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春秋
字体: 16 + -

第46章 之三

    第三节韩信成了大将军

    (1)最近一段时间,汉王军中不断传出消息:汉王不知要拜谁为大将军。

    大家议论纷纷,猜测不断。

    最激动的,莫过于刘邦身边的一班家乡兄弟。十几年来,俺们跟着你风餐露宿、九死一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再说,‘’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换谁都会这么做,除非他的脑袋被门挤坏了!

    最先等不及的自然是刘邦的连襟大老黑樊哙将军。他本来就是个办事大大咧咧、风风火火的人。他的心里在想啥,嘴里就迫不及待嚷嚷着什么,一点也藏不住。相反,刘邦的心机深沉得可怕。他不管遇到多大的难事,从不会惊慌失措挂在脸上。一般人甚至于误以为他碰上了啥大好事?因为他平静的外表下,微微露出不易觉察的奸笑。当别人刨根问底的时候,他哈哈一笑气定神闲。刘邦这等情商高的人,还会反过来嘘寒问暖关心你,并且善于察言观色投其所好,让你不知不觉放松警惕,还以为自己遇上了一个大好人呢!你如果感激涕零为他卖命,你以为你最终会有好下场?好了,故事越来越精彩,各位慢慢看下去吧!

    ‘汉王,听说你要拜大将军,敢问究竟是哪位大人物有如此幸运?’樊哙提着一柄大斧气喘吁吁跑到刘邦面前。

    刘邦瞟了一眼樊哙,不紧不慢地说:‘你说呢?’

    樊哙充满自信地说:‘汉王!实话实说,在您的屈指可数的几位将军中,论功劳、论关系,我实在想不出还有谁比我更牛的!

    ‘大胆!寡人还没敲定是谁,你就大言不惭讨要起功劳来了!’刘邦面带怒容,有点生气了!

    樊哙连忙赔罪道:‘大王说是谁就是谁,自然轮不到我们做臣子的自作主张!’

    ‘你们安心做好本职工作,就算对得起本王了!如果那个人具备了大将军的条件,我一定会考虑的!’

    樊哙知道再多费口舌也没用,知趣地走了。

    周勃是个老实人,做事一向低调、谨慎沉稳,借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在刘邦面前放个屁!

    这么一个本分的人,他手下几个想出人头地的铁哥们憋不住了。

    ‘’老大!您是汉王军中唯一没有打过败仗的人,你又救过大王的命,您当大将军是最合适的!‘’‘

    ’大家不要忘了,每次冲锋在前的都是樊哙将军,而我总是殿后。这样的不败之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周勃颇有自知之明:‘大将军可是把控全局的顶尖人才,而我能够独挡一面就已经了不起了!我可不想耽误大王的千秋大业!各位要是看的起我认我这个大哥,就好好操练整顿军纪,让大王没有后顾之忧!’

    刘邦听到侍卫队长报告,非常感动。他特地送了面锦旗号召大家一定要向这位甘于奉献默默无闻的劳模学习。

    灌婴、夏侯婴知道汉王要拜谁为大将。他们也不敢妄加评论,一切静待事态发展。他们更担心众将不服引起军心不稳,还是沉默是金较为稳妥。

    2.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

    要拜大将军最明显的前奏,刘邦命令夏侯婴十天之内必须搭好高高的土台。虽说临时抱佛脚,工期又紧,但质量也必须像模像样,一点马虎不得。

    大家纷纷猜测这是干什么的。干什么的?刘邦想要启用韩信当大将军,冒险?胆量?还是疯了?说实在的,他也没办法了!如果他有更好的选择,他也绝不会委曲求全出此下策!只要有一丝丝的希望,总要试一试。假如瞎猫碰上死耗子,韩信真是可塑之才。那我岂不是中了500万大奖赚翻啦!

    不过,刘邦吩咐身边的的人严格封锁消息。

    因为这件事要是传到项羽耳朵里,非同小可。真不知道他将笑掉大牙,认为刘邦这人是不是疯了?还是感到刘邦这人野心勃勃,敢于启用无名小辈脚踏风火轮,手提红樱枪,气势汹汹地杀来了!总之一句话,项羽认为刘邦并不安分,肯定是活腻了,没事找事!这还得了?反了不成?刘邦的小命岂不休了!

    刘邦是小心翼翼、老成持重的人,没有绝对把握,看准方向,他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要么不做,无声无息:一旦启动,就像眼镜蛇一样一招致命,让你绝对没有还手之力。总之一句话,刘邦不简单。

    这土台底座呈四方形,长宽各九丈。越往上慢慢收窄,活脱脱金字塔模样。等到高约三丈的时候,上面建筑平台,可以站立几人,向下俯瞰众人,威风凛凛不可一世。平台四周用上好木料做成的护栏,不说雕龙画凤,也是精雕细刻美轮美奂,结实的很。如果谁无意之中被恭敬敬请上台委以重用。他的内心世界肯定翻江倒海被感动得一踏糊涂。此时此刻,他一定肝脑涂地任人驱使绝无怨言。如果夸张一点地说,‘千里马愿意为‘’伯乐‘’以死相报,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的。

    动静越来越大的当属萧何组织的三军仪仗队。他们不停地立正稍息向前看,相同又简单动作被要求重复几百上千次。一个人表现好不算真正好,一个方阵整齐划一步调一致,那才算真正优秀。几千人队伍浩浩荡荡开过来,不愧为一支纪律严明令行禁止战斗勇敢的铁军。

