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演讲法则:当众讲话的艺术
字体: 16 + -

第四十七章

第四部分有趣味回味无穷:氛围的营造与烘托

幽默要恰到好处

错位:幽默的本质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只要能够找寻到博取另一个人好感的机会,那么,他也有能力让周围的每一个人甚至全世界的人都对自己产生好感,当然做到这些仅仅依靠握手是忙不过来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自己的友善、机智和风趣,人们将这种能力称为幽默。

俗话说:“理儿不歪,幽默不来。”的确不是无稽之谈,幽默的本质属性就是矛盾、奇巧、意外、反常、错乱、甚至失败,它很难产生在平庸与苍白之间,所以著名的幽默大师诺曼霍兰德将“不协调的错位”视为幽默的最大特点。

美国幽默表演大师卓别林也曾这样形容幽默:“所谓幽默,就是我们在看来是正常的行为中察觉出来的细微差别。换句话说,通过幽默,我们在貌似正常的现象中看出了不正常的现象,在貌似重要的食物中看出了不正常的事物。”

虽然幽默具有“不协调的错位”特征,但是众人对幽默仍持有一种“积极向上、友善可亲”的共同认识。美国作家哈兹里特认为:“幽默是说话的调味品,并非食品。”列宁也说过:“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通过这些认识不难看出人们不但迷恋幽默这层漂亮的外壳包装,对其实质的内容作用也是极为肯定的。

一、幽默演讲的类型:

幽默与演讲的结合能够让演讲的特色更加突出,以下有几种常见的幽默演讲类型,可以稍作了解:

1哲理性幽默。

演说者在演讲中将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幽默掺杂其中,不但能够起到现场调解的作用,而且能够发人深思。对哲学或宗教有研究的人更偏重于哲理性幽默的运用,他们会利用生活中的一些道理来作为幽默的起源点。例如:某位演说者在提及机遇与成败关系时说道:“地球是运动的,一个人不会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

2荒诞式幽默。

演讲者在演讲中以一种出乎意料的独特形式表现幽默,这是一种摆脱了理性而产生的荒诞“蠢话”演说,虽然看起来有“无厘头”的风格,但是绝对不是傻瓜般的弱智言语,恰恰相反,它正是演说者高度智慧的结晶。荒诞式的幽默演说适合于理性思维发达、追求精神自由的演说者使用。

3讽刺式幽默。

为了表达对一些负面事件(诸如人性灰暗面、社会风气等)的批评之意,演说者可以使用讽刺式的幽默演**,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对待世界上出现的不公平事件。有人称这种超然的心态就是所谓的“上帝的眼光”,需要演说者具备相当开阔的视野,站立在更高的阶层上看待自己和人类自身,将自己变身为命运自由的观察者。

4插科打诨式幽默。

如果听众多为涉世不深的年轻人,他们更加喜爱那种轻松自然的演讲形式,演说者可以在演说中插入一些“娱乐趣味”性较强的语言内容,这样更加容易引起听众的倾听和参与**。

二、幽默演讲的作用:

演讲者通过诙谐的语言、逗人发笑的内容或饶有兴趣的方式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往往能够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演说效果。幽默演讲的作用主要有:

1愉悦听众。

含笑谈真理是幽默的重要特征,幽默的演说或是含有喜剧因素,或是矛盾百出,或是奇思巧智,在愉悦听众的同时又能够让众人茅塞顿开,接受真理。

2启迪听众。

幽默使人发笑,但发笑只是形式和手段,不是目的。演讲者是利用幽默作为引子,让听众在忍俊不禁之中对人生、对生活进行思考,笑声过后需要静心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

3“软化”听众。

幽默除了“发笑”这个特点之外,还有委婉含蓄、辞浅而意深、言近而旨远的特征。幽默含蓄的表述观点与直言不讳、**裸地发表意见所出现的效果迥然不同。直白的说理演讲不但枯燥无味,而且一旦有观点与听众产生冲突,有可能会引发听众的逆反心理。诙谐风趣的语言则能够对听众进行委婉地提醒或含蓄地讽刺某种现象,避免了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将听众“软化”下来。

幽默作为生活中的润滑剂,在演讲中也同样发挥着作用,如果演说者能够在演讲过程中合理利用幽默,那么演说效果也将更加有灵性。

幽默演讲格外提神

汤玛斯米来曾经说过:“真正的幽默并非来自情绪,更多的来自于智慧。”演讲中的幽默正是思想、学识、灵感和智慧的结合体,是即兴而生的夺目火花。

演说者为了让自己的演讲更加富有灵动性往往或使用幽默加以渲染。正如我国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所说:“幽默,也是口才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幽默感,即使口若悬河、析理入微、富有鼓动性,口才也是不全面的。”

幽默在演讲中的作用是非常奇特的,它本身所具备的谐趣能够创造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仿佛给听众注入了兴奋剂,幽默所到之处总是格外提神。彼得德斯伯格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授,他发现了幽默除提神外的另一个作用,即加速听众对信息的吸收和理解。

鲁迅曾经做过一篇题为《魏晋风度及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学术演讲,内容较为深奥,理论部分颇为枯燥,为了提起听众的兴趣,也为了使艰涩难懂的道理被听众接受,鲁迅充分发挥了幽默的作用,其间还不失时机地加入一些独到的见解,最后不但引导听众对演讲内容进行消化,而且还留给众人回味无穷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