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小子闹官场
字体: 16 + -

第二百六十七章 无赖当政(八)

    这一天风和日丽天气迷人。一心想要得子的杨雪儿看今天是个黄道吉日便打算到附近的白马寺去烧香祁福因此早早的在一大家的奴婢、奴才、老妈子们带着苏雨馨一同前往寺庙。现在不但杨家的根在她肚子里就连冷无为能不能有后也靠她了。打算让白马寺的老方丈求个签、算个卦。礼物准备的自然是相当的丰厚。

    她们这一走冷无为倒也清闲了下来今天不是他当班朝中的事情大抵也只是让刘本和陈嘉成去处理自己只需要在他们处理完后加个批语什么的但就是这也是让刘本代劳因为他根本就不是这块料。皇上对此也是默许。

    “主子翰林学士林飞求见。”小寇子跑来道。

    冷无为正躺在摇椅子上品着南方刚上贡的御茶这些是皇上刚赏赐下来的味道果然就是不一样凡是御茶者大抵比较珍贵。

    “哦他来啦你让他进来吧。上杯好茶就上我这壶样的。”

    小寇子是专门伺候冷无为的有**心疼道:“主子上御茶也太抬举他了。咱们府上那么多好茶随便挑几样也拿的出手。”

    冷无为笑道:“瞧你小气那样子他可不比一般人搞不好以后还是一家人。一家人怎么能说两家话呢快去。”

    不一会儿林飞进来了看冷无为正躺在椅子上跟他打招呼忙行师生之礼然后一旁坐下。小寇子正巧亲自端上一杯茶过来笑道:“林大人您在我家主子心里可真是不一样您这杯茶可是皇上刚送我家主子的御茶。一般人还真没有这服气。”说完笑着离开。

    “恩师大德学生没齿难忘。”林飞起身行礼。

    冷无为笑着摆了摆手道:“呵呵请坐。最近在翰林院主要做什么差事啊?”

    林飞坐下回道:“回老师翰林院只是闲差学生干的也只是抄抄写写的工作。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态度甚为拘谨。

    冷无为笑着从椅子上爬了起来在桌子上拿出一道手令交给林飞道:“我打算让你从刑部主事做起。不知道你可愿意?”

    主事可是个五品的官衔而林飞现在也只是个正六品他哪有不愿意的忙激动地跪了下来“老师学生这……”激动的话都说不全。

    冷无为将他扶起拍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道:“你我的关系你也清楚将来咱们很可能还是一家人就不要拘礼了。能帮的我一定帮不过话也说回来我给你们机会你们也要争气才行。如果真到了合适的机会我会让让你们出人头地。因此我对你的要求不多怎么苦怎么受罪你也要给我当三年的清官当一个孤臣不要结党不要营私安安分分的当好这三年的官。只要你能做到这一**你今后的前程我会帮你安排好甚至会让你取代某个人的位置前途不比赵泽差。论关系还是我们比较近。以后也不要叫我老师了怪生分的。”

    林飞激动的不知道如何是好想不到他会这么直截了当的说破那层关系还为自己许了官这激动之情真的不能用言语表达。

    冷无为看他激动的眼泪都流了出来笑着拿出手绢给他“你不要怪我以前怎么就没有提拔你一来我不在其职不好行这方便;二来你们毕竟在文官跟前影响不是怎么好我不好为你们跑官;三来朝廷局势复杂官越大越身不由己。太早把你们提上来反而害了你们对不住你死去的林相。本来我还想再冷落你们一阵子但现在是时候了。你回去转告你大哥上任以后只要在一年之内干出**政绩不贪污不受贿我可以保证他会有很好的前程。如果他敢在一年之内让我收到有官员参他的本子那也就怪不得我翻脸不认人我会让他从此在官场上消失。这一**你要清楚地转告给他还有到了任上对百姓要仁慈要体恤。明白了吗?”

