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越坡
字体: 16 + -

第85章 (下) 搭救傅友广

    于是,我带着他们五个人又原路返回,去找寻那三个汉人兄弟,当然在返回途中,我们把那几个蒙古兵的尸体都作了个简单的处理。待我们回到最初的埋伏之地,也就是那个汉人兄弟中箭落马之地时,原先逃在最前面的那个肩上中箭的汉人兄弟也回来了。他和那个未受伤的小伙子扶着那个后背中箭落马的小伙子,他们三个年龄相仿,估计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看样子那个后背中箭的小伙子似乎受伤不轻。

    见我们六个人来了,那肩上中箭的小伙子立马站了起来,对我们抱拳道:“今日感谢各位英雄救命之恩,在下傅友广,宿州人氏,这两位都是我兄弟,那受伤的叫王六子,另一个叫赵顺,我们本在安庆至池州一带江面上做些营生。因得罪了蒙古人,被人追杀,今日幸得各位英雄仗义相救。敢问各位英雄高姓大名?”

    于是,我也朝着这位小兄弟一抱拳,道:“这位兄弟不用客气,大家都是汉人兄弟,都是一家人。我姓胡名硕,实不相瞒,我和这几位兄弟原本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因不堪忍受蒙古挞子残酷统治,最后迫不得已落草为寇,现和这帮兄弟在定远县的锥子山讨口饭吃。虽说我等是干土匪勾当的,但我们锥子山的兄弟只和蒙古人及豪强大户作对,从不抢我们穷苦人家。今日见几位兄弟被蒙古人追杀,我们兄弟几个出手,也是道义所在,这位兄弟不用太过客气。”说完,我又把罗仁他们几个一一给他们作了个简单的介绍。

    这时,我看见那个后背中箭的小伙子似乎伤势很重,人已处于昏迷状态,便过去看。当时,我的心就凉了,这人活不了了,中箭部位在左后背的肩胛骨右下方约一寸处,也就是说,箭尖正射在心脏及肺部的位置。只所以能撑到现在还没断气,是因为这箭在插在身体里面,但他整个后背至这个伤口以下的地方都被渗出的血液染红了。如果这箭一拔出来,立马胸口的血会从伤口处喷涌而出,人也会立即断气。但即使这箭不拔出来,这位兄弟也挺不过一个时辰。

    我摇摇头对傅友广道:“这位兄弟受伤不轻,恕我直言,二位兄弟还是趁早询问一番这位兄弟有何未了之事,尽量帮其完成心愿。”其实,我这话就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这位兄弟命不久矣,你们快准备后事吧。

    傅友广也明白,见我都这么说了,连忙和那个叫赵顺的人一起扶着那受重任的王六子,轻轻地呼喊道“王六子”的名字。很快,王六子睁开了眼睛,但精神状况极差。傅友广对王六子道:“王六子,你怎么样?”从旁人的角度来看,这可能是一句废话,明明别人都快挂了,还问别人怎么样了。但如果你能置身于当时的实际情况着想,傅友广这么问也是没有办法。这他总不能说:“王六子,你快挂了,你有什么后事快交待吧,我们帮你完成。”如果真是这样,可能好多人在这种情况下,还没来得及交待后事,就被这句话给气死了,或者是给吓死了。

    人在临死之际,都有短暂的清醒时刻,特别是一些已神智不清的人,在临死之际出现这种头脑清醒时刻,会让人觉得惊奇,因此世人发明了一个词,叫做“回光返照”。这有没有科学依据,我们不知道,但此时王六子的头脑是清醒的。他意识到自己不行了,他对傅友广道:“二当家,我父母早亡,其他亲人都失散了,我祖籍就在池州九华山西边的王村,我死后你们把我带回王村葬了,我就心安了。”

    当时,我别的话都没认真去听,就听见了前面“二当家”三个字,难道说这个傅友广也和我们是同道中人。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我们将来也不可能一辈子在锥子山窝着,这出来混,人脉很重要,当时,我就有了结交这傅友广之心。

    很快,那王六子就断气了。我对傅友广说:“这池州离此地甚远,而且这蒙古人肯定还得找我们的麻烦,带着王六子的尸体去葬也不现实,不如我们找些干柴来将这兄弟火化了,带着骨灰上路吧。”傅友广点点头道:“事已至此,只好如胡兄所言了。”

    听他同意了我的意见,我对罗仁他们几个道:“刚才我们从东边一路走来,一直到前面那几个小土包,这五、六里地也没有人家,这会儿天也不早了。你们快去附近捡着枯树枝什么的,我们将这位兄弟火化了,然后到前面翻过那小土包看看有没有人家,看能不能找个地方借宿。”

    很快,罗仁他们五个就找了很多干柴禾来了,我们架好,然后将王六子的尸体放在上面。其间,赵顺也帮了不了忙,傅友广也想动手,我没让他动,毕竟他肩上还有一箭,我得找个地方借宿了,再想办法帮他把箭头取出来。但傅友广还是亲自点了火,我们就坐在火堆旁边,等着最后来收拾骨灰。

    这时,傅友广给我们讲了他们的详细情况。傅家原本是宿州的一个大家,因早年间,他们傅家得罪了蒙古人,不得不离开宿州。他们傅家的大部分族人继续北迁,到了砀山(今安徽省砀山县)一带定居,因那一带山高林密,且西与今河南商丘交界,东与今江苏徐州交界,也是一个三不管地带,于是给了他们傅家族人一个生存的空间。而傅友广的父亲因年青时在外跟别人跑过漕运,在安庆码头还认识几个熟人,在傅友广九岁那年,就带着老婆孩子来到了安庆。

    宿州的蒙古人能逼得傅家的人离开宿州,那安庆的蒙古人也差不到哪里去。本来傅友广的父亲是打算在安庆安安分分地过他的小日子的,但蒙古人可不给他这个机会。就在傅友广15岁那年,傅友广的父亲因一点小事得罪了蒙古人,被蒙古人抓进了大牢,他母亲为了搭救父亲出狱,没办法把傅友广的两个妹妹都卖了,但还是没把傅友广的父亲给赎出来。傅友广的父亲也在大牢里被折磨死了,他母亲急火攻心,很快也气病了,没多久也不在人世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