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
字体: 16 + -

3.2

相比较宋博的封官许愿,杨清阳的态度更让周冠军心里舒服。

除了领导突然找他聊工作,没想到的状况还在接二连三。

周冠军还没想到,不光樊进仁,副刊部的几个老编辑,看见他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好像他抢了他们的饭碗。就连同为七○后的一个副刊女编辑,也冲着他瞪眼睛,说他见不得副刊舒服,还说她原来打算呆在副刊清闲,她正好生孩子,让他周冠军这么一搅和,舒坦日子眼看要没了,这孩子也不敢生了。女编辑的话,让周冠军心悸了一下,自己把人家生娃都耽误了,罪过太大了。

种种迹象,让周冠军在报社变得有点灰溜溜的。

心情灰溜溜的周冠军,多亏了女友周围围。

周围围的心情很舒畅。周围围主要觉得,这件事让她脸上很有光,男朋友显示的实力叫她很开心,报社上上下下,还没有哪个人被上级某部委点名表扬过呢,那些资深老记者老编辑,那些整天占据着头条的大记者们,有谁的名字上过某部位的红头件?还专门?还单独?

一想起这件事情,周围围就忍不住想笑。看见周冠军整天提着心,生怕别人拿他那篇写副刊改革的章说事,一副惊弓之鸟的样子,她忍不住打趣他。

“你那大男人的心灵,怎么还不如我这脆弱的小心灵呢?”

被周围围这么一揶揄,周冠军有些难为情了。他知道自己的那些担心和处境,对二十多岁,刚出大学校门不久的周围围来说,可能是难以理解的,他也不想让她为此影响心情,于是就自己打趣自己。

“我是心情过于激动所致。”

“就是嘛!你就是一颗金子要发光了!谁也拦不住了。不过,你不要光瞎激动,还应该心怀感激啊!你是不是该好好想想,都该向谁心怀感激呢?”周围围歪着脑袋问。

“那就乌泱了。”周冠军态度认真,还似乎极度认可地点头说,完全没有意识到周围围在讨表扬。

“没想起一个需要特别感激的人?”周围围的脑袋越来越歪。

“哦,想起来了,有一个……”周冠军忽然一激灵地说。

“谁?是谁?”周围围歪着的脑袋,一下子立正了,支楞着冲周冠军问。

“上级某部委里某一个老头……”

周冠军话音刚落,周围围的小拳头已经雨点般地捶过去。

“我没说错啊!某上级……肯定有一个老头,他说这篇章好……在我那篇章上画圈圈……要不然……”周冠军一边躲拳头,一边急急地解释。

周冠军说的绝对是心里话。

要不是上级某部委发,他的那篇字,就是登载了头条,在报社也听不着啥响动。就算报社个别领导肯定了这篇章,也不过几天而已,很快他们就不会注意他了。《新华大时报》百十来号人,记者编辑一大堆,每天见报的章大大小小几十篇,领导们注意不过来。更何况他一个无名小辈。所以他无比地感激某部委的“某老头”。

只是周冠军不知道,他说的这个某老头,居然和周围围有关系,并且日后,和他也有了关系。只不过,周围围和他一样,也是浑然不知。当然,那个某老头,自己也不知道。

周冠军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高材生。拿到硕士学位后,就顺利地进入了这家大报。因为专业对口,又是名校,他当年的求职之路,顺利得让他不敢相信,不知道暗地里掐了多少回自己的大腿。

报社有招收应届毕业生的进京指标,所以他不光解决了工作,还解决了户口,拿到了很多毕业生梦寐以求的北京“绿卡”。他的同学们,有的虽然找到了单位,但户口问题解决不了。有的给解决户口,但单位很不理想,专业相去十万八千里。有的甚至还在北京漂着,满世界找工作,一切都没着没落的。

还有一件事情叫周冠军很是窃喜,那就是报社居然有宿舍。

这在北京的新闻单位可不多见。他的那些进了大大小小媒体的同学,都在租房子住。单位位置好的,在什么二环三环的,附近房子租价就贵得吓人,刚工作的小青年,兜里没多少人民币,没几个人舍得租。想租便宜一点的,不是地下室,就是四环五环以外,地下室阴暗潮湿,远的地方上班像打仗,不仅要在公交地铁里当贴饼子,还要一路狂奔。要么就得和人家合租,花了钱却买一个公共场所,基本上和学校住宿舍差不多了。

报社提供的宿舍,虽然不过是一张床位,房间的条件甚至还不如大学宿舍,但是周冠军挺满意。他很清楚,这叫他暂时免去了花钱租房的多余消费,还免去了奔波的劳顿,更叫他开心的是,整天上班下班都在报社大楼里,报社的电脑全天候,用起来实在方便,又让他省了一笔。

理想的工作,安定的未来,一切都叫他喜不自禁。

周冠军是个聪明人。

一到报社他就很低调,自己傲人的教育背景,自己得意的实习经历,自己曾经的头版头条,统统都闭口不谈。他知道,像这样老资格的大报,强龙实在太多,并且那龙那虎,个个都不屑于藏着,随便一个老编辑老记者,你一打听,都打听出一身惊悸来,出身各类名校的,家世背景很唬人的,得过范长江大奖的,出过一堆专著的,写过无数名人专访的,玩过重大题材报道的,和部以上高层领导可以打招呼的……

周冠军丝毫不敢轻慢,任何一个从他眼前走过的同事,更何况,人家带着高傲神情,给他的都是一副措置裕如的从容表情。他见人就赶紧叫老师,生怕人家觉得他不知深浅。好不容易写出来的稿子,被人家编辑大笔一挥,弄得七零八落,他心里疼得跟什么似的,却站一边使劲点头。

报社对每个记者,都有完成定额的硬性要求,按照职称高低而定。每个季度,他这个助理记者,要完成二万四千字的任务。周冠军不怕写,甚至是很能写,每个月八千字对他来说轻而易举。但是,可怕的就是这个“但是”,这个任务不是以你写了多少字而定,而是见报的字数。

当助理记者的时候,周冠军面临着一个巨大煎熬,这个煎熬就是,自己熬了几个通宵写完的一个几千字的大稿子,到了编辑手里,就可能变成千字左右,甚至几百字,也就是说,要想完成八千字的定额,他必须得写几个八千字,甚至更多。

更叫他煎熬的是,自己的辛苦劳动被缩水也就罢了,但可能瞬间就变成了零,自己的聪明智慧,也许一眨眼就被否定了,自己的好想法妙思路,弄不好一盆凉水过来,很快就给灭了。尤其让他无比难受的是,这一切,他还无处申诉。

周冠军是个有想法的人。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喜欢当记者,他几乎是不分上下班地琢磨选题,他不满足于参加发布会,跑一些没什么分量的消息,他很想多做一些深度报道,写一些有重量的观察性的章。

报社有两个人,叫周冠军很佩服,一个是要闻部主任魏晓东,一个是记者部主任冷妍。

周冠军没进报社之前,就看过魏子散布在各大媒体的杂专栏,那些字,精致深邃,引经据典,信手拈来,魏子的国学功底,让周冠军内心折服不已,他一直以为,魏子是个年过半百的人。到了报社,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才知道,那个如雷贯耳的杂家魏子,居然就在自己身边,并且很不老,尽管大家都叫他大师。这个人就是魏晓东。

注意冷妍,是通过那些总是占据头条位置的深度报道。他惊讶,一个个头矮小,看上去如此普通的女记者,内心却有着令人惊叹的思想力量。不光选题抓得准,观点立得稳,出手还非常狠。笔精彩到位,并且足够犀利。他听很多年轻记者,私底下叫她大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