    林飞跪下呜咽道:“大人对我林家大恩大德林飞代表兄长感谢大人。如果以后用的着我们兄弟的我们兄弟绝对为大人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冷无为笑着摇摇头“只要你们今后有出息当个好官我也算是不负相爷所托了。”说着想到了什么在桌子上拿张纸写了几个字然后交给林飞道:“这是你妹妹现在住的地址。什么时候有空你让人捎**东西给他多谢谢家书。还有………你明白的。”

    林飞擦干眼泪接过纸笑道:“侯爷放心好了林飞一定劝劝舍妹早**接受侯爷。”本想叫大人可觉的更生分叫老师吧对将来的妹夫这么称呼又不太合适只好称其爵位。

    冷无为笑笑“哈哈……担愿如此我看好你哟。”

    打出了杨公府林飞心里跟抹了蜜一样甜到心坎里了和当今皇上的宠臣、朝廷的权相联姻日后的前程更是不要说了有了妹妹那一层关系看来今后是不用愁了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春啊。

    永元四月一日昔日军机辅大臣终究没有熬过由亲人带给他的心理压力在第三次会审的时候默认了所有对他的控告罪行并在赵泽的诱供下牵扯了一批官员。其中有吏部尚书尤问天、左右侍郎陈宁、孙耀、督察院的左右御史汤广和、6平、以及不分下属官员总共人数达到一百二十多名可以说是大汉朝明宗皇帝次以来处理朝廷官员最多的一次。

    不久明宗皇帝就此事宣判了诏书萧贵中被夺去爵位贬为庶民遣回老家养老念起三代老臣有功于社稷不抄其家不牵连子嗣;吏部尚书尤问天有愧职守以权谋私毫无原则免其所有官职贬为庶民抄没家产放回原籍终身不得为官;督御史汤广和、6平身为督御史监察百官却放之任之且同为其谋罪无可恕则令削其官职抄没家产送往西北边疆服役其家眷则不牵连;其余各位官员则交由刑部议审。

    让所有朝廷大臣为之担心的萧贵中一案到此算是结束。然而就在百官还没有从惊讶之中清醒(.2.)过来时一大堆的人事安排却布下来。

    周谨敢言不因为萧贵中是其恩师而加以包庇其爱国为民之心甚为难得着其担任督察院左督御史一职。

    上书房大臣巴仁贵为人谨慎甚得朕心且为人刚直不畏强权着令巴仁贵兼督察院右督御史一职。

    刑部代尚书赵泽在其案中办案尽心尽力一心忠于朝廷在审案之中其能力可见一斑着升任刑部尚书加封一等子爵赐锦袍一件黄金百两。

    扬苏省巡抚东方白在其任上克尽职守推行新政甚为先皇所器重。且为人谦逊、谨慎原则性强特升任为吏部代尚书。

    当这四人的任命由军机处传达下来后朝廷各位大臣都瞠目结舌。因为这其中两人都是冷无为的学生而周谨则因参萧贵中却破格提拔。这好象都是有人刻意安排的一样。

    除了四人被任命其余一百多位官员的空缺也留了出来经过军机处大臣们的商议从地方上和朝廷里升任一部分人这其中各派系的人都有有廉亲王文思的、翰林大学士刘本和陈嘉成的、有义亲王文祥的当然也有辅军机大臣冷无为的。不过其他四人用的都是文官而冷无为则用的是些武将加以一些自己的门生官员形成文武对峙监督的局面。这主要体现在地方上。朝廷里面冷无为插手调任并不多。

    当一系列事情处理完后四月十五日的春闱也开始举行了。此次担任主考官的是义亲王文祥副主考官有三名分别是礼部尚书童维、左督御史周谨、兵部尚书敖丙。阅卷大臣有翰林大学士刘本、陈嘉成廉亲王文思、诚亲王文良、以及右督御史巴仁贵。

    科考结束后不久由冷无为提议任命邓容为浙东省巡抚皇上恩准很快邓容被责令出京任职。同时也任命一批官员由于此次空缺甚多一二榜的进士都被放了实缺可以说现在考中的举子们是这场政治斗争中第二收益者。第一自然是当今的皇上。如今朝廷各大臣都开始转向他至于还委任廉亲王那么多差事重用他提出的人自然是做掩饰而用朝廷的主要部门都按排的是自己的人那些无关紧要的空缺自然没有必要较真同时这也算是安定百官的心。

