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笑个性列传
字体: 16 + -

第10章 创建古城根据地

    第10篇创建古城根据地

    且说张飞有了媳妇,带着兄弟们远远离了谯郡西行,却苦于早无军粮,采蘑菇捉青虫的也解决不了肚皮问题,所以经过村庄时仍要强买强卖,且银两也快耗光,那给的粮价也跟白抢没多少区别了。

    这天村子里一位大婶就在骂他们:“哪里来的强盗,怎么不去山上占个寨子抢过路有钱人。虽说你们在这只找吃的,但我们这些人家自己都吃不饱,还要管你们,有种去县城抢啊,那儿可是囤着好多粮食呢。”

    张飞被激,也不再因为自己人少不去和大军拼了,就问:“真的?县城在哪呢?离这有多远?”大婶说“不远,也就四五十里吧,不过那里可有军队哦,你可别偷鸡不成蚀把米。”

    张飞说:“我哪里还有米可以蚀的,有米我也不麻烦你们了。”说完给大婶作揖,再三感谢道:“你可真是救苦救难的菩萨,我以后一定给你立庙天天祭拜。”大婶连忙摆手:“别,你以后不来麻烦我们我就谢天谢地了。”

    张飞急急忙忙催大伙儿上路直奔县城,一行人马三步并作两步的赶到了县城。

    这是一个偏僻小县,县城也是一座古城,城门口只是象征性有几个守卫,张飞一行人来到,那些守卫一见这架势干脆问都不问直接让开道放行。张飞觉得奇怪,问他们为什么拦截盘查。

    那些守卫说:“看你们是官军吧,我们这儿只防得了山贼土匪,防不了你们这些官爷。”张飞还待再问,那些守卫摇头叹气都退到一边去了不理他,他也就干脆不问直接去县衙问。

    县令是个老先生了,见过张飞行了礼,也不说话,反正知道张飞自己会说。张飞问县令:“老先生在此供职多少年头了?”县令回:“半年了吧。”张飞好奇道:“老先生怎么这么大年纪在这儿当个县令?”

    县令回话:“老朽以前只是个老教书匠罢了,只是这里以前来的县令都没做多久就都走了,后来也没见有人来上任,乡亲们见没人主事,就叫我在这充充门面罢了。不知将军到此有何贵干?”

    张飞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们在外征战多时,军粮一时有些接济不上,想向贵县借点粮草以充军资啊。”

    老县令看着张飞,翻了一个白眼:“将军来晚了,粮草都被借光了。”张飞想起那位村里大婶说这里有军队,难道也是过路军马?把粮食都抢走了?便问道:“不知道是何方军马借走?”

    老县令不回答,反问张飞:“将军你看我们这县城可安静?”张飞答:“安静。”

    “可偏僻?”

    “偏僻。”

    老县令说:“是啊,我们这里本是个好地方啊,乡民们都自耕自足,本该是过得上温饱日子的。”张飞问:“老先生是说?”

    老县令继续自话道:“你看我们这里偏僻,又不是什么富足之地,而是传说中的传檄之地啊,就是谁把周边占领了,派个人到这里打声招呼,我们就认谁做主公就是了,那些大人物压根儿就没把这里放在眼里,大军都不从这儿过,我们这里可本该是一片祥和之地啊。”

    张飞没明白老县令想说什么,只能回答:“是啊。”

    老县令便问:“这里官方都没放在眼里,官军都不打这儿过,那这里是不是就会变成那些怕官军的人眼中的世外桃园啊?”

    张飞恍然大悟:“老先生是说这里土匪多?”

    老县令点头:“是啊,那些土匪被官兵打败了,就到处躲啊,躲到这里一看,哟,这里没人管,就都在这占山为王了。”

    张飞明明记得那村里大婶说这儿有军队,便问道:“不是说这儿有军队吗?”老县令说:“是啊,就是那些土匪军队啊。”

    张习明白过来,敢情那大婶是想叫咱们来这灭匪呢。

    老县令看了看张飞,迟疑一下又说:“还有一些人啊,本也是官军来着,只是打了败仗剩几个残兵,没脸见人,到了这儿也干脆干土匪营生得了,不知道将军今后如何打算啊?”

    张飞一听,哟,这是怕老子也当土匪来抢劫呢,也太小瞧人了吧,老子可是杀贼无数的人了,便想发怒,但说话的是位老先生了,既然敢这么跟他说话,估计也是活腻了不怕死。

    老张可是聪明人,当下脑袋瓜一转,有了主意,便对老县令说:“我们就是来剿匪的啊,这不追着一伙匪贼才到这儿的啊,您放心,我们来了,就一定把那些土匪盗贼的全消灭干净。”

    老县令一听,连连拱手道:“将军如真能在这守卫保护,平叛匪乱,那可真是我们的福气了。”说着竟转到后厢,直接把县印都拿出来给张飞,说:“那你作主,我还是做我的教书匠得了。”

    张飞想想,也不推辞,就接过大印准备坐上大堂,可这时肚子不争气地咕咕叫了几声,马上想起生活大计来,当下又连忙向老先生说:“这杀贼得有好力气才行啊,你看这县里怎么也会有些存粮吧。

    ”老先生失笑道:“那倒还藏着些,要不我还坐在这等死不成。”

    吃了顿饱饭,张飞坐上大堂,真有模有样地开始计划起剿匪的事情来了。大柱二柱就有些不明白,便问张飞:“老大,我们真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剿什么匪啊?”

