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笑个性列传
字体: 16 + -

第116章 好兄弟互通有无

    第116篇好兄弟互通有无

    美少年周瑜被胖姐姐打破头,虽然一肚子怨气但还是忍住了,毕竟和一个傻姑娘计较再怎么说都有失风度,只好揉着后脑上的大包悻悻然打道回家去包扎去了,但他记住了人家说的寿春城里有一个比他帅一百倍的帅哥,心里免不了好奇,便嘱托朋友顺便帮他打听一下。

    消息很快传回来了,那个帅哥叫孙策,人家老爹叫孙坚,早两年因为跟随车骑将军朱俊平定黄巾之乱,把家属留在寿春了。

    “原来是良将之后,怪不得有名气了,那这位孙策人怎么样?”周瑜对孙策很有兴趣了。

    “爱好武艺,爱结交各种名人,那些名人对他也很赏识,认为他将来一定能有一番大作为。”

    周瑜也喜欢结交各路英雄人物,听到这样说更想去会一会了:“虎父无犬子,想来这句话应该在他身上能得到验证,我想到寿春去见一见他,交个朋友。对了,他多大了?长得有多帅?”

    “十四岁了,和你同年呢,确实长得帅,差不多和你一样帅!”

    周瑜按捺不住好奇心,没等脑后伤口好利索就急急忙上路了,到了寿春一打听,地方很好找,毕竟人家已经有名气了嘛。

    听说舒城周瑜来访,孙策第一个反应就是问门人:“听说周瑜长得帅,到底有多帅?”门人回答:“确实长得帅,差不多和你一样帅!”

    孙策出来接待周瑜。两位小帅哥有模有样地互相施礼客套一番,都忍不住把对方打量良久,都觉得从此可以不再帅得孤单,一定要做好朋友,一辈子!

    摆上酒菜,俩人边喝边聊,孙策觉得很开心,既然如此,那今天一定要尽兴才好,吩咐再搬两坛酒上来,并叫来歌伎舞女,让她们弹个小曲跳个舞以助酒兴。

    两人继续海喝海吹。周瑜一杯酒刚到嘴边,突然停下酒杯转头看了一下那弹琴的女子,回头问孙策:“听说兄弟广结名士和豪侠,这套歌舞班子想来是常备的吧。”

    孙策举杯示意周瑜赶紧把那杯酒干了:“周公子高官世家,这种把戏想来应该是经常玩玩,见过的应该也都是些技艺精湛的啦,我的这套帮子可能比不上你们家的,兄弟可不要见怪,将就将就吧。”

    周瑜忙谦恭碰杯:“没有没有,哪里哪里,我和兄弟今天能够在此幸会,可千万别说什么见外的话来,来来来,我们继续探讨人生……”只是聊了一会儿,期间又两次回头瞥了瞥那姑娘。

    连续三次转头盯着那个弹琴的女子,这个小动作被孙策看到眼里,觉得好奇怪,为什么这样老是去瞧人家姑娘呢?莫非是──?于是朝周瑜挤挤眼:“周兄弟觉得那姑娘长得怎么样?”

    “长得还过得去啊,就是不知道她学琴有多久了,我听着怎么好像有几个音弹错了呢?”原来周瑜不是看人家姑娘的脸,是在听人家的琴。

    孙策打打杀杀在行,对于琴棋书画这些东西那可不敢和周瑜比,听到人家这样说,不想随便接腔,现在证明是自己会错意了,很不好意思,赶紧打哈哈:“想不到周兄弟对音律还有如此高的造诣啊,这方面比我强多了,如今我可能是喝得有些多,这琴声在我听来都有些缥缈了,偶尔有些小错误哪里还听得出来。兄弟会不会也是喝多了听错了呢?”

    周瑜坚信自己的辩音能力:“我不会听错的,在第一段里有一次她手指没按准位置,放在那宫调和商调中间,那个音准就差了,第二段里她还是犯了同样的错误,而快结尾的时候她却又把徵调弹成了羽调……”

    孙策对什么五音音阶没研究,觉得自己以前听起来还是蛮好听的啊:“这么小小一点过失周兄弟你都随便听出来了,看来还是太清醒了,肯定是酒没喝得尽兴,不行不行,这样不行,来来来,我们连饮三杯。”

    “啊,我也是有些头昏眼花了呢,只是从小这琴听得多,一弹错的话这耳朵它就会自动弹一下,我想不知道都……”说着说着周瑜突然觉得多嘴不太好,赶紧闭嘴,可不能让自己在音律上极尽苛刻的要求惹出事来。

    然而孙策已经对那弹琴姑娘很不满了,觉得丢了他的面子,当下就斥责那位姑娘:“你是怎么搞的?我好心好意请周公子喝酒,你却在这里滥竽充数乱弹琴,坏了我们周公子的雅兴!”直吓得人家姑娘赶紧要下跪请罪。

