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之无上剑仙
字体: 16 + -

第一百一十五章 私塾科举 大行文道

    诸侯分封,赏赐万千,诸人都是欣喜异常。而正在此时,却是一个内侍急匆匆的冲入了大殿,让众人具是眉头一皱,一个个都是不解的看着那敢于如此莽撞的内侍。

    “什么事情?如此慌张。”

    “启禀大王,却是社稷学宫梅伯前代表帝师来,送来帝师文字一张,恭贺大周建立万世基业。”

    什么?

    听到内侍的话,姬发亲自走了下去,众人也是好奇的看着外~面。

    帝师之名,在这九州之内绝对不是大王,但威严比大王绝对-更胜。

    随着梅伯走了进来,诸人看着后面的八八六十四名学子,却是眼中带着好奇之色,因为这八八六十四人手持类似孔雀的羽毛,进入大殿中央之后,却是缓缓向着激发躬身行礼,接着舞动四方,优雅而又不夸张,好像祭_祀的舞蹈一般。

    “这是我社稷学宫八佾之舞,是老师吩咐弟子带来的儒家最高之礼,恭贺大王推翻爆纣,立万世基业!”

    “姬发多谢帝师,不过八佾之舞,儒家?还请梅伯贤者为寡人解惑?”

    姜子牙顿时好奇的看着眼前的梅伯,他隐隐感觉到不一样的地方,儒?难道是江枫打算自成一派、

    “学者修行,老师分为了四个境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而齐家,治国而天下太平。这其中首重修行自身,身不正如何齐家治国,因此我等修行基础六艺——诗,书,礼,乐,易,术,以礼为首,在修其道。”

    听到梅伯的话,姬发点了点头,帝辛之毁也是在自身问题,一时间激发不由瑶瑶向着社稷学宫一拜。

    这绝对是诚服一拜,毕竟这浩然至理说的容易,都明白,但却不一样可以做到,更想不到江枫会传授这些。

    尤其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明了江枫还是有意让那些学子进入朝堂的,这是好事。

    “八佾之舞乃是老师所创,即是迎客,祭祀之礼。佾者,列也。八佾者天子,六为诸侯,四为大夫,二者为士,乃是我儒家最高之礼节!”

    “我等受教了!”

    众人都是点了点头,没有想到阵其中还有这么多的弯弯道道。

    “儒家乃是老师准备为天下文道而立,不为宗教,而为称号。儒,读书而修身者,为儒者;而读书养浩然正气者,为儒士;浩然之气化为文胆者为大儒。读书而养浩然正气,可以避邪魔,镇压龙运。当年帝辛化魔,浩然正气焚烧其魔,然则正气太弱而不敌魔气,因此书者自焚,预示灾劫。

    当年朝哥大殿之上要是诸大夫皆养浩然正气而正乾坤,像是前朝妲己之流,根本就不敢进入后宫朝堂之列,可惜当年帝辛不是老师好意,却是将浩然正气弃之如履!”

    浩然正气!

    一个个听到这传说中唯有帝师领悟的东西,他们也可以领悟?

    此时八八六十四名弟子却是放出了浩然正气,一时间正气涤荡心灵,一个个顿时感到邪念进去,只感觉人间正道是沧桑!

    “读书而养浩然正气,帝师大德,人族永世不忘!”

    浩然正气之下,就算是姬发也明白这玩意的重要,镇压龙运,涤荡天地,对人族的重要绝对不下与蒸汽革命。

    “大王,梅伯此来是为了三件事,第一件是为了祝贺大王成万世基业,因此老师赠送大王一幅字,还望大王不要嫌弃。”

    “帝师之字,姬发怎敢嫌弃!”

    其他诸侯也是羡慕的看着帝辛,的确,帝师的字谁敢嫌弃、

    梅伯手持一帛锦轻轻上前,却是缓缓上前,交于姬发手上,此时两大内侍缓缓在姬发的面前打开,看着那上面的字,姬发神色却是激动异常道:

    “帝师之语果然是圣谕,姬发一定每日三省己身,不忘帝师教诲。来人,拿下去让各位卿家一睹帝师之圣谕,也希望各位卿家可以抄会描摹,领悟帝师之圣言。”

    “是!”

