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小子闹官场
字体: 16 + -

第二百六十二章 无赖当政(三)

    杨公府里全府上上下下热热闹闹的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灿烂的笑容。苏雨馨也从庙里回来特地穿上杨雪儿让人为她准备的服饰这服饰颇为华贵一般都是由王侯家眷才能配有的这个举动表示杨雪儿默认了她的身份。

    由于杨雪儿不能生育太医看过几回都说了模棱两可的话大致说些注意身体保养身体之类的话但这么长时间却一**效果都没有这不得不让杨雪儿感到颓丧。自己的相公在爵位上位列侯爵官居一品常人像他那样子嗣都有好几个可他却膝下无子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因此她希望如果纳了苏雨馨为冷无为生几个孩子再过继一个给她那就好了。

    这如意算盘冷无为可不知道虽然他并没有生孩子强烈的可看到田大的儿子田孝礼都快五岁了而白云飞的女儿白灵都两岁了这心里也多少有些失落。这感觉最强烈的便是一大家子一起吃饭的时候。

    各位亲属好友我现在要宣布一件事情。大家正在喝酒作乐之时杨雪儿突然站了起来举着酒杯所有的人都一起望着她。冷无为坐在旁边也感觉有些奇怪。

    杨雪儿将苏雨馨拉起来大家都是自己人那我有话就直说了。你们都知道我一直不能为相公生孩子相公转眼都快三十的人膝下依然无一子半女的作为公侯还是朝廷大臣都是很不得体的。礼法说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我决定让苏姑娘成为我们杨家的一分子为相公开枝散叶。由于冷无为是入赘杨家所以他的人都属于杨家的人。

    所有的人都愣住了冷无为更是意外苏雨馨的脸更是红。

    在诧异之后所有的人都爆出一声大笑道贺之声接踵而来。朱富贵笑道:主子我看明天就是好日子不如就明天办吧。这操办的事我包了。这次我从南方过来可带了不少的好东西正好用上。尤三甲笑骂道:好你个朱富贵我问你有没有带什么好东西你居然给我装蒜。要不是主子有喜事估计你就私吞了吧。朱富贵笑道:谁不知道你尤爷啊在京城就开了五六家大店铺我的东西你能瞧的上?这两人都是富的冒油的人朱富贵的生意只要在南方尤其是南李那边和江南一块占领南李两省那里都是冷无为一手安排和提拔的人关系相当的铁办事非常的方便。而尤三甲在京城那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在京城里做生意的人哪个没有一**背景哪个不和官府靠在一起在这里开店最不能得罪的就是负责京城治安的九门提督衙门和顺天府尹可冷无为当过九门提督里面一大批都是熟人部分都是吕贤的人至于顺天府嘛根本就不放在眼里。因此这二人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每年也只是象征的纳了**税那些征税的官员怎敢说别的。好在这二人都知道收敛尽量不惹事保持低调。他们都属于冷无为府里的人。

    柳小柔接道:我看得找几个好厨子热闹热闹。对田大道:老田你不是认识很多耍把式的艺人吗明天也把他们请过来。是是……田大忙**头答应在京城的黑道上他可是当之无愧的大哥什么三教九流都认识不过别看他在外面多风光可在家里却没有**地位儿子生下之前还好些可之后一旦闹了脾气柳小柔就要带着儿子出去。

    老白家也是一个样每当白田二人在一起自怜自伤的时候都会埋怨冷无为都是他把自己老婆宠的搞的他们的老婆也学杨雪儿一有矛盾就到杨公府晚上连热被窝的人都没有。

    苏雨馨看到这么多人为自己的喜事出钱出力心里的隔阂顿时消失了一半。她也不笨知道在这里想活的快活最主要的就要和杨雪儿处好关系因为冷无为在这个家里没有地位真的有什么矛盾靠他是解决不了的。好在杨雪儿毕竟受过良好的教育对人对事都很亲善。

    要说其中里面有谁不愉快的话那就数凌丽和马娉婷她们脸上虽然有笑容可都是假的。凌丽是进府时间最早的在府里的地位也仅次于杨雪儿是所有人都公认的大管家这么大的府里一切都是她搭理的府里有些什么家当多少资产杨雪儿不清楚她可清楚的很每年的往来收入和外庄园那些百姓的租子以及冷无为门人的孝敬她都知道。本以为就算纳妾也会先考虑自己谁想半路上杀出来一个人这感觉能好受吗?以前自己在府里的地位是第二现在则成了第三。

    马娉婷则没有凌丽那些名利思想她是喜欢冷无为的而冷无为对她也不错十分的关照在自己一个亲人都没有的时候这种关照慢慢的变成了依赖当看到爱的人身边又多一个女人这心里多少有些失落。

    一晃就过了五天冷无为位列辅自然很快就成了许多人巴结的对象收了很多孝敬这些钱他可是来者不拒也不管收银子的原因是什么他就知道送来的是银子断没有推到门外的道理。他不像前几任宰辅那么低调中门是敞开着的。朝廷上的御史言官们却很地没有上折参他。

    这一天御史周谨正下朝在回府的途中轿子忽然停了下来。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人走过来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神色立刻紧张起来忙下了轿子让人先把轿子抬回去而他则跟着那人走。

    绕走了好几圈周谨跟着那人来到一个府宅外便跟着走了进去。这府宅很显然是那人的住所内堂之上上好茶后便让无关的人遣了出去。

    这位爷您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本官为什么会有性命之忧?周谨急着问道他是宁可信其有而跟来的。

    周大人我说自然有我说的道理。如今朝廷里的局势已经很清楚了皇上和八爷始终是要有一个结果这结果后面要死多少人我想周大人您也是明白的。说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尤三甲这里是他在京城买的一所宅子。

