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商业计划书的三个关键问题1
一天晚上,张家红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让她晚上看央视财经频道,有一个节目谈融资。张家红很少看电视,不知道有多少年了,他们全家也很少去看电影,只要有时间,她就跑去美容院。有人说,女人一旦过了四十就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青春易逝,岁月易老,像张家红这个级别的女人,现在发现时间是最大的敌人,看不见摸不着,经常会陷入莫名的恐慌。
这晚的节目,说到点子上的是一句话:股权融资企业一般是揭不开锅才匆忙融资的。张家红看到这个片段说,真牛。然后专家们又说,融资过程会让企业家脱一层皮。这句话,又加重了张家红的焦虑。
秦方远和石庆开始商业计划书的写作,这是融资的关键部分。他组建了一个松散的融资团队,有财务经理和法务经理。财务经理胡冬妹一听就比较紧张:“我不行啊,秦总。我最多只能做你的帮手,提供一些数据资料。”
秦方远说话也直截了当:“对,这就是你的全部工作,其他工作我和石总来做。另外,我需要找哪个部门了解情况,你帮我约好就行。”
胡冬妹一听,感觉还比较简单,就高兴地干活儿去了。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秦方远和石庆配合作业,他们抓住各个部门的总监讨论现有的业绩、运营的优劣势、未来的发展规划等。小会议室贴着一张醒目的通知,告之众人它已经被征用,每天从上午八点半至下午六点。他们无论什么时间段,都四处抓人,抓着了就在白板上给大家写写画画。
这些总监被秦方远他们的工作状态给惊呆了,更为惊讶的是秦方远的工作方法。几乎任何事情都可以跟数字扯上关系,平常一些搞不清楚的数字以及数字引起的发展趋势,像曲线图、柱状图、大饼图等,在固定的数据模型下,只要随便变更一个数字,就会引发相关联数值的变化,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大局观是秦方远给大家灌输的一个很重要的观念。
在财务及业务部门的配合下,秦方远联手石庆做了一份漂亮的商业计划书,swot分析鞭辟入里,一目了然。石庆负责市场前景、政策环境及竞争对手部分,秦方远发挥金融专长,对于vc们最看重的财务估值模型下了很深的功夫。商业计划书图并茂,未来三年和五年的增长曲线让张家红看得心花怒放。之前,那些洋vc们催促多次要看商业计划书,张家红一直找不到拿得出手的东西。
一天下午,张家红把秦方远和财务经理召集到小会议室,还叫来了石庆,她想详细了解一下财务估值模型。
秦方远建议说,既然是谈商业计划书的,涉及很多经营层面的东西,希望把运营部门的同事也一起叫上。
肖强、邹华生、李晓红,还有肖南,也都被召回来了。张家红曾经说过,铭记传媒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执行力强,只要她一声令下,属下都会立即执行。这次也是,她听了秦方远的建议,临时让秘书通知这些奔跑在各自战线上的运营团队总监们赶回来,总监们也都及时赶到了,幸亏他们这几天都在北京及其附近的区域。
何静曾经悄悄地跟秦方远抱怨过。张家红说:“这个社会三条腿的难找,两条腿的满大街都是。我给他们高薪,而且从来没有降过员工薪水,他们岂有不听命之理?”何静抱怨说:“老板的理念就是,我花钱买的就是支配你的时间。”
听了这些话,秦方远的心情很复杂,这是个什么样的老板?
这天,张家红自嘲是个粗人。秦方远当然不那么认为,这个精明的广告业务员出身的老板,对数字非常**,也许她分不清净资产收益率和内部收益率,但她死盯着能融多少钱,出让多少股份,未来多久能达到上市指标,顺利去纳斯达克敲钟。因此,她对秦方远交代说:“方远,我只关心两件事:一是能融多少钱;二是什么时间钱能到账。其他杂七杂八的事情,你就放手干吧!”
话虽如此,她还是比较在意企业值多少钱,是怎么评估的。前些年,她也上了一些总裁班,二三流大学举办的,甚至上过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举办的。她也想过直接上中欧工商管理学院,但是需要一些有名望的人推荐,这本来是小事一桩,但后来她又想,与其听教授们清谈,还不如趁市场好多捞点儿钱实在。比如,在一次总裁培训班上,那些二三流的教授们在黑板上画满了各类图表和曲线,一会儿点着曲线的一个点说,这个节点企业最值钱,融资最合适;一会儿点着那个点说,这个节点价值在下滑,能卖就卖了,底下的张家红看得头昏脑涨。她心想,这些教授们指画半天,就没看他们成功卖个企业,也从来没有成功创办过企业,看这些曲线有个屁用。话是粗了些,说的却并非毫无道理。张家红最初在一家广告公司做业务员时,一笔广告款拖了快一年还没有收回来,公司逼着催收,拿不回来就扣发奖金。在年底她挺着肚子,顶着寒风,只身坐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从北京南下广东东莞,找到老板软缠硬泡,终于收回了那笔款子。这才是真功夫!因此,张家红就想,天天在黑板上算这个算那个有啥用?能拿到真金白银才是正事,一手合同一手支票才算功夫,比整天臭贫好百倍。
这个念头在张家红的脑海里根深蒂固,直到她那次拿着一纸合同跑到香港,铺了几个写字楼的液晶屏,竟然轻易就拿到300万美元,原来融资这么爽,比苦哈哈地一家一家去求点儿广告收益大多了。这彻底改变了张家红对纸上谈兵的看法。当然,第一轮融资也是运气好,老严一直为没有押宝分众传媒而耿耿于怀,而另外一家火车液晶屏媒体要价太高,不划算,所以当张家红通过圈内的朋友找上来,他就索性把宝押在细分市场的铭记传媒上。后来老严说,投资铭记传媒固然是市场行为,但他其实还有一个想法,就是以张家红的背景,再怎么的,也不会让他血本无归吧!
这天下午,秦方远也是在小会议室的白板上写写画画,让张家红恍惚如昨。不过,这次实实在在比画的是自己的企业、自己的孩子,由专业人士从头到脚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