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越坡
字体: 16 + -

第66章 (上) 周密计划

    当然除了我准备确定当班长的人选,其余的人谁当班长,还得让刘聚拿意见,毕竟他跟这帮土匪打交道的时间长,谁是个什么情况,他比我清楚得多。

    下午的时候,杜黑子就将兵器军械的情况报给我了,包括现在发到各兄弟手上和仓库的。我一看,刀、枪、弓箭都够分配,但盾牌、铠甲少了点。看样子,下一步得让人置备这方面的防御装备,总不能只攻不防吧。

    我将各组应当领到些什么兵器,现在手中已经有些什么兵器,按照编制计划,还应当补充什么兵器,做了个详细统计,然后我把这些东西拿去找刘聚,准备让他做个最后定夺。

    刘聚听我说要商量这事儿,二话没说,就拉着我去了常遇春那里。我先将我的计划方案跟他们说了,想听听他们有什么意见。他们一致认为,我的安排已经十分合理了。至于各班长的人选,我推荐的那四人他们都表示同意。其余的人,他们俩也很快帮我确定了人选。至于盾牌、铠甲这些防御性装备,下一步准备安排让杜黑子负责制作,铁盾牌、铁铠甲除了从敌人那里缴获,也没什么其他办法,自己制作只能用藤条、竹子之类的制作。其实用藤条制作盾牌、铠甲也是不错的,首先它重量轻,利于携带,能够减轻士兵的负担,而且防护效果也还不错。比如,三国时期著名的诸葛亮火烧藤甲兵,不就是说西南少数民族用的是经油泡制过的藤条制作的铠甲,韧性极佳,刀砍不动、箭射不穿,而且重量又轻,士兵穿着方便,最后诸葛亮没办法,才出奇计,用火攻。

    第二天一大早,刘聚和我一起去了聚义大厅前的大空地上。刘聚先宣布了各分组方案,及各班班长人选。然后当众宣布了我提出的那套奖惩办法。并鼓励大家,作战时要勇往直前,要听从上级指挥,要通过立军功的方式谋取富贵。

    听到这一新举措,下面便议论纷纷,但我看到更多的是兴奋,是跃跃欲试。接下来,我告诉大家如果对分组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我们可以经过研究后作出适当的调整。当时,也出现了一些微调的情况,但不是很多。就在下面议论纷纷之际,我对刘聚道:“大头领,你看这样行不行?这以后的训练,上午以单兵训练为主,各人根据自己的兵器,分为长枪组、弓箭组、刀牌组,各自练习基本功夫和搏杀技能。下午以编队合练为主,主要练习集体性进攻,集体性防御,敌人骑兵来袭时,各自应该怎么跑位、怎么布防,让大家成为一个整体。”

    刘聚听了,道:“好呀!胡先生,你想得真是周到。”

    我见他没有意见,便道:“可是,大头领,这一来,可能你要辛苦一点了,这上午的单兵训练,我看要由你来亲自坐镇,毕竟下面这些人,包括我和杜黑子在内,论其单兵搏杀,你都比我们高出不知多少。现在二头领还在养伤,如果他的伤好了,他也可以帮你分担。就目前来说,这事儿只有你能办了。”

    刘聚一听,拍着胸脯说:“这事我义不容辞啊!以前也教过这帮小的们,但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形成系统性,他们也没学到什么。这下你给他们定下规矩,每天该学什么都有了计划,只要加以时日,他们的功夫必有长进啊。我师父以前最大的希望就是把他们张家的本领发扬光大,这下你也给我提供了一个平台啊。这事儿包在我身上了。”

    听他答应得这么干脆,我又接着道:“这下午集体合练的事,虽然我可以指挥,但你还是要时不时地过来做些指导,说心理话,我也就是纸上谈兵,论起实战经验,那比你还是差远了。”

    刘聚一听,又是满口应承了。既然这样,这事儿就算是定下来了。当天已是临近午时的时分了,我吩咐大家,今天下午,大家以班为单位到五头领处领取兵器,准备让各小组把基本兵器补齐,但盾牌、铠甲等防御性装备肯定目前是不够的,只能等以后再补齐了。明天正式开始练兵,以后每天早上卯时正起床晨练,辰时初吃早餐,辰时正开始上午的练兵,午时正吃午饭,然后休息。未时末开始下午的合练,酉时初结束一天的训练。

    宣布完这一系列规矩后,我和刘聚一起去吃了午饭,然后我们就一些细节性问题,一起去常遇春那里进行了深入探讨。也就申时初的光景,我又去杜黑子那里看了看了各班领取兵器的情况。到了吃晚饭的点儿,我就回来了,让罗仁给我准备晚餐。

    接下来几天的时光,就和我们预计的一样,有条不紊地进行。十天以后,当时也是五月下旬的光景,刘三狗子他们一行回来了。还是老规矩,刘聚和我都到了常遇春那里,刘三狗子他们对此行作了详细汇报。

    这柳家的确人丁兴旺,现在柳家当家的老爷子已六十多岁了,他有七个儿子,除了有一个儿子在县城当个小吏,其他六个儿子都住在柳家庄。他们柳家有一支私人武装,由他的小儿子带队,总共有六十多人,都配备有刀枪和弓箭。他这七个儿子都是文字辈,因此七个儿子的名字按“龙、狮、豹、虎、彪、鹰、霸”排序,也就是七个儿子的名字依次为:柳文龙、柳文狮、柳文豹、柳文虎、柳文彪、柳文鹰、柳文霸。在县城当小吏的是二儿子柳文狮,柳家私人武装的指挥者就是小儿子柳文霸,这柳文霸才三十出头,正是争强斗勇的年纪,在当地也确实是一霸。其他五个儿子,以前也没怎么念过书,对刀枪棍棒比较感兴趣,所以都还有两下子功夫。这也是这么多年来,附近的这么土匪从来没有打过他们柳家主意的原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