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演讲法则:当众讲话的艺术
字体: 16 + -

第十五章

在演讲中无论使用哪种眼神都是演说者对自己思想内容和感情的流露,眼神的使用与有声语言及其他体态动作相结合能够愈发体现出演说者的信心和风度。

所以,演说者在对演讲材料充分熟悉后应尽可能与听众进行视线接触,你的目光不仅能够展露自身的坦率和兴趣,更能够吸引听众的好感。

手势的运用

古罗马的政治家、雄辩家西塞罗曾说:“一切心理活动都伴随着指手画脚等动作。双目传神的面部表情尤其丰富,手势恰如人体的一种语言,这种语言甚至连最野蛮的人都能理解。”他的观点被现代语言学家们认同,他们认为手势先于有声语言,且是人类进化历程中最早使用的交际工具之一。手是人体敏锐的活动器官,它能够表现出较大的活动幅度,变化多样、方便灵活成为手势的一大特点,因此在人们的肢体语言中手势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最强,能够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仅丰富多彩,而且颇具寓意。

在演讲中运用优美得体的手势动作更有助于激发听众的热情,在形象生动的表现中也便于听众加深对演讲内容的理解,凸显演说者的个人魅力风采,获得演讲的成功。

不同的手势有着不同的表现内涵,人们普遍认为在胸部以上进行手势语言能够体现激昂慷慨、积极向上的感**彩,在胸腹之间则表明演说者思绪平缓偏重于叙事说理,在腹部以下的手势语言传达了否定、鄙视、憎恨的含义。

美国心理学家曾针对世界谈判中的手势语言做过记录:在一小时的谈判会议中,意大利人手势动作平均有八十次,法国人手势动作平均有一百二十次,墨西哥人手势动作高达一百八十次。他们的手势表现各异,例如兴奋时手舞足蹈,悲痛时捶胸顿足,懊悔时自拍脑门,紧张时抓耳挠腮,赞扬时高举拇指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参加了一次电视演讲,在尾声的时候他情绪高涨,一边大声演说一边举起紧握成拳的右手,将食指和中指伸出恰好拼成大写字母“v”,象征英“victory(胜利)”,表达了他对反法西斯战争必胜的信念,这个手势立刻引起了全场欢呼,场下的观众们激动不已,纷纷摆出“v”字形的手势回应于他,后来这个手势被广为流传,成为人们表示祝愿和信心的标志。

列宁的演讲历来被人们钦佩,强大的感染力通过语言和手势传递给每一个听众,使听过他演讲的人久久难忘,他的习惯性手势也成为被后人模仿的经典动作:左手大拇指放在背心肩口,右手动作剧烈有力,在讲到核心内容的时候他习惯将身体迅速前倾,手臂向前猛然一挥,显示出一种指引人们前进的意味,这一特有的典型手势为列宁的演讲增加了丰富的色彩力量。

一、手势含义。

在演讲中不同的手势有着不同的寓意,以下举例说明:

1演讲者在讲台上惯用手掌伸开手心朝上的动作,则表现出他的诚实、直率。

2演讲者惯于用手指对听众指点,则有自负傲慢的嫌疑,会给被指者带来不适的感受。

3演讲者一边演讲一边摆弄手指,则表示他内心对登台演说或演说内容感到紧张不安。

4拇指和小指的使用分别表示了赞扬与鄙夷的内心情感。

5说话间单手手掌向前推出能够彰显出演说者的信心和力量。

6双手由分而合或单手握紧拳能够表达出亲密、团结、联合的意义。

二、手势类别。

我们可以将手势所表达的不同思想内容进行归类:情意手势、指示手势、象形手势与象征手势。

1情意手势,它能够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听众便于体会到演说者直观的思想情感,例如挥拳表义愤,推掌或伸出食指表拒绝等。

2指示手势,它能够指明演说者所提及的具体人或事,听众能够体会到其中的真实感和亲切感。指示手势通常包括实指、虚指,前者所指对象是在场听众视线所能达到的,比如,“我”、“你”、“我们”、“你们”、“咱们”、“上面”、“地下”、“这些”等。后者所指对象或距离遥远或已成为过去的事件,比如,“在那遥远的地方”、“他的”、“那时”、“后面”等。

3象形手势,利用手势来对人或物的形状、体积、高度进行模拟,这样能够留给听众一种具体、明确的印象。形象手势通常求得神似即可,例如,课堂上老师用手比划地球自转的方向,或是在讲到“一颗红心献人民”的话题时可以做出双手捧物向上举的姿势,表达出虔诚奉献的含义,给听众以深刻的印象。

4抒情手势,在演讲中运用频率最高的便是抽象感情很强的手势,例如,拍手称快、挥舞拳头、双手相搓或猛力砍下等,都蕴含着演说者个人的感情在内。赫恩登是林肯的老朋友,他在提到林肯当众所作的演讲时说道:“一切思想情绪贯注在他的手上,瘦长的右手指自然活动,勾起了人们内心的力量。”林肯在痛斥奴隶制时,会心痛不已,常常紧握双拳在空中用力挥动。

5习惯手势,任何一位演讲者都有着独特的习惯手势,这类手势的表现大多出于习惯,而不表示明确或固定的含义。例如,列宁在演讲中最习惯使用的一个动作就是将右手用力向下一斩,孙中山在演讲中最习惯的一个动作就是拄着手杖,这些都是他们独有的手势形象。

演讲者在做出手势动作的时候需要保证与演讲内容、自身情感和现场气氛相结合,不同的幅度、方向、力度与不同的有声语言、面部表情、身体姿态相结合能够表达出特殊的含义。当然,手势语言的运用尽量保证自然到位,过于僵硬的手势会给人带来滑稽之感。另外,在使用手势语言中要有一定的节奏和间歇,切忌手势泛滥,否则会让人感到眼花缭乱,会有轻佻作态,哗众取宠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