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曹魏
字体: 16 + -

14战乱与祭典

    此时魏国境内后赵残余势力才算被清空,然而冉魏并没有迎来安心发展的安定环境,此时前燕皇帝派慕容恪为统兵大将,领兵十四万步骑进攻冀州的中山、常山等地。冉闵不顾大军疲惫,亲率大军北上!匈奴苻生自从上次得



    



    到大单于苻健的默许和支持以后,就开始厉兵秣马、全力备战,一心想拿下洛阳壮大自己的势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而打下洛阳城就是对整个前秦帝国最好的回报,可以争取到更多前秦贵族的支持。年富力强的越王苻



    



    生,他自信能够问鼎单于宝座。



    



    “报——”一个家兵老远就喊:“越王,大事不好……”



    



    “何事如此惊慌?”越王苻生惊异地看着远奔而来的家兵。家兵来到近前滚鞍下马,不及行礼,说出一番话来,使越王苻生大为震惊也大为恼怒:“禀报大王,呼延老爷被那个魏人杀死在晒尸桩前……”



    



    “啊——”这可是他的爱妾之父,前秦四大家呼延家族的实际掌门人。“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难道有人故意放纵魏人?”越王苻生有点恼羞成怒,首先想到是不是高阳公在从中作梗。长期以来,左右两大贤王暗中较劲已



    



    经成为整个匈奴贵族中公开的事实。



    



    呼延脖子上的印痕清晰可见,肥胖的身躯直挺挺侧躺着,脚下蹬出无数划痕,足见他当时是拼尽浑身蛮力也没能挣脱对手为他设置的绞刑。谁都没敢动呼延的尸身,就连提前赶来的家人也不曾动过。越王苻生只在原地停留了



    一刻,厉声道:“还不收尸,等着生蛆呀!”



    



    “那两个魏人呢?”越王苻生厉声问道,呼延的家兵战战兢兢说:“让,让王擢带走了。”



    



    “混账东西,”越王苻生手起鞭落,家兵面颊出现一道血痕,“简直是窝囊透顶,她凭什么把凶犯带走……”



    



    这时,悲伤的小妾来给越王苻生跪下:“王上,您要为父亲报仇呀!”



    



    “报——”一乘快骑驶来,士兵下马后,半跪禀道:“禀报越王,大单于有令,要您速回长安议定作战计划。”



    ................................................



    



    黎明时分,漠风猎猎,统万城周围的旗杆在风中发出呜咽声。牛角号尖利地划破夜空,响彻整个河朔大地。随之是大地被一阵紧似一阵的马蹄声震颤着、敲击着,发出一种紧迫感,时时揪动着那些女人们、老人们以及孩子们



    



    的心。他们每家都有亲人要上战场,所以,他们也被牛角号声惊醒,专程出门来送自己的亲人。



    



    匈奴勇士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王庭西南校场,只一会儿工夫,整个匈奴军团在值操官的指挥下,士卒们骑马列队,步卒们长枪列队,等候接受大单于最后出征前的检阅。左贤王跃马来到军前,众将帅个个昂首挺胸,整装待发



    



    ,定定看着左贤王,只等他一声令下。



    



    左贤王单骑来到刘务桓单于面前:“禀报大单于陛下,匈奴左部军团是否可以出击?”



    



    “可以出击!望左贤王呼延昭出军顺利!”



    



    “多谢大单于。三军将士听令,今番我匈奴正式向魏国宣战!为了我们的明天,勇士们,出击——”左贤王挥动那把祖传的王命金刀,大地开始震颤了。牛角号应声而起,不绝于耳,响彻北方千里草原。



    



    -----“杀胡令”,冉闵满足汉人利益;彻底激起了埋藏在汉族心中对于胡人侵略的民族仇恨,点染了复仇之火。一时间,北方大地硝烟重起,凡是高鼻梁多胡须的人,都被滥杀。战争是日常之事。日常的生活便是战争。每年



    ,任何一年。哪怕护城河边杨柳依依,梅花飘香,鸟语莺啼,看上去一片祥和景象,说不定边境 的哪一端就正在发生着战争。



    



    在青田中微波荡漾、插秧歌飘扬的日子里,也有可能将主的兵正在防范四邻敌人,每日战死数十人。



    



    安邑城下看起来似乎哪里都正在发生着战争。



    



    百姓、町人、工匠都不用担心颠沛流离,一心一意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说到筹备军费,百姓都会解囊纳税。不用将主说,他们都会节约日常用品,以备不时之需。他们并不将税金单纯当作是税金。人人都自觉地剩下一顿酒钱



    



    ,可以为防卫边境 增添一份力。



    



    从349年到351年,两年中安邑被治理得井井有条。可是,另一方面,城内的府库已因军费的追加而枯竭,家将们的生活,包括曹牧自己的日常开销也是不管怎么节俭压缩,都还是有些捉襟见肘了。



    



    “照这样下去,即使可以赢得战争,财政上也……”



    



    负责账目的人、财务文吏私下里都互相犯着嘀咕,无不露出忧色。曹牧最近提起:“祭典还没准备好吗?这个月城下有中秋节。”



    



    可是这些家将都太了解整个国家现在在财政上、边境 上经历的苦战了,忧国之心让他们只能不痛快地敷衍答上一句:“既然如此……”“了解您的心意了!”



    



    只有裴野答道:“啊,我也很喜欢跳舞。跳舞让人恢复天真烂漫,真是一大乐事。到时我也要独自在家中跳上一跳。”



    



    这几个月一直在前线苦战的王溪,昨日从战场上回来了。当时坐在末座的他望望裴野微微一笑。曹牧也笑着点点头。



    



    这三个人为什么笑,在场的其他人都没看明白。



    



    中秋节的日子到了。正巧农家和町中也在举行盂兰盆节仪式,城下的人都将这一天看作是一年之中重要的日子之一。



    



    “祭典期间,有犯微罪的人,不要随意绑了人家。遇上吵架的安抚一下。与其追赶盗人,不如和气地给贫民一些施舍,让他们不起盗贼之心。竖一个告示牌昭告百姓,祭日中不拘身份地位及礼节。平日里大家为了省油,都暗惯了,这段时间,街上都挂上灯笼。遇到跳舞的队伍,你们要下马避让,不要伤到跳舞的民众。”曹牧叫来文吏,吩咐道。



    



    “明白了。”文吏退下。



    



    在召集手下传达曹牧命令时,他们不由得苦笑:“真是位热爱祭典的主公。”



    



    差人们领命后,皱紧了眉头,“这样的话,岂不是在奖励纵容百姓的游荡懒惰之气。再怎么说是一年一度的祭典,也不该这样吧!”



    



    还在战时,谁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谁都高兴不起来。



    



    在遥远的边境 上还有正在奋勇抗战的将兵们,谁都不能忘记他们而开怀地参与祭典。大家的儿子、外甥、兄弟都参与了战争。



    



    甚至有言论说:“这样的祭典什么的该停止了。”



    



    没有人表示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