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笑个性列传
字体: 16 + -

第74章 慎选明主论三分

    第74篇慎选明主论三分

    娶了黄承彦家的月英姑娘,诸葛亮成了当地人眼里的笑话,当地许多美女都警告自家兄弟:“你娶媳妇可千万别向那诸葛亮学呀,竟然娶了个那么丑的老婆,唉,可惜了,这么聪明的一位大帅哥,怎么突然脑袋进水了呢?”

    诸葛亮自己倒没觉得黄月英有多丑,明明五官端正嘛,不就是头发黄点,皮肤黑点吗?又不缺胳膊少腿的,而且心灵手巧,勤快又节俭,肚子里墨水不少,和她聊起来总有新鲜话题,这样的老婆可难找。

    石广元、崔州平、孟公威和徐庶等人到诸葛亮这里来赠饭的次数越来越多了,谁让她娶了个能发明饺子机的老婆呢,要是能发明个把水倒进去马上就能从另一边流出美酒来的机器那可最好不过了。

    石广元问诸葛亮:“成家立业,成家立业,现在你已经成家了,不知道你打算建立什么样的功业呢?”诸葛亮反问大家:“你们都有什么样的理想呢?”

    石广元回道:“最起码也要做个什么太守之类的二千石官员才好。”

    孟公威精神没那么好,他想家了:“能够回北方老家做个地方官对得起列祖列宗就行了。”崔州平表示对做官没兴趣,现在只想安心求学问;徐庶性格豪爽些,觉得应该干点大事才好,只是不知道怎么说,当下没有回话。

    诸葛亮给大家点鼓励:“以你们的才能,将来做个什么州刺史啊郡太守之类的都不是问题。”大家听他说得这么好,都反问道:“那你觉得你会有个什么样的前途?”诸葛亮摇摇手,光轻笑不回答。石广元替他回答:“这家伙经常把自己想像成管仲、乐毅,心大着呢。”

    孟公威问诸葛亮:“如今天下争霸,凭你的才能,想做个管仲乐毅那样济世强国的能臣问题不大,问题是你准备去辅佐哪位明主呢?这荆州刘表是你家亲戚,你却一直没去他那里做事,那剩下的就只有北方曹操、江东孙权和益州刘璋了,庞统已经去江东了,不知道你会选择哪一个。”

    诸葛亮仍是笑着摇头不表态,心里却是打定主意了的,曹操这种挟持天子,屠杀百姓的奸贼肯定是不能去投奔的,要不是趁早跑到荆州来,只怕当年我们家人都会要死在他手上了;江东孙权?大哥诸葛谨到他那也好几年了,听说那里的人经常言辞尖酸调笑别人,感觉那里匪气好重啊,像是割据一方,窝在那里搞帮派似的;至于刘璋嘛,软弱好欺,只能呵呵哒。

    徐庶见诸葛亮对孟公威点出的几位都不感冒,想试探他是不是和自己有同样的想法,便装作不经意的样子轻声说了句:“新野刘备自从前年在博望打败曹军后退兵回来,好久都没什么行动了一样啊。”

    被徐庶点破心中秘密,诸葛亮不由得心里一跳,抬眼望去,正好与徐庶那犀利的眼神撞了一下,忙偏过头去,用手捂住口鼻,“嗯,嗯”两声,心道:算你厉害,但我可不能承认,因为──我是不会主动去找他的,难道你们都没明白我自比管仲和乐毅的意思么,我可是需要一个能屈尊来请,倾心相托的主公才行啊,要不然怎么能让我放开手脚尽情施展呢?

    孟公威对于突然扯到刘备身上去了感到有些吃惊:“徐庶啊,你不会是想去投靠刘备吧?虽然他是汉室宗亲,又有仁义之名,于大义上是个好选择,可是他好像命比较衰,这辈子总是被人打得东奔西逃的,现在也只是寄居在刘表帐下,手中只有两千人,只怕这辈子没多大机会了,到他手下办事前途难测啊。”

    徐庶犹犹豫豫地考虑了一年多,最后还是决定去找刘备聊聊,因为放眼天下,汉室宗亲里也实在是只有刘备好像有些斗志,而且此人素有仁名,能礼贤下士,荆州地区许多名声不错的官员听说都和他聊上了,想来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的人还不少。

    临走前,徐庶还是再来找诸葛亮征求一下意见。一听徐庶终于开始行动了,诸葛亮倒是给了他不少鼓励,只是坚决不同意和他一起去:“我无意功名,准备向崔州平兄弟学习,专做学问算了。”

    徐庶当然不相信这些话,自个儿跑到新野去见刘备。刘备和徐庶一番交谈,觉得徐庶学问真的很大,当时就表态要请他留下来做自己的军师。徐庶在新野呆了一段时间,深深感受到刘备胸怀大志,心揣仁义,觉得他将来一定能成就大业,诸葛亮那满肚子学问不到这里来发挥真是太可惜了。

    徐庶试探着向刘备提起:“我有个好朋友,学问比我大多了,人称卧龙先生,不知道主公对他有没有兴趣?”