    刘邦看着这阵势,心里好似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什么滋味都有。韩信这小子何德何能竟然享受如此超规格的豪华待遇,就是刘邦我这个汉王恐怕也要退避三舍了!这怎么可以?绝对不可以!如果有一天,韩信长成参天大树尾大不掉,那太可怕啦!但我要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西楚霸王项羽就是摆在我刘邦面前的无法逾越的高山。凭我目前实力,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反正死马当活马医,瞧他口落悬河侃侃而谈的样子,难道真的有旷世绝学?想一想我当亭长的时候,曾经在咸阳城亲眼目睹秦始皇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的派头。当时我刘邦就有一个不切实际的念头,要是哪一天龙椅轮到我坐上一坐,也不枉我来这世上走一遭。想一想如此诱人的垂涎欲滴的的‘’大蛋糕‘。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哈!哈哈我刘邦平时想都不敢想,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我冒险博一记怎么啦?’反正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我可以随时调整我的策略。哎,走一步看一步吧!反正我保底是个汉王,稳赚不赔!他自我安慰道。难道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没有任何风险?笑话!你是不是活腻啦!还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不怕死?哎,这龙椅太诱人了!我就不怕死!走着瞧!哈哈哈?

    最可气的是,我还得放下大王的架子,装作一副海纳百川礼贤下士的样子!我真怀疑:我的左膀右臂之一的老萧,真的独具慧眼?他会不会看走眼?应该不会吧?丞相大人办事一向牢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应该对身边的人百分之百信任。

    老萧啊,这段时间我差点被憋坏了!没有酒肉、没有女人,一个人清心寡欲粗茶淡饭,更没有娱乐活动。虽然短短只有10天时间,但就像在地狱里过了整整十年。这笔账,韩信你等着!事成之后我一定找你秋后算账!

    3.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着刘邦选个黄道吉日举行盛大的拜将仪式。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选择了开始,那就必须选择既定道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即使哪天发现错了,付出了粉身碎骨的生命代价,你也必须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难道你还能妄想奇迹的出现,咸鱼翻身吗?

    人生不能重来。选择只有一次。

    最好最明智的选择,你在行动之前三思而后行。平时你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充分权衡利弊得失,你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刘邦最后能够成功,名利双收,想来也不是空穴来风。韩信虽然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却在春风得意之时没有听从身边人的忠告,得意忘形接连犯了几个低级失误,成了被人利用的工具,掉进了刘邦为他精心设计的阴谋鬼计之中。要怪只能怪他没有刘邦老板站的高看的远。

    激动人心的一天终于来到了!

    首先刘邦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讲。那感人肺腑的话语,多么温暖多么动听。他站在高高的土台之上,玉树临风神情威严。

    台下那一片黑压压的人群,静静聆听这位伟大领导的重要指示。大家屏住呼吸,不敢有一声的咳嗽,生怕听错了或者听漏了一个字。

    时间一长,刘邦翻来覆去总是这几句话,不厌其烦。大家终于耐不住了,台下有了骚动。还有几个人在窃窃私语。

    ‘大王又是筑台又是操练兵马,还一本正经的做起了苦行僧,难道就为了今天讲这几回话?‘’

    ‘’大王完全可以在高大宽畅的皇宫里发表演讲举行动员仪式,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这些话老调重谈没有新意,这10天半月大王劳民伤财瞎折腾,我看大王是越来越没有前途啦!‘’

    刘邦也讲的口干舌燥没了脾气,走下台休息去了。

    按照惯例,接下来是兵马操练和歌舞表演。

    就在大家准备离场散伙的时候,突然主持人(礼仪官)大声宣布:‘大王有一个重要决定要向大家宣布!各位慢走!’

    昏昏沉沉的人们犹如被打了强心剂针,终于来了兴致。

    ‘’大王国事操劳分身乏术,现正式聘用一位德才兼备之人担当大将军。他将辅助大王统管统管兵马征战天下!

    樊哙等人马上兴奋起来,伸长脖子垫起脚,期待着这份幸运砸打到自己头上。

    不一会儿,礼仪小姐手持锦盒眉目传情,款款依次上台。她们站在高台四角,面带神秘微笑。

    樊哙已经扒开众人,迫不及待冲到台前,大叫道:‘大哥真会演戏,还故意装得这么神秘!害得我这几天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着!大将军肯定是我的!快!快快!把这些东西给我!‘’

    礼仪官不紧不慢地宣布:.‘请韩信上台。’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

    有人纳闷:‘莫非那个韩国贵族?可是他如今远在千里之外,人不在这里!‘’

    ‘汉王有头有脸的将军中,没有一个叫韩信的人啊’

    许久没有人应答。

    ‘治粟都尉韩信请上台’

    韩信正在迷迷糊糊打瞌睡。他被别人强拉硬扯架上了台。

    他还以为自己犯了什么事要上断头台呢!他大叫道:“饶命!大王饶命!“

    ‘韩信你看清楚啦!大王要封你为大将军,怎么会要你的命呢?“

    “真的?‘’韩星揉了揉惺松的睡眼,他刚刚从极度恐慌之中镇定下来。他还没缓过神来,就被套上了早已准备妥当的大将军的铠甲,胸前配上了大红花。

    樊哙看到出人意料的一幕,气的良久说不出一句话。空气凝固了!

    ‘’不服!我不服!韩信寸功未立,就知道吹牛皮!我找大王评理去!‘’

    周勃暗自摇头:‘大王老糊涂了!这样下去,莫说征战天下,汉中这弹丸之地也待不下去了!莫非,我等看错了人跟错了对象?’

    灌婴等早已有思想准备。

    夏侯婴举起上方宝剑大叫:‘’抗旨不遵,军法从事!‘’此起彼伏的抗议声才稍稍平息下来。

    韩信的眼眶里渐渐有了泪花。他终于相信萧何的话是算数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