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国时代
字体: 16 + -

第一章

    天空中的彩霞染红了大地,乌鸦吮吸着漫山遍野的死尸,天地间一片死寂,令人窒息。



    如夜色红玫瑰的余辉中,一个身影出现在了这片战场,他独步走到鲜血淋漓的战旗旁,拔出了插在一旁的宝剑……一切开始了,时代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周浩,是现在北方伊国的君王。他长得魁梧,经常一袭白衣,面容清秀,别人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小白脸”。三年前,他的兄长周乌继位为王,但却将伊国推入了毁灭的边缘,周浩几次惨遭兄长残害,周浩集合了数万大军,在大将军伍昆等人的帮助下从偏僻的荒北经历数月的艰苦奋战到了平阳,周乌死后,周浩即位为王,他动用大规模人力,物力,终于稳定了政权。



    北方伊国,是一个小国家,但历代君王励精图治,使得一个小国家在数百年的战乱中长存至今。



    这个世界永远没有真正的和平,只要人活着,利益这种东西将永远支配这个世界,纵使是反复历经千百年磨练的人,最终也无法挣脱这个羁绊。



    这天,周浩刚吃完饭到花园散步,大将宋轶急忙来对周浩说:“大王,宾关来报,益国大将李檗举军六万已经进入我国边境,情况紧急可得加强戒备!”



    周浩一听,大惊道:“宾关守军仅四万人,这该怎么办?现在伍昆大将军镇守蒙由,仁俭镇守北川,数日之内也赶不回来啊。将军可有应敌之策?”



    “镇守宾关的是张稂,他行事谨慎,我想暂时能抵挡一阵子,这期间我们也可训练民众,以备不时之需。”



    周浩点点头,令宋轶前去救援张稂,又命柳生到各地组织一些防卫军,重点是让百姓也可以参加。第二天中午,全国就沸沸扬扬地举行了比武大会,其实实质上是一次考核大会,这次的第一名得到了一千两银子,而其他人也各自得到了一百两银子,搞得全城的百姓都羡慕不已,随即柳生说道:“各位乡亲父老,我国上下并不是其他国家说的那样是无才无物之地,刚才的比武大家都看到了,有的人被打得惨不忍睹就算那一百两银子给他了都扶不平我对他的担心,不过我宣布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会扩大校场,派出教头教你们十八般武艺。大家也知道,这里被唤作苦寒之地,曾经经历过周乌残暴统治过的诸位,早已经身心疲惫,不过,现在公子浩即位为王,他的贤能大家有目共睹,大王一直强调仁爱,他有着爱民之心,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如今多少国家想灭了我们,一旦战败,就是国破家亡,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成为别人的阶下囚啊!”围观的民众一下子热闹起来,有的更是回家叫来自己的家人围观。柳生又说:“刚刚受伤的几位我已经安排他们去治疗,他们是走在大家前面为了这个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好汉。”城中沸沸扬扬,百姓们议论纷纷,大家纷纷报名,很快防卫军就组织好了,浩浩荡荡开赴宾关。



    宋轶抵达宾关,李檗已经在关外扎营,准备明日进攻。



    张稂说:“李檗是个急性子,现在大军已经增多了,虽说他们还没有受过训练,但充个人数,乱其军心,我们胜利的机率就大了。明日我引他出来,将军就在路两旁埋伏,我们杀他个措手不及。”



    第二天,按计划,张稂去叫营,李檗一看,于是带着一大批军队冲了出来,张稂一看,就立即撤军,而李檗则追了过来,慢慢进入了埋伏圈。



    张稂一看,大喜。这时,宋轶带军冲出,与益军厮杀在一起。两军像几只大蟒蛇般搅缠在一起,李檗怒目一视高高举起大刀向混沌的人群冲去,这时一大批益军冲了过来,伊军顿时寡不敌众,宋轶见李檗,于是杀了过去,两个大将斗了几个回合,李檗笑道:“宋轶,你以为我会中你的这点小计谋吗,现在胜败已定,投降吧。”



    宋轶露出愤怒的表情,虚晃了一枪,率军往关内撤,李檗立即追了上来。这时,宋轶调转马头,说:“李檗,你将计就计假装中埋伏,不过,你忘了还有计中计。”说完,两边悬崖上便滚下了巨石,益军溃败而逃。