    两个内侍小心翼翼的张开帛锦在下面走了一圈,而下面一个个大夫诸侯具是彰首而盼,毕竟帝师之字乃是人族绝对的圣谕,更何况这一次送与姬发的箴言,他们如何不好奇?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一个个看着那帛锦上的字,除了醍醐灌顶之外,就算是姜子牙也是叹服不已,果然不愧是帝师,尤其是这上面浩然正气浓郁,更是发人深省、

    看着那一圈之后渐渐远去的字,众人都是不舍,因为他们明白,这东西绝对今后深锁宫中,为天下至宝。

    “第二件事却是与我社稷学宫有关!”

    嗯!

    听到梅伯的话,姬发好奇的看着梅伯,社稷学宫有什么事情、

    “呵呵呵,梅伯贤者有事请说,姬发若是有效劳之处,一定在所不辞。”

    “大王,老师欲在九州之地,设立九座如同社稷学宫一般的学院,是为太学,每学院有三位大儒(贤者)认教。太学之下,于八百诸侯之地,天子脚下立下一千学院,为上学,每学院有一名儒士(三千弟子)执掌。上学之下,我社稷学宫八万弟子(儒者)会办理八万私塾,教育天下人族后辈!

    这一切因为太过庞大,我学宫要是自己实施,至少数百年,政局变化,因此老师想要得到大王的帮助。”

    众人听到梅伯的话,一个个具是震惊的看着梅伯,这计划却是太大了,大到他们都是难以相信。

    但是姬发震惊之后却是激动无比,这是有利于人族千秋万世的事情,他如何可能拒绝!尤其是江枫只是教学而已,学成之后,还不是被他所用。

    “帝师之请应该姬发代表大周拜谢帝师,请梅伯转告帝师,姬发一定全力支持。不知道第三件是什么?”

    姬发看着梅伯,直接答应了第二件事,而且八百诸侯一个个也不会推辞,毕竟这是有利于天下的事情。

    “第三件事是科举制度,也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也是随着第二件事产生。科举,即是选拔人才,比如一开始八万私塾教出来的学生怎么办,如何百里挑一万里挑一?即是通过考试选拔其中的优异者,老师叫做童考。考试过者,他们六艺五经,是优秀的人才,即是秀才,而成为秀才,被录取者进入一千上学。”

    众人具是眼睛一亮,他们都不傻子,举一反三之下,一个个岂不明白这其中的奥妙,姬发的眼睛更是大亮,这几乎是为他们大周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这制度太妙了。

    “上学三年,乃是教授更为高深的知识,选拔更为高级的人才。三年之后毕业,秀才又一次考试,其中优秀者则进入太学院。而进入太学之地,即为举人,同时其他人则在本地为官或者教学。太学之后,则是再次考试,由大王亲自出题考核,过者则为进士,可为官,不过者打回原籍,同样也可在当地为官。”

    .. ... .......

    “此举大善!”

    这只是初步设想而已,但是此时姬发已经被那描绘的蓝图吸引了,就算是姜子牙也是震惊无比。

    这是一场真正的文士洪流,几乎瞬间将他建立的封神气运冲垮了,而且随着文道大行其道,到时候文宗之气运,他可以想象哪是何等的庞大。

    帝师不愧是帝师,三教玄门,西方佛门,在帝师的这一场谋划之下,都要黯然失色。

    “相父,你觉得如何?”

    “自然是大善。”

    “那就好,相父,你与帝师相识,更是有着推举之情,共乘之善,这一件事就全权交由相父与帝师一起,十年之内,寡人希望亲自在这里监考第一批进士,见证我大周无上盛世的起点。”

    “是!”

    此时诸侯看着姬发,一个个都是羡慕不已,也是感叹帝辛的作死,要是帝辛没有自己找死,现在无上蓉颜的就是帝辛了。

    随着姬发全力配合,八百诸侯更是不遗余力的支持,一年之内,私塾已经有了不错的规模,那些开私塾的学子更是被冠以贤者称号。

    大周八十一年,姬发已经去世,此时是周康王治世。

    短短数十年,一转而逝,但是百年的时间,却是一个无上盛世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浩然正气之下,君主贤明,臣子贤能,上下礼效,政令即达,因此人族出现了一个空前的盛世。

    而这一切,所有人都明白都归功于一人,那就是社稷学宫之内坐镇的哪一位,而社稷学宫每年招收弟子三千,几乎是所有人族都认为是鲤鱼跃龙门的事情,多少人都是想要疯狂的涌进去。

    “帝师归天了!”

    随着一道消息传遍了整个九州,一时间整个九州好像失去了颜色了一般,天地同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