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室华庭
字体: 16 + -

第13章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看着眼前婷婷的少女,墨言眼神亦是有些痴了。

    “少将军,少将军,该走了。”旁边传来墨言亲卫的声音。

    “哦好的,你们先去,我马上跟来。”墨言回头说道。随后转过头对着这还未成熟但已是美人胚子的少女说道“姑娘,你没事吧”

    “啊,我,我没事,将军,你能放手了嘛。”少女脸一红,挣扎着,毕竟在汉朝虽说民风开放,但在街上给一个陌生男子抱住,依旧会害羞。

    “哦,是在下唐突了”遂及墨言放下了握着少女的手,面色一红,挠挠头,对于他这种没有怎么接触过女生的人来说,这种情景着实有些不好意思。

    看着墨言此态,少女抿嘴一笑,她这一笑似乎使阳光都有些暗淡了,墨言眼神更加的痴迷。

    “将军,你的人马在等你呢。”少女面羞低垂着头。

    “哦,对,那在下告辞了。”墨言缓过神来。刚走两步又似乎想到了什么回头问道“不知姑娘芳名”

    少女听闻,刚刚散去的羞涩又爬到了脸上“我,我叫卫子夫,将军。”

    “我不是什么将军,叫我墨言就好了。”墨言憨憨的笑道。“那在下先走一步了,姑娘尚且小心”

    卫子夫听到墨言此语点了点头娇羞的说道“将军一路小心。”

    就在墨言骑马经过卫子夫身旁看到了那毫无瑕疵的侧颜,心中没来得一突脑海中想到了一句话“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没想到刚好给卫子夫听到,心中一喜,回过头,便看到墨言驾马离去得身影眸子不由得,黯淡了。

    “少将军是不是动心了,嘿嘿。”身旁的响起了一阵哄笑。

    “我看啊,这姑娘长的不赖,配的上我家少将军。”

    墨言不由得一阵脸红。“好了快点吧,父亲等着呢。”

    一行骑兵在一阵哄笑声中远去。

    卫子夫回到家里,看着正在玩闹的卫青笑着走过去。

    “姐姐,姐姐,你听说了吗,那位哥哥已经到了我们阳信呢”卫青看到卫子夫高兴的跑过去拉着卫子夫的手。

    “哪。哪位?”卫子夫不由得想到了刚才的事情。

    “就是那位打匈奴的哥哥呀,我听父亲说,他叫什么,嗯。墨言,对,已经来到我们城里了。”

    听到卫青的话,卫子夫心中一阵乱跳,一下子响起了刚才与墨言的对话“不要叫我将军,我叫墨言”心中芳心一紧“没想到是他啊”又想到了墨言离去前的那句赞美,脸上又红了起来。

    “哎,姐姐,这天不热啊,为什么你脸红了”卫青疑惑的说道。

    “没事,没事”卫子夫摆摆手生怕卫青看出什么来。遂及她看向南方墨言离去的方向,“不知道何时还能再见面呢”

    ······

    “父亲,我等已经休息好了,何时上路”墨言问向李广。

    “嗯,就现在吧,早点赶往长安,也好早点回去,我怕匈奴这个冬天也不安稳啊”

    “是,父亲,那我去通知下去。”

    看着离去的墨言,李广想起刚才他的亲卫所报心中一乐“嘿嘿,终究还是哥小子啊”

    一日之后,终于,在墨言等人十几日的赶路中,终于来到了大汉繁华的都城——长安。看着这雄壮阔大的城池,墨言就感觉自己像下里巴人一样,“真的是非常大啊”心中想到。

    “言儿,你随我进城,其余人去城外军营处就盹,等我们两人出来。”李广一声令下,麾下的百骑全部散开一会便看不见人影。

    “走吧,言儿。”说完,李广便拉着墨言缓缓的走向了长安。

    长安城内一片繁华有着大漠上所没有的一切,可能是远离大漠的原因,没有受到战火的洗礼。

    墨言随着李广径直的走去。

    “父亲,我们这是去哪”

    “去丞相府”

    当墨言与李广来到了丞相府门前,李广朝着门前的士卒喊话到“麻烦告诉丞相一声,就说故人李广前来拜见”

    不一会,便出来一位身材适中,步伐沉稳,看似儒雅但又威风堂堂之人。

    “哈哈,贤弟这段时间可是让我一顿好想啊”大笑之余重重的抱住了李广。

    “我还以为兄长忘了我李某人。”李广哈哈一笑“来,兄长,我给你见一位少年英才。”说着便将墨言扯到身旁。

    “言儿,这是为父故友,如今的丞相大人,周亚夫。”

    墨言抱拳应声道“墨言见过伯父”

    看着墨言稚嫩而又沉稳的英俊面旁,周亚夫顿时充满了好感,对着李广问道“这是?”

    “此乃我义子,本是个孤儿,被我亲兵在大漠上所救。”

    “哦,莫非前段时间的传闻便说的是这小子?”

