延时性同时也会促使一些新的想法和观念的产生。

    温顾也很快上传了自己本次任务的相关思维,开始查看地图。

    在温顾的身体前方很快弹出了一个略向后倾斜的虚拟屏,上面显示着一些条目,是本次任务的主要问题点。

    “能把目前所有关于‘烛光’的资料给我吗?”

    “在这里,先生。”

    系统开始在地面投射’烛光’的数据模型,只见一株像蜡烛的数据体开始逐渐放大。

    “检测到投射实体的高度,正在启用全景虚拟。”整个协调室的轮廓开始模糊甚至慢慢淡去,“烛光”依然在放大,仿佛温顾已经置身一个新的更为广阔和宽敞的空间,只是在地上任然能看到房间的示阔线,表示着房间的大小,示阔线以外的区域就是虚拟投影的结果。

    ‘烛光’的虚拟投影停止了放大,已经和实体一样大小,并且系统已经在它的旁边标注出了一些数据。

    “启用三级模拟。”温顾仰头看着面前这株身高有四十五米六三的“烛光”数据体,现在它还是一些简单的线条轮廓,三级模拟可以对它进行实体模拟。

    随着温顾的话音落下,眼前这株巨大的数据体开始被填充上颜色和细节,很快一株“活生生”的“烛光”展示了出来,且能感觉到整个模拟空间的温度上升了一些,此时,’烛光’尚还处于花苞期,发出柔和的光芒,伴随着模拟的完成,一些数据在相应位置标记出来,包括空间温度上升值、花苞成熟期等。

    温顾盯着眼前这株模拟植物,它就笔直地立在那里,发出如早春一样的阳光,就这么简单地光亮,却能够为方圆百米内的生物提供光和热,甚至温顾还在探测器得到的资料上了解到这种植物还具有独特的生物识别功能,会阻止一些非生物体进入到它的有效光照范围,之前发射的探测器以及侦测机器人很多被它们报废,这样温顾对面前这株植物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他有些迫不及待要到夜乡去见见真身了。

    “叮!交互网络已有六人上传了思维。”一道虚拟屏弹出,除了要进行记忆删除的朱刻外,其他人都完成了思维上传。

    温顾的手轻轻向下挥了挥,眼前的“烛光”模拟体开始下沉,这样,温顾就能够更好地观察它的花苞。

    “先生,请允许我们提醒您,对于这种植物的测量是基于我们的知识体系,而对于它的某些方面,我们尚还处于‘未定义’状态,所以这也将影响我们对模拟的具体程度。”系统在这时给出了此次模拟的模拟还原度,是一个大概数值,只有百分之七十几。

    温顾迟疑了一会儿,这时他的脑海中产生了一个想法,想看看处于‘烛光’下的整个生态系统,很显然,这个想法来自于另外一个人,现在,只有朱刻没有上传思维了,也就是说,现在的温顾已经集合了包括自己六个人的思维。

    “我们可以以夜乡的人类为切入点,他们比我们了解的更多,意识植入可以让我们更快了解这颗星球。”在温顾的大脑中开始产生一些交流,而思想的交流快过语言,因为每个人的想法或者意愿都可以准确地表达。

    “甚至可以不只是人类,只要是有记忆的生物就可以。”

    “语言还有知识框架方面可以用击碎原理或者延伸准则。”

    温顾的眼前已经是一个“烛光”覆盖下的微型生物圈的实体模拟,这是一个直径一点五米的圆形微观缩略图,如果按照实际尺度来看,这个微型生物圈的直径将达到150米左右。

    它就像在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大片的植被集中在靠近’烛光’的内中区域,而系统也根据生物的复杂程度将这个圆形生物圈划分了三个范围,生物种类从最中心到最外围依次降低。

    “能看看’烛光’的光谱吗?”温顾说出了其中一人的想法。

    “在这里,先生,我们对‘烛光’所发出的可见光进行了分析并将它与太阳光进行了对比,得出了以下结果。”

    两张光谱图展示出来,一张是“烛光”的,一张是太阳的,从大体上来看,两者的光谱竟然能够保持着高度的一致!就连不可见光也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的吻合度。

    “我之前就已经发现这一点了,这完全是一个个小太阳,我已经把这些光谱图像发给了星际工程项目组的架构师们,现在他们还没有消息。”

    这是一番激烈的思想讨论,六个人的想法即时在每个人的大脑里汇总,这样的思想融合也更快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就像是化学反应一样,三个小时过去的很快,而对于温顾他们来说,三个小时内做出本次任务的计划的难度其实并不大。

    最终,六人决定先读取当地智慧生物的记忆(尽量不强行读取人类记忆)来了解夜乡的某些信息,而首先要做的就是和夜乡的人类建立联系,其次就是考察“烛光”系统,最后是进入到那些未知区域,而几人得出的结果是,这些未知区域在很大可能性都是基于同一种性质,所以到这一步的时候,只需要随机选择其中一个或者最有明显特质的进行考察即可,当然考察的实际情况要视时间而定,一旦本次考察在排除了一些危险隐患之后,就可以让灵庭派出专门的研究人员前往。

    下午三点半,0573发射室,大家换好了特制的衣服,按照约定的时间已经来此等候,当然,朱刻还要等上15分钟才来。

    “我真的对这个有些不适应,真怕有一天我的意识没法回到我的身体来。”李御南瘪着嘴,他们站在入口处,隔着玻璃门可以看到发射室内的情景,此时设备已经调试完毕,可以随时发射,发射室也是内部构造是一个椭型球体,墙壁是由规律排列的凹槽组成的,在发射室的最中央是一根连接着房间顶部与底部的圆柱,它的侧面向内略微凹下,就像花瓶的瓶颈,李御南盯着那根圆柱,大家都知道那是意识分离器,通过思维同步,在场的几人都能感受到李御南心里那丝躁动。

    “怎么,你想把你的老家也搬过去吗?”几个人的脑子里都蹦出这样一句话,引得大家哄笑,很显然,这个“老家”指的是身体。

    “很有意思的话题,不过我觉得我们只要突破了对点传送技术,将来是可以做到这点的。”一位头发花白,带着一副奇怪眼镜的老年人用盘子端着七个个金属杯走了过来,他对着大家笑了笑,是那种看透一切的表情。

    “关老师,您也来了,看来上次的实验已经有些成果了。”温顾走上前去接过关朗手中的杯子,分发给了各位队员。

    关朗取下眼镜,掏出手巾轻轻擦拭着镜面,“只是初见成效,并不是很稳定,还不能辨别复杂的脑部活动。”

    温顾拧开杯子,里面绿色的液体让他有些眉头微微皱了皱,每次意识分离都要饮用这种液体,保证脑部能量供应充足,入口极涩,甚至会在入胃后引起一些轻微的胃部不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