    张飞说:“你傻呀,这娶老婆得有房,干革命得有根据地。咱有了这古城,就有了立身之本,四面八方仰慕我张飞大名的人就知道来这儿投奔我呀。

    “有了这县城,我们还可以收税啊,有了税收,我们就可以招兵买马呀;人马充足了,我们就可以扩大根据地呀;根招地大了,我们就可以有更多的税收钱粮啊,就可以招更多的人啊,然后就可干更大的事啊。

    “还有那剿匪啊,你就知道砍砍杀杀,其实还有招安和收编啊,我们可以直接把那些盗匪变成自己的人马啊,那队伍壮大起来好快哦。

    “当然,最主要的是,现在也不知大哥二哥消息,我们离了这儿去找,茫茫人海,人找人找死人,今天听说他在东家,我们赶去东家,结果他又去了西家,我们赶到西家,他们可能又去了北家。

    “再说我们要是这么一直窜来窜去的,一不小心碰到曹曹的大军,还不被人家一口吃了?所以我们要暂时在这安定下来,保住这块根据地,这样大哥二哥如果知道我们在这儿,最起码他们来找我们不会扑空了。”

    大柱二柱俩人可只听进去前面两句,连连表示理解:“是啊是啊,咱们三爷媳妇都带在身边这么久,还没正式拜堂呢,这下子可以正式入洞房了。”

    张飞开始盘算剿匪行动的必需条件,首先当然得有人马和粮草,这人自己是有几十人,粮草县衙里也有一点儿,但远远不够,都需要补充。怎么补充?张飞自然想起当初和刘备一起从军平叛的过程来,便依样也写个招兵公告,也要求大伙儿自个搞点兵器粮草。

    果然这招还真行,毕竟这怎么也是个县城,没几天功夫,也有了三五百人和一些军粮。

    张飞恍如回到当初兄弟三结义的美好时光,不由得一拍大腿:“老子天生就是搞这块的料啊!”不过一转念又想起如今两位哥哥也不知流落何方,生死示卜,不禁又黯然神伤。

    张飞明白现在还是要以剿匪为重啊,凭自己手上这点人马,到别处去是抢不到好处的,在这儿先养伤壮大以后再去别处发展才是正道,于是留下百多人守卫县城,自己带着三百多人出发去县城东南向二十里外的腾龙山擒贼。

    腾龙山的首领是大龙二龙两条龙,其实就是两个耳朵有点背的半聋子罢了,但两兄弟有点武艺,有些力气,连吓带骗的也搞得百来人在这里占山为王。这天两人听得有官军三百多人来他这要灭了他,自知难以抗衡,便紧闭寨门不出,反正山寨里有不少粮食,靠着这点也已经躲过好多次灭顶之灾了。

    张飞带着人马在外大骂叫阵半天,也不见有人出来迎战。军士中新招的当地兵士告诉他:“将军别骂了,那兄弟就是两聋子,你把天都骂炸了他们都听不见。”张飞道:“那如何是好?”

    兵士说:“他脸皮厚不出来,我们就强攻进去啊。”

    张习摇头说:“不行,不能强攻,这地势对我们不利,我们要是强攻他们只需在上面扔石头泼大粪的就会让我们损兵折将。既然他怕死不出,不如干脆吓唬吓唬他让他乖乖投降试试。”

    于是张飞将兵马退出几百步,叫大柱二柱去山寨找人家谈判。

    大柱二柱进得山寨见到两位寨主,便投上书信,那大龙二龙也懒得看,只问:“你们领头的是谁?”

    大柱答:“就是大破曹巾军,勇武传天下的张翼德张将军啊。”二龙说:“我们以前还想投靠黄巾军呢,在我们这儿不认识什么将军,我们就是专和将军作对的。对了,你们说话大声点,别跟蚊子似的哼哼哼。”

    二柱见对方不把官方放在眼里,想起了张飞的另一个身份,便大声说道:“我们老大就是传说的人见人怕、鬼见鬼闪、江湖人称赛阎罗燕人张翼德是也。”

    大龙二龙这句话听得清楚,都想起好像听过这名头,只是一时想不起来。大柱见对方还发楞,又接着说:“你们可知道我们老大的结拜二哥是谁,就是传说中人见低头、鬼见哈腰,江湖人称一刀剃头的关剃头关羽关云长啊。”

    大龙二龙这时想起来了,连忙说:“想起来了,想起来了,张老大和关老大的名头那是如贯耳啊。”二柱心想:屁话,不如雷贯耳你两个聋子能听得见?

    大龙二龙连忙打开寨门来迎接张飞。张飞听到大柱二柱说了经过,也是惊喜不已,想不到我不做大哥好多年,江湖名声依然是如日中天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