    “然也!不是他还有谁配做我李某人的儿子”

    “哈哈,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说完便好好的大量起墨言来,越看便越让周亚夫欣喜,“此子沉稳,不骄不躁,当是难得的将才,日后必有一番作为。”

    李广听后眼睛已经眯成了一条缝“哈哈,我还曾问过言儿,什么时候娶亲,你知道这小子怎么说的”

    “嗯?怎么说?”周亚夫兴致一下被提起来了。

    “他说,匈奴不除,天下仍未安稳,我当何以为家。”

    “说的好,我大汉儿郎当药如此,就这一番话可把你我比下去了。”周亚夫拍手叫到。

    “只可惜,我家那小子却没有言儿这般豪气啊”李广叹息了一声。

    “哈哈,跟你这义子比起来,可是将大汉许多孩子比了下去啊。”

    就这样李广与周亚夫边聊便进了府门,墨言只好跟在旁边听着,就算他像插话也是插不上嘴的。

    “不知你这次来长安是如何?”聊了一会周亚夫突然想起来什么。

    “此次前来一是向陛下报告边疆状况,二是向陛下请战,我大汉修生养息这么多年也是应该让匈奴感受一下我大汉期门精骑的厉害之处了,三便是。。。”李广顿了顿看向墨言“三便是为言儿请功,让他独领一军”

    周亚夫一阵讶异,古来可没有尚未加冠便自领一军的先例。

    “此事不太好办。”周亚夫皱了皱眉头。

    “言儿,已满十六,加不加冠已无影响,何来不能领军之说”李广想到了周亚夫的难处,不满的说道。

    “行,明日早朝,带我面见圣上,询问一番”周亚夫点点头。

    第二天,早朝上刘启坐在龙椅上问道,“诸位爱卿可有要事相奏。”

    周亚夫上前一步抱拳说道“禀陛下,昨日中郎将李广携其子已至长安正在大殿外等候陛下召见。”

    顿时刘启来了兴致“哦?李广之子可是前日市井传闻之人?”

    “禀陛下,确是此人,昨日微臣已见过此子,不失为大将风范。”

    刘启不满的看向周亚夫“丞相亦懂面相不成?是否为大将还需过朕的眼才行”

    “是,微臣领罪。”周亚夫默默冷汗告退。

    刘启看向周亚夫,虽说是他大汉功臣,但是却太正直,丝毫不给他刘启留情面,对此刘启已有不满。

    “传中郎将李广与其子进殿”刘启向一旁的太监点点头说道。

    李广与墨言大步走进金殿,虽然是第一次但墨言却丝毫不觉得紧张,可能是经历过生死攸关的原因。

    “臣李广拜见陛下。”

    墨言也学着李广单膝跪地大声说道“臣墨言拜见陛下”

    刘启上下打量着墨言,“好个俊俏的儿郎,当真有一股杀伐气息”遂及便笑道“李爱卿这段时间可好?”

    “托陛下洪福,微臣近来身子尚欠,因此便进都向陛下上奏,望陛下不要责怪。”

    “哦?朕可还指望李爱卿为朕镇守这边疆要塞百年呢。”刘启轻轻笑道。

    “微臣谢过陛下。陛下,近来匈奴似乎安稳,臣向陛下请战匈奴,还我大汉大好河山。”李广激动地说道。

    听到李广此言,文官纷纷摇头,而武将纷纷出列抱拳说道

    “陛下臣请战。”

    “不可,陛下,当遵循先皇,高祖治国之法,不可大动干戈啊”一伐文官躬身道。

    “陛下,边疆有李中郎坐镇,已无忧患,当大力治理,不可发动战争徒损国力啊。”

    “没错,陛下,如今匈奴势大,不可与之正面相抗啊。不然得不偿失。”

    听着这一些言论,大将军窦婴刚想说话便听到一声怒喝,金殿之上顿时安静,面面望向墨言。

    墨言听着这一群文官之言顿时心里一阵火气。

    “陛下,诸位大人所说,纯属放屁。”

    “放肆,陛下面前不可胡语”

    “有伤风化啊,陛下请治这无知小儿之罪。”

    刘启摆摆手,有意思的看着墨言“继续说下去”

    得到刘启的许可,墨言沉声道“陛下,如今边境仍然匈奴为患,边疆百姓苦不堪言,何来诸位大人安宁之说。”言此,墨言瞥了一下正在激气的大臣们。

    “其次,匈奴占领我汉朝北方大片土地,断了我汉朝与西域诸国的联系已经近百年,此耻岂可忍焉。”

    此话一处,刘启脸上便一阵暗淡,窦婴笑了一下,此子当着有意思的紧。

    “再者,匈奴为蛮夷,又无工具,又多为骑兵,如何守得住城。反观我大汉修生养息百年,国力昌盛,将士气势高昂,如何打不赢匈奴。”墨言深吸一口气

    “我送各位大人一词藻明我毕生之志,‘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长安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听到墨言言毕,满朝文武大惊失色,此子生于我大汉,万民大幸,天下大幸。

    刘启喃喃得自语着,“空悲切,空悲切“这仿佛就如同他得写照一般,害怕了匈奴这么多年,白白浪费了许久得光阴。

    “墨言,朕封你为平虏中郎将,抗奴将军着称号虎威,领五万精骑出征。”

    墨言激动道“微臣领命,不破匈奴逝不还”

    “李广,程不识,孙昂,你等跟随墨言前去,三日后出征匈奴。“

    ”微臣领命“李广,程不识,孙昂抱拳道。

    刘启看着眼前得墨言,心中一阵希冀“大汉的安宁就靠你了,墨言,你能激起朕心中的战意就不要让朕失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