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
字体: 16 + -

47.2

报道用了很大的篇幅,以非常的强有力和非常的说服力,呈现了一种对污染的焦虑和环保的关注,并以一种让人难以抗拒的震撼,把一个严酷的事实呈现在世人面前。沿海地区的污水排放管、内地的采矿场、被烟尘和工业废料污染的农村、因为污染引起怪病的癌症村……每一幅图片,都有一个沉重的故事。章中出现了十五个省份的名字,它就像一根根钢针,插在每个地方的人心里。章把环保问题,提升到了道德的层面。

刊发前,魏晓东有些担心,他劝冷妍再好好想想。可冷妍态度很坚定。

“你可一直叫我大侠,要是大侠都放下了手中的剑,那只好等着被乱箭穿心了。”

不出魏晓东的意料,冷妍挥出的剑,很快就引发了一场关于环境保护的大讨论,尤其是经过《假日》网和《假日》手机报的传播,网民议论的架势,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

一个自由摄影师的个人关注,经过一家有影响的媒体推波助澜,成为了一场全民上下的大关注,这场关注,如果在民间引动了什么,在高层引发了什么,甚至在世界引来什么,这家媒体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并且必将有所承担。这个推波助澜的有影响的媒体,是《假日》周刊!

《假日》周刊这回的风头,出得有点大。至少,宋博是这样认为的。

就在报道见报的同时,冷妍曾接到宋博的电话。听上去,宋博很不高兴,说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不通报。听宋博责问的口气,冷妍当时也很生气,不明白宋博为什么这么激动,环保问题一直是国家专注的重点问题,更是刚刚结束的两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假日》周刊只不过在尽一个媒体的责任,完全是无可厚非。

生气归生气,冷妍深知宋博的心病在哪里,就尽量克制着自己,用平静的语气跟宋博说,环境保护的话题早已经不是一个**话题了,尤其是在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世界上地质灾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之后,我们在这个日子,做这样一件事情,是在向地球母亲忏悔,我觉得很有意义。

“忏悔什么忏悔?你是教徒啊?”宋博当时就没好气。

宋博的声音,显然有代表性。关于《假日》这次的特别报道,《新华大时报》上下议论纷纷,有一种声音,来得格外强烈。说两会这刚刚结束,有那么多后续报道可以做,有那么多可以关注的选题你不做,非要做这个,这不是抹黑是什么?不就是想出风头吗!你出你的风头,却让我们受牵连……你不把自己当主流媒体,可你别忘了,你的主管是《新华大时报》可是绝对的主流媒体,你想拖我们下水啊!

魏晓东耳根发麻,这个声音来自哪里,他很清楚,冷妍耳根不麻,但她也很清楚,他们不约而同都想到了宋博。义愤填膺,并且表现得这么激烈,口口声声主流媒体,这个思考模式只有宋博了。魏晓东很气愤,说宋博失去了媒体人的责任感,感叹说,“熊鱼自古无双得,鹄雀如何可共谋”啊。冷妍却在气愤之外,平添了许多感慨,甚至有些伤感,自己脚底下有个绊脚石,让你磕磕绊绊,总是绕不过去。她正这么担忧着,魏晓东说了一句:“一锅汤里,如果有粒老鼠屎,真没法喝了。”

魏晓东的话,让冷妍的心,微微抖了一下。

原以为,自己这回终于痛痛快快地做了一件自己想做的事,而这件事也是坚持了《假日》周刊一直秉承的绿色理念,更是一件关乎国计民生的事。这件事曾经被迫胎死腹中,让她对这个命运多舛的婴儿一直心怀愧疚,她一直都放不下。

现在她终于做了,可是她没有想到,等她终于畅快淋漓地做完这件事,听到的却是那样的指责,这种指责尽管不代表正义,但是却来自她的领导,她的上级,代表了一种来自上层的压力,这种压力,蕴含了很多内容,让你无法充耳不闻。更何况,这种指责,已经和谩骂没有什么区别了。

冷妍从来都不怕指责,只要是出于公心的批评,无论多么尖锐,她都可以坦然面对,但是,这样有失公心,甚至暗藏杀机的指责,深深地伤到了她的心。

宋博的声音,抑或是一些人的声音,还在振振有词地传播。冷妍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