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国时代
字体: 16 + -

第二十四章

    春天掠过,沸腾的夏季预期而至,这本是让人神往的季节,而今却如此。天空中不见白云的踪迹,四下里热气腾腾,路边一丛丛野草,在盛夏里变得无精无力。



    骑着雪驹的杨宪飞奔在郊外,对于第一次单独远行的他而言不认识路也情有可原,高明的去向虽说已经弄明白了,但依然没有头绪。



    北方有三个国家,一个是伊国,一个是姜国,另一个是应国。三国之北即为千里万重山,是一片古老的森林,据说已经有上千年没有人进去过了。在万重山以北是广袤无垠的苔原雪山,以西则是一个有上几千年历史的古老民族——蚩族。蚩族从古至今就想南下侵略,曾经辞孝王时经纶家的颜明六次击退蚩族,给了蚩族沉重的打击。



    伊国与姜国一样,是在杨迁良县起义后,蚩族南侵,两个大将请命出征,他们击退蚩族后,就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而应国不同,应国是后来川江洪水泛滥,一个农民率领百姓治理洪水,之后就在那里建立了应国。



    杨宪来到一个村庄,他到那歇息了一阵,毕竟自己已经赶路十多天了,身上的口粮也快吃光了。来到村子里,他问那里的人有没有见过高明,可一无所获。一个村民对他说:“这里并非是去北方的必经之路,反而根本没人走,去北方有很多路,最快的是顺川江北上,然而现在是夏天,江水泛滥,极难行舟,不宜走,一条是山路,道路极其陡峭,尽是在悬崖峭壁上,上不见山顶,下是不见底的深渊。这两条也很快。不过若无急事,可顺川江两岸的城镇北上,那里到处都是繁华的街市。”



    杨宪答谢后,决定走城镇,他觉得高明也走这条,于是就出发了。



    杨宪出了仪国边境,到达了高国的奉城。



    在这里,依然一无所获,听说奉城有个富贾举行比武招亲,杨宪觉得挺新鲜,于是就去看看。



    比武招亲的现场聚集了很多人,有壮汉,有书生,当然来凑热闹的老百姓最多。杨宪站在最后面,虽然他对这种选女婿的方式也了解,只是从来没见过。



    锣声一响,只见这姓林的富贾携女儿走出来,这女子长发及腰,带着白纱蒙住了脸,穿着绿色长裙,端庄秀气。坐到高台后,比武开始了。



    一开始上台的是一个蛮汉,手持双锤,另一个是书生,虽说白衣打扮,不过也只是两手空空,一副自傲的样子。



    两人动起手来,蛮汉甩开双锤,略占上风,不久后书生跳起,一脚踢开了他,杨宪看了富贾一眼,感觉他非常不高兴,撇过了头。



    第二场一个很瘦的上来挑战书生,结果也败下阵来。接着的几个都输了,大家议论纷纷,都认为此次比武招亲是那书生赢。



    杨宪这时来了兴趣:这人挺能打的,我就会会他。杨宪纵身一跃,跳到了台上。



    书生问:“兄台叫什么,报上名来。”



    “你若能赢我,我就相告。”杨宪答到。



    “哼,动手吧。”说完,杨宪觉得奇怪,一介书生说话如此鲁莽,杨宪刚好准备好,书生就朝杨宪冲过来,杨宪也冲过去,两人厮杀在了一起。斗了几个回合,不分胜负,这时,书生又冲了过来,杨宪想起鲁游曾教自己的那招擒首乱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擒住书生颈部,然后扣首将其掷于地上。



    富贾大喜,笑到:“太精彩了,这位公子就是我未来女婿了。”



    书生冷笑道:“哼,下次见面,我不会放过你的。”说完走开了。



    杨宪被迎进富贾的府中,杨宪辩解,可富贾乐昏了头,根本听不进去。



    杨宪问富贾:“你是因为那书生才开这比武招亲的大会的吧。”



    富贾怒道:“他哪是什么书生,他是山贼头目啊。”



    “此话怎讲?”



    富贾慢慢说到:“我多年从商,也经常带着女儿去,上次回来的途中,遇到了山贼,杀了我的家丁 ,抢走了我的全部财产,我女儿也差点被掠去,幸好得一个游侠相助,才免遭劫难。不过那些山贼夺走了我的传家之宝,说是只要将我女儿嫁给他,就还给我,不然就摔了。山贼怎么能信,那游侠走后,山贼头目就来要挟,我无奈,只希望进行比武招亲,将我女儿嫁给武功高的人,来保护我一家人。”



    杨宪说:“怎么不告诉官府?”



