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笑个性列传
字体: 16 + -

第62章 三顾茅庐论天下

    第62篇三顾茅庐论天下

    刘备马跃檀溪逃离襄阳城,一路狂奔,只是身上衣裳都浸湿了,在马上冷得直打颤,看到路边山中一处小庄园,又天色不早了,决定在这户人家借个火烤烤,最好能住上一晚。

    原来此处正是荆襄名士水镜先生的家,看到刘备前来叩门,一眼认定此人不平凡,问:“莫非你就是传说中人见人亲的刘玄德?”

    刘备没想到在这偏僻的地方人家还能一眼认出他来,心想完了,这还怎么能偷偷逃回新野去,回身就要上马开逃。水镜先生赶紧拉住他:“别走别走,我是司马德操,正想和你见面好好聊聊呢。”

    听说是荆襄名士水镜先生,刘备也是早有耳闻,忙向人家行个礼:“今日相遇,幸会幸会!”放下心来在这里歇息,又与水镜先生畅谈世事人杰,很晚才睡下。

    第二天刘备起身向水镜先生告辞,恰巧赵云追寻到这里,于是会合陈到,急急奔回新野。

    回来没几天,有人前来投奔,刘备急忙请了进来。来人叫徐庶,与刘备大谈当今天下形势,刘表固守自封,只怕会被时势淹没,劝刘备加紧筹划,早作准备。刘备深以为然,就要拜徐庶作军师。

    徐庶与刘备讨论了几回国纲吏治,又和关羽张飞交流了几番军阵兵法,觉得刘备猛将不少,然而谋士缺乏,试着问了::“有个叫诸葛亮的人,才能比我好多了,将军你愿不愿意找他聊聊?”

    刘备问:“是不是就是那水镜先生说的什么卧龙凤雏的?”徐庶点头道:“诸葛亮就是号称卧龙,是我的好朋友。”刘备忙说:“那你叫他一起来啊。”

    徐庶迟疑一下,说:“这家伙比较傲气啊,招他来他是不会来的,只怕需要你委屈一下,亲自去拜访他才行。”

    刘备明白了:“难怪那天水镜先生跟我提起他,却不愿跟我多谈此事,原来是因为这人傲气呀,不过没关系,只要他真有本事,我前去登门拜访那倒是应该的。”

    说去就去,刘备第二天就叫上关羽张飞一起前往隆中卧龙岗,不想却扑了个空,人家都不知道到哪玩去了,连什么时候回来都不知道,只好怏怏而归。

    离了诸葛亮的草庐回起没多远,看到前方一人头戴逍遥巾,身披皂布袍迎面走来,刘备心想:难道正好回来了?急忙迎上去问:“先生就是卧龙诸葛亮吧?”

    来人摇头道:“我不是诸葛亮,我是他好朋友崔州平。你是谁?找他有什么事?”刘备回道:“我叫刘备,如今天下大乱,我想请诸葛亮先生帮助我完成平定天下,恢复王治的大业。”

    崔州平笑道:“原来是仁名远播的刘皇叔啊,失敬失敬!早听说皇叔仁勇兼备,天下慕名,他日肯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祝你心想事成!”

    刘备问:“刚才去拜访卧龙先生,他不在,你知道他去哪里了吗?”崔州平说:“我还正想找他呢,原来他不在呀,那我也回去了吧。”

    刘备道:“先生和他是好朋友,肯定也和徐庶一样大有学问,可不可以到我那里去帮帮我啊?”

    崔州平道:“徐庶都已经去你那里了?哎呀,这诸葛亮和徐庶可比我高明多了,有了他们我没得混啊,我还是赶紧回家吧。”说着不管刘备如何挽留,拔腿就跑了。

    刘备好惊讶,这诸葛亮可真了不起啊,他的朋友对他可是佩服得不得了呀。

    徐庶见刘备等人回来,忙上前问:“他不愿意来?”刘备摇头:“人都没见到,愿不愿意来就更不知道了。”

    张飞喜欢跟徐庶说话:“来不来都没关系啦,我们有了徐军师,可是文武都已齐备了。哎,军师,跟我们说说当初你是怎么帮朋友报仇杀人的,我二哥当年就是这么出走的,要不我们还可能遇不上呢。”

    为了防止又白跑一趟,刘备先派人去隆中打听,十多天后传来消息,那卧龙先生回来了,于是又叫上关羽张飞,要再次前去拜访。

    这时已经是隆冬季节,今天天气可不好,阴沉沉冷嗖嗖的,关羽说:“只怕会下雪啊,要不我们还是改天再去吧。”刘备说:“天气不好正好,要是天气好只怕他又要出去玩了。”

    三人出行没多久,大雪就纷纷扬扬下个不停,走了半天,连路都快被雪盖住了。关羽建议先到路边酒店休息一下。

    一壶热酒没喝完,刘备又急急忙忙催着赶路,谁知人家昨天又出去了,只留下弟弟诸葛均看家。

    这么顶风冒雪的赶来拜访,却仍然无缘谋面,刘备确实也有些不甘心,为了表示自己诚意,特意留下一封书信,将如滔滔江水的爱慕之情写了好几页纸,交给诸葛均:“告诉你哥,我刘备可是万分热情企盼与他见上一面啊。”

