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笑个性列传
字体: 16 + -

第84章 四出祁山灭张郃

    第84篇四出祁山灭张郃

    建兴九年春天,诸葛亮开始用木牛搬远粮草,率大军再出祁山,派人联系羌中各部族,并与鲜卑柯比能联系,让他出兵骚扰魏国边境,响应蜀汉伐魏。

    魏大将军曹真费尽心血策划的三路伐蜀因为连降大雨而被迫终止心情一直不好,加上当初冒雨前行可能伤了身体,此刻已经卧床难起,于是魏明帝让司马懿代替曹真,总督雍州和凉州各军,抵御蜀汉攻击。

    诸葛亮留王平围攻祁山,自己领三万大军亲率魏延、高翔和吴班等将领北上,直捣上邽。魏国雍州刺史郭淮本是奉令率兵前去营救祁山的,走到半路听说蜀军前去攻打上邽了,赶紧转向前来营救,并且派人与上邽守军约好,三天后半夜里同时发动攻击,打蜀军一个背腹受敌加措手不及。

    到了约定日期,郭淮率军向蜀军营寨悄悄潜行,摸到寨门口时众军士一齐点起火把,高起喊杀冲进蜀营就放火,就看见黑夜里蜀军东奔西窜,望后营急退。见偷袭成功,郭淮命军士加紧放火,烧得越大越好,让城中守军看见这边大火,赶紧出城夹击。

    听到四下里喊杀不断,郭淮烧火烧得正开心,忽然前方整齐亮起无数火把,火光中蜀将吴班率兵队列整齐在那里张弓以待,一声令下,万箭齐发,冲锋在前的魏兵顿时像割麦子一样倒下一大片。吴班远远高声喊:“郭淮,搞偷袭放暗箭好玩不?”

    坏了,郭淮知道中了人家的埋伏,赶紧下令转身逃命,只见左右两边又是火光四起,高翔率军从左边杀出,魏延领兵从右边杀过来,还记得问候一声:“郭淮,几个月不见,你还好吗?怎么来都不打声招呼啊!”

    郭淮可没心思扯淡,只顾着打马疾退,好在镇守当地多年,对周围地形特熟,连着七拐八拐的,虽然损失惨重,终就逃得性命。

    上邽城中守将费曜一直在城楼上留意城外动静,等看到远处蜀军后营突然火起,一大片火把往上邽城方向涌了过来,料想是郭淮偷袭得手,连忙放下吊桥,率领早已严阵以待的守军冲出城来。

    埋伏在城外的蜀军放过魏军前锋,等大部已过,吊桥即将拉起时,迅速冲了出来,乱刀砍断拉桥绳索,抢先冲进城去。

    费曜听得背后蜀军抢城了,自知大势不妙,急忙率军转向,也不回城,直接就斜刺里沿城墙边跑了。

    司马懿和张郃率领大军来保上邽,正在行进时,看到前方一支残乱不堪的魏军败兵迎面而来,郭淮和费曜垂头丧气前来报告:“上邽已经被诸葛亮诡计夺下,如今我们要怎么办才好?”

    司马懿问清周围地势,决定抢占上邽东山,依靠山势立营坚守,绝不能让蜀军东进威胁到关中长安。

    诸葛亮就是想找魏军主力决战,随即率军过来攻打东山。司马懿知道蜀军训练有素,不想和蜀军打阵战,只一心据险而守──你们尽管在山下叫吧,喊吧,等你们喊累了,喊饿了,粮草供应不上了,就老老实实回你的汉中去吃饭吧。

    诸葛亮派人给魏军下战书。司马懿正在山上观看蜀军形势,见蜀军单人匹马跑上山来,令人接过战书,只见上面写着:“去年你爬山涉水的从上庸来汉中找我,怎么半路就回去了?我没有出门远道迎接,实在有些过意不去,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今天我特意盛情回访,希望你能下山来和我一起叙叙,打一仗吧。”

    司马懿不理挑衅,却也客气地回了一封信:“我去年就是出门玩玩散散心罢了,现在你又跑到我们这里来玩,那就好好游玩一番,我是不介意的,只是我不管饭,怠慢之处,还请见谅啊。”

    人家吃定自己远道而来,军粮转运不济,死守不战,诸葛亮也没办法,人家人多势众,还守着有利地势,冒死攻坚的事不能做!于是双方相持良久,不觉就到了夏末麦熟季节,上邽田野里到处黄灿灿一片,风吹麦浪涌的,很是逗人收喜。

    诸葛亮好心提醒司马懿:“你们的麦子熟了,怎么还不下来收割啊?这么好的麦子,要是白白烂在地里浪费粮食是很可耻的。”

    司马懿一肚子闷气,心道要是能烂在地里倒好了,我是心痛白白便宜了你们这帮抢粮食的强盗!果然两天不见司马懿回信息诸葛亮不客气了,又写书来告知:“你不收我可要收了,不能白白糟蹋粮食不是,我这里正好军粮不多了,那就先吃不谢了。”

    看着蜀军尽收上邽之麦,深明利害的司马懿能强忍下这口气,他手下的那些将领可咽不下这口气,围着他闹哄哄地嚷着要出去和蜀军决一死战。司马懿被吵不过,抱着脑袋痛苦道:“哎呀,我怎么头痛得这么厉害啊,好多天了,这是越来越痛了,肯定是病了,你们先让我养养病,等我头痛好了,想个妙计再带你们出去找诸葛亮报仇好不好?”