    张稂乘胜追击,终于将益军击退。



    宾关一战后,周浩也松了口气,决定到外面打猎。周浩骑着马,忽然刮起大风,周浩的马一惊,跑了起来,周浩怎么也拉不住,只得随它。



    马跑了很久,终于停了下来发出阵阵斯鸣声。



    周浩看看四周,眼前之景令周浩呆住了,这里绿竹暗生,茂密如霞,阳光直射下来,形成了一个个亮点,微风吹过,竹叶轻轻摆动飒飒地响,星星点点忽明忽暗的,十分迷人。



    周浩下了马,听到远处传来哗哗水声,于是觅声而去。



    走了一里的路,周浩来到悬崖上。原来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身处一座深山中。一条苍白的瀑布飞流奔下,瀑布旁不远的地方隐约飘起零星的炊烟,原来已经是正午了。



    周浩下了马,听到远处传来水声,于是觅声而去。



    走了一里的路,周浩看见了悬崖。原来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身处一座大山中。一条苍白的瀑布飞流直下,而瀑布旁不远的地方隐约飘起炊烟,原来已经是正午了。



    周浩牵着马朝那走去,渐渐地消失在密林深处。



    走了一个多时辰他终于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只有十多间草屋,不过景色异常美丽,好似神仙住的地方。



    周浩走进这个山村,他看见一个农夫走过来,于是上前问道:“这位老乡,请问这是什么地方?”



    农夫放下锄头,说:“这里是景山,我们这里是这山中唯一的村庄,先生不是本地人,很容易迷路,你还是到村里休息一下吧。”



    周浩点点头,随他进了村庄。农夫引他到了自己家中。他的家很简陋,家中坐着一个老人。周浩急忙上前行礼道:“老人家好。”



    老人点点头,引他坐下。周浩见他白发苍苍,但脸面却并不苍老,觉得很是惊奇,问道:“老人家今年高寿,怎面容如此年轻。”



    “老夫今年七十二了,因长石先生的长寿药方现在还能下地锄田呢。”



    周浩一听,顿时来了兴趣。周浩自小善交朋友,常和贤能之人来往,所以决定去见一见这位长石先生。



    “这长石先石先生住在哪里?”



    “他是个隐士,就住在这景山瀑布源流处,因他住的地方有块很长的石头,所以号称长石先生。”



    周浩随他来到瀑布源流处,只见在竹林中有一间草屋,屋前有一条小溪,而在草屋旁果然有一块很长的石头。



    周浩来到门前,屋中便传来一位老者的声音:“屋外可是伊国大王周浩。”旁边的那老人顿时一惊,说不出话来。这时门打开,那个老者走了出来,周浩一看,这长石先生长得眉清目秀,一副饱读诗书的样子,急忙上前行礼。



    长石先生对老人说:“尊公,我与周伊王想聊聊,你回去吧。”那老人点点头,周浩又对他说:“老人家,如果有人来找我,你就说我在这,叫他们在村里等候。”



    “知道了。”老人慢慢离去。



    长石先生引周浩进屋,只见屋中摆满了书籍。



    长石先生为周浩倒上茶,问:“大王从哪来?”



    周浩说:“我本是来打猎,但被风带到了这里。”



    长石先生笑道:“那风是我作法弄得,我想见大王一面。”



    周浩一惊,说:“真的,不知先生见我有何事?”



    “我观天象,知这乱世命数已尽,一统天下的担子由大王担当。”周浩大惊,一下子打翻了茶杯,长石先生接着说:“只是时机未到。你知谁人可助你吗?”



    周浩这时缓过神来,说:“我有伍昆,仁俭,相国郑施,以及惠泽,申义。”



    长石先生微微一笑,说:“伍昆过于固执,仁俭则已老去,郑施不过是个说客,惠泽,申义更是谈不上。”



    周浩忙问:“那何人能助我?”



    长石先生说:“人才多着呢,在涥南一代有这样的歌谣‘平天下,天玄子;治天下,需居颖。’得此其中之一,定能一统天下。”



    周浩还想问,长石先生却打断说:“你的部下来了,我们就此别过。”



    这时,门外传来声,原来是同他打猎的人,他们担心周浩于是赶来这里。



    周浩当然不愿走,可他回头一看,长石先生却不见了。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