    刘备听别人提起过荆州的卧龙和凤雏都是奇才,一直都想有机会结识一下,一听是徐庶好朋友,高兴地说:“好啊好啊,你去叫他一起来啊。”

    徐庶道:“不瞒主公,我这个朋友经常自比管仲乐毅,当然我们认为他的才华确实配得上,所以我当初其实是叫了他一起来的,但是他不肯来,所以我想,主公你能不能学学齐桓公和燕昭王,不拘小节亲自上门去拜访他一下呢?”

    刘备正处困境,一听说诸葛亮有力挽狂澜,救国于危难之才,当然愿意,立马就起身要去隆中。

    诸葛亮一直在打听徐庶在刘备那里怎样了呢,崔州平急匆匆跑来告诉他:“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来找你了。”诸葛亮忙问:“你怎么知道?”

    崔州平道:“徐庶派人告诉我的啊,他生怕你不愿意去呢,特意先给我消息,要我劝劝你。”诸葛亮心怦怦跳──知我心者徐庶也!嘴上却说:“这个徐庶,怎么像把我当做什么礼物要送给人家似的,太不像话了,不见不见!走走走,躲起来。”

    崔州平瞪着大眼看到诸葛亮躲到后房去了,一跺脚:“你干嘛呢?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

    诸葛亮把小书童叫过来:“等下子要是有陌生人来找我,你就说我不在,到别人那里吃饭去了。”小书童道:“我们自己不是就快吃饭了,你要去哪里呀?”诸葛亮知道小孩子不能学撒谎,忙说:“真的是去别人家吃饭啊,你看我现在就走了。”说着打开后院门,赶紧躲到外面去了。

    ……

    刘备一访不遇,不久又第二次登门拜访了,这天可正下着大雪呢,诸葛亮自己都没想到人家竟然冒雪而来,听到院门外刘备在那里叩门了才知道,心里一热,都准备赶紧出去开门迎接了,却在搭上门闩的一刻把手收了回来,一狠心,对弟弟诸葛均吩咐道:“等下你接待一下刘皇叔,就说我不在。”

    刘备一听诸葛亮又不在,感到太遗憾了,留下一封信表达思慕之情后怏怏而去。

    诸葛亮看着刘备一行远去的身影,默默地在心里说了声对不住,轻轻喊了一句:“皇叔,事不过三,如果你下次再来,我一定不再躲了。”

    诸葛均看着莫名其妙:“哥,你既然想去人家那里,怎么又老是躲着不见啊?”诸葛亮道:“都说刘备什么平易近人求贤若渴的,我就是想看看是不是真的嘛。”

    诸葛均问:“二哥,你这样几番试探人家我觉得不太好。”

    诸葛亮解释说:“我又不是去打零工,是要用一生干一番大事业的,所以一定要找一个好主公,而且要保证自己得到重视,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我的才干啊。”

    诸葛均道:“刘备现在还是在别人手下混饭吃呢。”

    诸葛亮耐心解释:“可是他是真心想匡扶汉室,重振朝纲的人啊,就是因为皇叔现在是穷光蛋,我去了如果帮他取得一点成绩他就会开心得很,必定对我高看,有句话叫做宁给贫时一口汤,不予富时一桌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他现在身边缺乏出谋划策的人,我这一去,我的计谋会很容易得到全面贯彻,做起事来能得心应手。

    “其实皇叔也没有你们看的那么惨,你看他多次亡命奔逃,却总能东山再起,简直就是个不死鸟,这说明他运气不错,公关能力也不错;而且手下多猛将啊,关羽、张飞、赵云那可都是有万夫不当之勇,好决策还得好执行力,战争年代,这是决胜的利器。

    “总之,我觉得刘皇叔成就一方霸业的希望还是很大的,而且,而且我已经帮他做好规划了。”

    诸葛均说:“你想得可真周到,就怕那刘备不来了,你也只是白想。”诸葛亮也真有些担心这点,忙喝止道:“闭嘴!净说不吉利的话。”片刻之后又自语道:“宁沤腐,不打折,出山,一定要完美!”

    诸葛亮没看错人,等到春天,刘备又一次亲身前来登门拜访。这回诸葛亮没有再躲闪,只是故意装睡让刘备等了一阵,然后起身更衣,焚香上茶,在刘备的一番恳求下,正式推出了自己的出山之作──隆中三分对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