    几万大军,收那点麦子也吃不了多久,诸葛亮下令退军南行。司马懿见蜀军远退了,于是带领诸军也下东山,远远跟在蜀军后面。

    听到魏军跟随而来,诸葛亮就回军来找司马懿挑战。司马懿还是不肯打,蜀军回头他也回头。诸葛亮再转身向南退去。司马懿又带着魏军远远跟随而来。

    诸葛亮退军五十里,再次回头来找魏军决战。司马懿还是不肯战,又要掉头退回去。魏军诸将真不干了,纷纷表示要和蜀军一战,说大将军您不能搞得我们魏军见了蜀军就像小绵羊见了老虎一样,就知道一昧忍气退缩,这让我们以后怎么带兵啊,

    司马懿又喊头疼,只是再也不起作用了。张郃也进言道:“蜀军耗了这么久,应该是粮食跟不上了,如今他们应该已经军无战心,一心回家了,我们可以出奇兵攻击他们,我愿带人去攻打他们在南围的营地,然后和大大将军您前后合击诸葛亮主军,一定可以打胜。”

    见众意难违,司马懿只好试一试,顺便也真正验证一下诸葛亮治下的蜀军野战能力到底有多强,于是分兵张郃去攻打王平督守的南围,自己亲率大军去和诸葛亮正式斗一斗。

    魏军与蜀军双方摆开阵势。司马懿仗着骑兵多,派重骑在前,一声令下,一齐向蜀军冲杀过去,想利用重骑兵强大的冲击力和机动力冲乱蜀军阵形,然后分片剿杀。

    面对疾冲过来的骑兵,蜀汉步军阵法严整,毫不慌乱,距离较远时,用强弓射击敌方,当魏骑兵冲到较近距离时,蜀军弓箭手放下长弓,改用连弩射击。此连弩经过诸葛亮改进,一发十弩齐射,顿时箭如雨下。魏骑兵冲势正猛,根本无处躲避,顿时纷纷中箭倒下。

    有一些骑兵没被射到要害,冒死冲到蜀军阵前。蜀军阵中夹杂在弓箭手中的长枪手顿时齐身而起,由三到四人共持一杆两丈长的铁枪用力刺出,顿时便将那骑兵连人带马刺穿。

    魏骑兵死伤惨重,赶紧掉头往回跑。诸葛亮命中军敲响战鼓,指挥魏延、吴班、高翔率蜀骑兵迅速出击,乘势追杀。魏军丢盔弃甲,溃不成军,一连往后狂退三十里,夺命逃回到大本营,紧闭营门,架好鹿角,死守不出。

    张郃带着几万人马还在猛攻王平驻守的蜀军祁山南营,连续发起疯狂突击,指望迅速拿下南营,然后率军回击诸葛亮大军后方。王平凭借有利地势坚守不出。张郃久攻不下,内心焦急,忽然又听报司马懿大军被诸葛亮打得大败,连呼不妙,立即率军后撤,以免被诸葛亮回身包抄,反而被人家来个前后夹击无路可逃。

    经此大败,司马懿是再也没信心和诸葛亮大军决战了,看来人家真是精心准备,装备了专破骑兵的超组长长枪和十发连弩,早就掐住了魏国所擅长的骑兵突击的软肋,而且蜀军阵法严谨,进退有序,自己根本早不到突破口,这仗没法打,不是回到老办法上来,据山产营坚守,等蜀军粮尽无奈退军再说吧。

    蜀军出兵祁山已达半年,没奈何司马懿总是据险坚守不战,耗日长久,军粮确实已经跟不上了,而且此时负责从汉中往前线运粮的李严因为连降大雨道路泥泞,运粮无法保证,派人来劝诸葛亮退军,诸葛亮于是安排退军事宜,带领大军徐徐后撤,为了迷惑司马懿,防止魏军随后追击,蜀军每后退三十到五十里,便扎下坚实营寨,摆出一副仍在诱魏军决战的架式来。

    蜀军连退五日,连下五营,远远跟随在后面的司马懿却突然灵感闪现,看出蜀军真是粮尽而退了,渴望赢取一场胜利以掩饰自己畏蜀不战灰色战史的他决定让张郃率军随后追击。

    张郃对于战与守的观点这时却完全面司马懿互换了位置,根本不同意去追击蜀军:“诸葛亮深谙兵法,部队进退有序,如今退兵回去,肯定会对我们随后追击严加防范,这时去追肯定不合适,还是放他们慢慢回去算了吧。”

    司马懿不高兴:“以前我要坚持防守,你们非要出战,结果吃个大败仗,如今蜀军粮草已尽,急于回汉中吃个饱饭,肯定早无斗志,正是我们追击的好时机,你偏又不肯追击,放着轻松取胜的机会你不把握,这到底是你在指挥还是我在指挥?”

    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是在军中,尽管张郃心中一万个不愿意,也只好率兵去追。诸葛亮早在木门道中射下伏兵,当张郃追兵进入埋伏圈后,两边山坡上蜀军万箭齐发,顿时将他射杀当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