    时间一晃就来到六月。这半个月以来冷无为在府上卧病近半个月来往探病的官员他可是一个都不见谁都不知道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冷无为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举动。

    “老爷你这是怎么了皇上数次招你进宫商议国事你都托病不见。长期下去皇上难免会动怒啊。”

    晚上冷无为在苏雨馨的房里过夜听她担忧劝道。冷无为在她脸上亲了一口又在她胸脯上摸了一把笑道:“朝廷里的事情你不懂锋芒过露会招来灾祸的。皇上现在刚享受到权力的快乐他可不愿意有第二个萧贵中出现。如今我在朝廷上多少有些影响如果我哪一天揣摩不到皇上的意思我的意见和皇上心里想的相左那我的处境可就微妙了。不如先退避三舍等皇上什么时候用到我了再出来也不迟啊。我的小乖乖你这下懂了吗?”说完顺势搂着她躺了下去……

    永元二年七月十五日北方局势突然大变。北魏重关卫灵关守将曾大成突然向伪宁国杨纯投降降兵达二十万其中有五万是精锐的铁骑。七月二十日北魏失去重关不得不迁都往南而撤。

    七月二十五日北魏都城被攻破。杨纯进城之后军纪严明任命原先颇具民声的官员并废除苛捐杂税甚得民心。其影响甚为巨大都城往北的所以城镇都向杨纯效忠投诚。北魏算是亡了一半。

    八月三日宁国宰相张锐停止与北魏作战并急派使臣分二路东进南下。一路是与北魏签定和约停止兵戈;第二路则往南边大汉而来。

    八月十五日就在北魏和宁国签定合约不久北魏皇帝突然病逝谁为继承人选成为北魏最为紧要的问题。以柔云公主为的一班大臣提议由镇南王为帝而以太子太傅为的自然是提议太子为帝。双方势力相均互不退让。但柔云公主这一派最大的弱势就是镇南王不在朝中而在大汉。大汉与北魏有领土之仇百官们对此都心有芥蒂要想说服大臣们镇南王回魏之事迫在眉睫。

    八月二十一日宁国使臣到达大汉并与大汉商谈针对伪宁国之事。然而朝廷各路大臣对此莫衷一是态度暧昧。消极作战这比比借是而为者是以六王诚亲王为大谈圣人不动刀兵之说而廉亲王则缄默其口。

    如今伪宁国杨纯势力极为庞大驻扎北魏前都城北阳城虎视南下。但因张锐将兵力靠近北魏现在驻扎的都城不远之处恐南下遭前后夹击一时不敢大意且后方未稳一时倒也不敢南下。

    义亲王文祥对目前的形势也拿捏不准不知道是该援助还是不援助北魏。刘本等各军机大臣对这胜负难料之战也是极力的反对且大汉朝政刚稳此时用兵胜了还好一旦败了朝廷危急大汉危急。

    而明宗皇帝对此态度不明。

    八月二十四日议政殿再一次就此问题举行廷议此前廷议并没有招宁国使臣上朝今天却把他招来这使臣乃张锐的心腹名叫上官南在宁国担任军前参谋一职相当于幕僚参谋品级虽是是四品地位却相当的高。

    上官南年月五十开外一身正规的宁国使臣服站于朝廷之下虎视群臣。在听大汉朝各位大臣的建议后却突然放肆的大声笑了起来。

    明宗皇帝却感到奇怪问道:“贵使何古故笑?”

    上官南拱手一礼直目对视明宗皇帝大声道:“我笑贵国人口在诸国之中最多但朝廷之上却无一人能有看未来前景之眼光实在是让外使感到心寒更为陛下感到好笑。外使失礼之罪还望陛下见谅。”

    下一章:第二百六十八章冷无为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