    周瑜一看果然自己多事给人家添乱子了,赶紧要圆场:“别别别,这位姐姐琴声抑扬顿挫,高亢如鹰击长空,浑厚如万河竞流……至于我说的那几个音不太准,没准也就真是我听错了啦,再说这琴谱都是手抄的,没准姐姐从小学的琴谱就是跟我所学的不一样呢。姐姐姐姐,你可不要介意,就按你们学的琴谱去弹吧。”

    孙策收住怒气:“既然兄弟都这样说了,我要是再说什么实在是太不给面子了。兄弟倒是挺有爱心的嘛,确实,男人嘛,当然应该志在四方,没必要为这种小事动气。”

    周瑜想赶紧跳过这一节:“男儿志在四方,就应该先有容四方之气。来来来,我们再干三杯!”

    孙策举杯相应:“兄弟这叫什么,豪气干云?是有这么个词吧?有这样的兄弟真是三生有幸,希望将来能和兄弟一起并缰驰骋纵横天下。”

    豪爽对上大气,让俩人相处得实在是太愉快了,两三年来,周瑜经常抽空去寿春和孙策聚会,还总觉得在一起的时间太少,恨不得天天相见,于是和孙策商量:“我们在寿春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然而兄弟有没有考虑过和我一起在舒城一起过一段美好岁月呢?这样将来我们回忆往事时岂不是更加丰富多彩?”

    孙策对这种大事不敢私自作主:“这个,我是陪我母亲留在这里的呀,我爹还在外面打仗呢,要是他回家来找我们找不见了那可麻烦大了,等我先写信去问问他行不行。”

    孙坚打听到周瑜的家庭背景后很放心,回信干脆得很:“我马上要兴兵去参加讨董联军了,这千山万水的更没空管你们了,要去舒城就去吧,记得照顾好你妈和弟弟妹妹就行。”

    孙策赶紧给周瑜答复:“我爹同意了,但是要去的话就是我们全家去的哦,你们家里能不能住得下啊?”

    这对周瑜根本就不是问题:“住得下住得下,我们家在舒城有好几处大宅呢。你快来你快来,我把我们家在大街南边的那所大宅院给你们家住,我们家就住在街北边,到时我来找你玩就方便多了,穿过一条街道就到你那里了。我们可以在我家洗脸然后去你家吃饭,一天串十次门。”

    孙策备好牛车把母亲和弟弟妹妹们都迁到了舒城,从此和周瑜朝夕相处,俩人一起吃饭,一起习武,一起出去结交各方名士共论天下英杰,直把那条大街变成了一家子的走廊。两人的母亲看到这么一对英俊的孩子这么要好,也是高兴得很,都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儿子看待。

    孙策勇武有力,已经长成一个彪悍青年,对周瑜说起自己的偶像:“我最佩服的就是霸王项羽了,希望将来能和他一样勇冠天下,开创一方霸业。”

    周瑜喜欢孙策这种霸气,男人嘛,当然应该要有雄心!又问:“那兄弟看我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孙策道:“兄弟文武全才,我看做个韩信或者萧何之类的都可以吧。”

    周瑜觉得这样有点不好:“他们可是死对头哦。”

    孙策摇头:“为什么一定要做死对头呢?我说的是才能嘛,想一想,我们兄弟联手,平定天下岂不是轻而易举?”

    周瑜心潮澎湃:“不知何时我们能一起上战场呢?”

    孙策也等不及:“我爹一直在那里四处征战,打了不少大胜仗,如今我们也都长大了,明天我就写信去跟他说说,让我们也到战场上去建立功业。”一句话说得周瑜浮想联篇,俩人都陷入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之中。

    只怪世事变化太快,当初的讨董联军最后演变成了各派系之间的互相攻伐,而孙坚受袁术指派征讨刘表进围襄阳,打得正开心时却中箭身亡了。

    噩耗传来,意外终结了周瑜和孙策高谈阔论指点地图定江山的惬意日子。孙策满脸悲奋来跟周瑜道别:“我爹没了,我要去投奔我舅舅了,他现在是丹阳太守,将来我把我娘安顿好了以后,再去找袁术把我爹以前的人马要回来,继承我爹遗志。”

    周瑜心里十分惋惜,眼泪汪汪地问:“需要我做什么呢?”

    孙策摇摇头:“现在什么都是未知数了,你还是在家里等着吧,等我到了袁术那里看情况再说。”

    周瑜拉着孙策的手不放:“将来有用得着兄弟的地方可一定要记着给我传话啊。”

    孙策连连点头:“那一定,那一定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