    富贾叹了一口气,说:“哪还有什么官府,奉城太史早就死了,这里是高国的边境,朝廷哪有时间来管啊。”



    杨宪听完,笑得:“即便如此,比武招亲也非正确的做法,区区一个人,何以与山贼为敌。”



    “可这也是我想的最好的办法了。”



    “那你何不迁去别处?”



    富贾叹息道:“我所有财产都在这,怎么走得了。”



    杨宪拔出长剑,指着富贾说:“依我看,那山贼很快会领很多人来了,你们的生死与我无关,我现在正在找一个人,你若知道就告诉我。”



    富贾吓得满头大汗,问:“公子要找谁?”



    “高明。”



    富贾一惊:“高明!”富贾的女儿听到高明的名字,冲了出来,急忙问杨宪:“你认识高先生吗?”



    杨宪一看,这女子长得甚是美丽。杨宪收起了剑,“对,可知他到哪去了?”



    富贾说:“他就是救我们的侠客。前不久听说仪国有个高明打败了慕容将军,我问他是不是那个高明,他说不是。”



    杨宪说:“世上高明只有一个,他朝哪去了?”



    那女子说:“伊国,他去伊国了。”“果真如此。”杨宪立即出发,那女子说:“我和你一起去,山贼马上要来了,我要去找他。”



    富贾先是一惊,然后想了想,说:“女儿,好,既然如此我也一起去,如今家产也快没了,在这是死,不如放下一切,重新开始。”



    杨宪于是同林家一行人出发了。



    又到了一个县城,打听到两种说法,杨宪眼看就要到伊国,于是他就与林家分头去找高明。



    杨宪骑在雪驹上,很快就过了汉岭,直奔宇沼。



    宇沼,是益国南部的一个地方,同时又是诸子百家中碧屈家的所在地。



    碧屈家,是仪武王时中大夫吕殷所创,主张信神,吕殷曾多次提出“神论”,宣扬神是人的主宰,在当时并未受人重视,反而被文家,成家,明家说是邪论,各个地方的人敬而远之,不问不论。



    杨宪来到宇沼,见过了碧屈家的大师艺衡子。艺衡子对杨宪说:“公子之命非命,日而多日思归周。”当时的杨宪什么都不明白,问艺衡子,他却只字不提,只是说这是杨宪的宿命。



    杨宪问艺衡子:“大师可见过高明?”



    艺衡子说:“公子寻其以一月之多,我见过及见过,不见过及不见过。你若真想见他,可到密城,这是你与他的最后一次见面的机会了。”



    听到自己苦苦追寻的人就在密城,心中无限忐忑的杨宪最终还是出发了。



    杨宪来到密城,知道了高明所在的客栈,于是飞奔而去。



    “掌柜,这里是不是住着一个人叫高明的。”杨宪问。



    “是啊,那人在这住了几天了,所以我有印象,他应该是在楼上靠江的那一间。”



    杨宪走上了楼。



    “这几天都在下雨,高将军,要渡江看来还要等几天呢。”杨宪走了过来,慢慢说到。



    “我随时可以渡江。”



    “这里是益国,渡了江便是伊国,比起这个,我与将军不能好好谈谈吗?”杨宪说。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师傅曾经教过我的,我现在依然不懂。我既然是无用之人,谈什么也无用。”高明转过身,慢慢说。



    “你真的要去吗?”



    “对。”杨宪迅速拔出剑,指着高明的脖子,一滴血落了下来。杨宪含泪道:“我曾多次想过是这样的结果,我还是抱着希望来了,也许艺衡子说的没错,你我总有一天会成为对手。”



    “今天是朋友,明天还会是的。”



    “说什么废话,我会杀了你,既然你不愿回仪国,那么你就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对手,现在不杀你 ,也许以后就没有机会了。”说完剑又插进了一点。



    高明嘴角略弯,“那么就动手吧。”杨宪的泪落了下来 ,他甩开剑,说:“下次见面,我会亲手杀了你。”说完就下了楼,离开了。



    天空的雨停了,可以渡江了。



    



    



    



    



    各位读者



    从周浩篇开始,经历了高明篇,杨宪篇,本小说的故事也开始发展起来了,虽说最大的主角还没登场,不过小说的核心人物介绍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也将迎来新的角色——荀锋。



    加油(自励)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