    周谨面色凝重的看着那人不住地擦汗过了好一会儿才道:你是谁的人?尤三甲笑着喝了口茶道:君子不择危墙而立如今的大局八爷注定了失败。当初那么好的局势几十万大军进逼京城他都没有把握机会成功何况现在呢?我家主子是看周大人很有才干也不想让你一路走到黑听说你刚生了一个女儿你可不愿意她打一生下来就注定是一个悲剧的人生吧。周谨脸色阴沉缓缓地道:你是皇上的人是不是?尤三甲笑了笑摇了摇头周大人您认为皇上会派人来找一个四品官说话吗?当今的皇上是什么样的人你我心里都清楚他是宁可杀错也不愿意放漏的一个人真到了他大权在握的时候不管你威望多高权力多大只要你阻碍他脚步的都会杀掉。以前皇上当四爷的时候杀了多少官吏你不是不知道。虽然现在皇上屈居下风但他毕竟是名正言顺的臣子只要小心筹划他日便可真的君临天下。识事务的都已经看到未来的生周大人又何必那么执著呢。周谨忽然笑了起来跟着站起来原来你是冷无为的人他怎么不自己来见我?尤三甲这次没有否认周大人我家主子位列军机辅有多少事情需要他处理。见你只是他可惜你而已就算你不接受那也只是你自己找死路而已他也算仁至义尽了。他也跟着站了起来眼神露出坚毅果狠之色周大人你应该了解我们大人只要他决定的事情没有谁能改变。实话告诉你不久整个朝廷的官员将要换掉一部分这上来的这部分人都是我家主子的人。赵泽你听说过吧他将有可能继任刑部尚书他的手段我想你也听说过为了推行新政他可杀了好几批不服从的人就他接任的巡抚位置也是把上任的铲除掉才坐上的。如今的局势已经使得皇上不得不杀一批人周大人您会不会是其中之一呢?周谨晕了失神的坐回椅子上赵泽这个人他曾经参过理由就是他杀人过多为推行新政不择手段。可当时德武帝的态度却置之一笑很快反而升了赵泽的官这下杀的人就更多了从他当五品官到巡抚这二品官都是杀人杀出来的是相当有名的酷吏如果让他担当刑部尚书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了。

    冷中堂要我做什么?态度彻底的软了其实之前他就在思考这个问题甚至想出辞官这条路但十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熬到现在的地位又着实舍不得可眼下的局势摆着冷无为当了辅必然会死保当今的皇帝今后的风波绝对不会小可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找上了自己。

    尤三甲笑笑从袖子里抽出信函来交给周谨道:主子说了只要周大人能把这事情办妥了左督御史的位置就是您的了。我家一般不轻易主动许诺但只要决心许诺就一定能办到。虽然外面传言我家主子的话不可信但这一次你放心因为你只要做了这件事情就会成为皇上的人那便是自己人。周谨心神俱乱看着信上的内容后更是心乱如麻过了好半天才道:回去替我转高冷中堂这事情我一定帮他办好只要他在皇上多替我美言我便心满意足了。说完将信函放下眼神呆滞失魂落魄的向外面走去。

    尤三甲拿出火折子把信**燃笑着将它吹灭……

    今天也是审端王府一案的第五天。

    在文思主审之下进展相当的快其中自然少不了残酷的刑法。身子硬朗的端亲王也被打的奄奄一息被差役强拉着画了押判为终身监禁。其他的官员也都判了死刑无一幸免官员们的家眷女的被充当为官奴男的被派到西北服苦役遇恩不赦。(注:遇恩不赦的意思是假如皇帝遇到喜事或者新皇帝即位通常都会颁部圣旨大赦天下会释放很多人但遇恩不赦的人则成为例外。终身扛着罪犯家属的帽子。就是他们的后代也世代为罪犯没有一切权利他们就算被人杀死也是枉死。换句话说他们的命跟草一样任人宰割。这是相当严重的判决。)

    三司做好了判决后就要上报军机处交又军机大臣议处最后再交到皇上手里。这判决当中最残酷的刑法是针对前巡抚汤化的他的三族都被牵涉到内成为刑法惩罚的对象这是因为皇帝圣旨明言要从重从严。汤化作为当地最高官员理应惩罚最重这才能说的过去。其次八王文思认为只要处理的最重才能向天下人表明自己和他们是无关的。基于这两天汤化三族被同为罪犯。(注:三族就是父族、母族、妻族。)

    接到文思上报的折子后军机各位大臣就开始就此事展开议论判断这些判罚到底是不是合适冷无为身为军机辅大臣对此是要做批示然后再由他交给皇上御览。如果觉的不合适的话军机辅大臣也会做出相反的批示如果皇上认为处罚合适作为军机大臣只好奉旨办差如果不合适则由军机处从新拟旨判决。一般来说皇上基本是按照军机处的看法下达旨意。因为军机处是皇上的内阁是朝廷权力的中心它要保证时刻与皇上的意见相一致如果军机内阁与皇上的意思想左的话下臣可以不用奉旨在这中间取决定性的作用就是军机辅大臣。所以这军机辅大臣一般都是皇上身边近臣靠他掌握权力。如果军机大臣都反对而军机辅则赞同的话皇上的意思决定一切但基本上是赞同辅大臣的意思。

    刘本、陈嘉成本着善良慈悲之心提议要将三族这两个字除掉而文祥和萧贵中则坚决反对认为着是惩一诫百的机会。不同的意见传达到冷无为这里这帮着哪一边都会得罪谁他倒好什么也不说将两种意思传达给皇上让皇上来决定他是谁也不得罪。明宗皇帝自然偏向文祥的看法不过又要考虑刘本他们的意见于是将遇恩不赦这四个字划掉算是照顾到了两边。然后交由军机处拟旨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