    回到新野,刘备还要筹划三访隆中,不想刘表来信要他赶野襄阳,说有掏心窝子话要和他说,只好赶往襄阳相会,暂时把隆中放到一边去了。

    刘表一见刘备就是老泪纵横:“老弟啊,上次蔡瑁的事情我是真不知情啊,你可千万别往心里去,我让刘琦代我向你道过谦了是吧?你也知道当年我是单枪匹马来的,靠着蔡家等地方豪族才坐稳荆州,一下子我也不好严办他们,你体谅哥哥苦处,把这事先放到一边吧。”

    刘表真正心急的是北方曹操的事:“曹操已经平定了北方,听说准备挖个大水池子训练水军,那肯定是要南下来攻打我们荆州了,唉,当初没听你劝,趁他北征时攻打许昌,如今人家可是铁了心也可以安心来打我们了,只怕我们应付不来啊。兄弟你得人心,善征战,要不你搬到樊城来吧,有事我们兄弟也好商量。”

    ……

    刘备安慰刘表,陪他散心了好长一段时间,等再回到新野时,都已经是早春了,马上就要和曹操开战了,可得快点请出卧龙先生,一起搬到樊城去。

    老天不负有心人,这回可算是见到传说中的卧龙先生了。诸葛亮正在睡午觉呢,刘备谦恭地在外等候多时,终于等到先生醒来。诸葛亮听说来过好几回的刘皇叔又前来登门拜访,也赶忙整好仪容,将刘备迎进草堂。

    刘备向诸葛亮揖手:“终于得见先生一面,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诸葛亮也忙客气道:“乡野村人,竟然麻烦堂堂大汉皇叔三番两次屈尊前来,真是罪过罪过!”

    刘备客套过后,急忙说明来意:“刘备一生征战,誓要匡扶汉室,恢复王治,救天下黎民百姓于水火,只是一直运气不好,漂泊一生,至今没有立足之地啊,想想肯定是因为我能力有限,无法完成一这鸿伟大事业,听说先生有济世安民之才,可要好好给刘备指点一条光明大道啊。”

    诸葛亮客气几句,见刘备确实是一番诚心,而且态度诚恳,姿态谦恭,于是让左右闲杂人员退避,取出一幅地图来挂在墙上:“皇叔来看看当今天下局势如何?”

    刘备看了就伤心:“幽州成了曹操的,平原也成了曹操的,徐州被他占了,豫州也被他占了,我刘备漂离一生,到现在还没有个立足之地啊。”

    诸葛亮道:“皇叔征战多年,为何到现在还没有一块基地呢?那是因为你们以前太要强了,急于求成,没有打好基础就和强敌蛮干,当然讨不到好了。”

    刘备就是等着诸葛亮好好给他分析分析呢,诚恳请教:“请先生详细指点一下我的不足吧。”

    诸葛亮条条分析:“皇叔虽然是汉室宗亲,但家道早已贫弱,当初起兵讨黄巾就比天下诸侯输在起跑线上了,拼死拼活好几年才当个小县令,实力弱小,奈何不了天下黄巾大军啊,没捞到什么好资本。

    “后来您投靠公孙瓒,总算暂时站稳脚根,可公孙瓒又跟当时实力雄厚的袁绍联军干上了,最终以失败告终。

    “接着您做了徐州牧,本拥有了一块不错的基地,可徐州周围曹操、袁术等大敌虎视眈眈,您可自保都来不及,最终还被吕布偷袭了,从而失去徐州。

    “虽然你后来又重新回到徐州,但那时你已经被曹操盯死了,不久就被曹操大军闪电突袭,从此再也没有自己的地盘,只能投靠他人暂求安身。”

    “我就在想,为什么您总是喜欢和当时天下最强大的力量为敌呢,要知道,你一直就实力不够啊,在自己还弱小时就这样死命硬抗成功的机会太渺茫了。”

    刘备觉得卧龙先生分析得条条是道,诚心请教道:“请先生给刘备指明一条胜利之路啊。”

    诸葛亮喝口茶,看着地图慢慢道:“匡扶汉室,剪除不臣,还是应该讲究一下战略吧,我觉得呢,皇叔应该先找几个弱小的敌人斗一斗,抢得几块好地盘,等自己实力壮大了再和那些强敌对抗才好。”

    刘备细想这一生,可不就是这样吗?每次还没站稳脚根,就被强大的敌人追着打,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这先生分析得可真准,赶紧向诸葛亮请教今后该怎么做。

    诸葛亮用手中鹅毛扇在地图上指来指去:“如今北方基本上都是曹操地盘了,这家伙如今实力天下第一,自己又特会用兵打仗,我们暂时千万别和他斗,先躲着点。

    “江东孙家已经统治多年,当地民心已经认同他们,而且其地河流交错,沼泽众多,外人很难适应,我们也不能和他开战,最好能和他联合对抗曹操。

    “那天下还有什么好地方呢?就只剩下荆州和益州了,两地都比较富有,人口众多,而且刘表和刘璋都比较软弱好对付。要是我们占有这两个地方,发展经济,狠抓军事,就有了争夺天下的本钱了。

    “皇叔是汉室宗亲,如今天下忠于汉室的人还是很多,您可是深得民心的人。等我们拥有荆州和益州,到时抓住时机,一路由益州北进关中,一路由荆州北伐宛洛,天下可定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