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通国学典故
字体: 16 + -

前言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伟大的民族之一,他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曾经在世界上创造了空前的明,创造了丰富而又灿烂的化,无论是天地理,还是哲学艺术,都独树一帜,蒙着一层东方明的神秘的面纱。不读史不足以明志,了解历史,读懂历史,其意义不仅仅是知道过去,而在于通过过去的人物和事件来形成一个人的思想以便参悟现在和预测未知。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那么多引以为豪的历史明,当然应该把这种明传承下去,这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

传承历史的最好载体当然是语言化,而中华民族的语言之优美足以令所有炎黄子孙为之骄傲。那么如果说成语最能代表中国语言化的特色,肯定是当之无愧的。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成语并常常附带有感**彩,包括贬义和褒义.,一共有4000多,其中绝大部分为四字格式,也有二字、三字、五字、六字、等成语。如“五十步笑百步”、“闭门羹”、“莫须有”、“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等。成语一般用四个字,这大概是因为四字容易上口。这本书中成语丰富多彩,有包含了二字,三字,六字,但是仍然以四字成语为主。

成语的背后往往有丰富的背景。成语的来源大致有三个方面。第一,神话故事,在我们中华浩如烟海的历史长卷中,流传着数不清的动听的神话故事。比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等等,这些神话故事往往着深刻的哲理,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第二,历史典故,比如说“破釜沉舟,投笔从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等,这样的成语占了绝大多数,通过熟悉这些成语我们也了解了我国历史上很多的历史故事和人物,第三,诗语句,比如说“悲欢离合”出自苏轼的“月有阴晴圆缺,隐含了先哲们深邃的先进思想,在我们编写的这本书中,这样的成语我们也写了作者当时的身份和思想背景,以供读者参考。第四,民间的口头俗语,比如说“婆婆妈妈,肥头大耳,大手大脚”等,这一类的词语虽然多,但不在本书重点编写之列。

我们这本书主要编写那些有历史典故的,或者来自神话传说的成语。由于这些成语背景的纷繁复杂,牵涉人物繁多,有些成语可以但单从字面意思上就可以了解他的含义和用法,比如说“盛气凌人,天翻地覆,手舞足蹈”等等。但是还有另外一些成语给人一种生僻,晦涩难懂之感,很多人对他的内涵不能够理解,或者模棱两可,迷迷糊糊,比如说“苌弘化碧,伍胥抉目,封侯万里”等等。第二种如果不了解他的历史背景和典故,就会很容易把意思领会错误。比如说“封侯万里”很多人都误解为被赐予封地万亩之类的意思,与原意大相径庭,而“苌弘化碧”,单从字面几乎无法理解,无从猜测,普通大众很少知道这样的成语,但是他的故事背景又是那么感人肺腑,很值得读者去领悟和学习。

这个因素是我们编写这本成语典故的主要原因,书中我们采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非常适合普通大众学习和阅读。在这本书中,一个成语首先用点睛之笔总结了他的大致内容,通过这个点睛之笔,读者等于被提前擦亮了眼睛,激发了阅读兴趣。然后以深入浅出的语言,惟妙惟肖的人物描绘讲述了成语的来。在最后,有一个小小的点评,通过点评,主要是揭示该成语的立意,反映的思想。通过点评,我们可以使读者,明了该成语所蕴含的哲理,并且可以远看历史,近看现实,联系到我们现代的生活,懂得应该怎样应用这个哲理来推进我们的生活,规范我们的道德,提升我们的境界。

这本书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采取了分类编纂的方法。"读书分类,不唯有益,且兼省心目。"现代脑神经记忆学理论认为:只有系统化(有条理)的信息才能在大脑中形成系统化的暂时神经联系,识记内容也显得好记一些;而孤单单的识记材料所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则是个别的、独立的、零碎的、分散的,不容易记忆,即便是记住了,也难以保持。分类记忆也便于快捷提取信息。人的大脑如同一座图书馆,需用信息如同书籍。经过归类编目的书籍井然有序地摆放在书架上,在需用时能有条不紊地快捷取出。而未经归类编目的书籍则杂乱地堆放在一起,需用时,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出来。我们这本书的目的之一既然通过读书来学习成语的应用和提高写作能力,那么就理所当然应该提供一种行之有益的分类法。这本书是按照每个成语所蕴涵的历史意义来分类的,第一类:治国安邦;第二类:奇谋妙策等等之所以进行这样的梳理,是因为这样有助于读者对成语的意义进行分类强化记忆,避免了杂乱无章的东一篇西一篇,使读者思维模糊。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普及教育式的读物,通过这些成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或伤感,或豪迈,或悲壮,或柔情,乘着这一列成语的列车呼啸着穿越时空来到我们的面前,与我们进行着灵魂的对话,思想的交流。他们有的是失败者,有的是成功者,但是无论什么结局,他们都是我们伟大的祖先。他们叱咤风云,不畏艰辛,笑傲天下的精神像浓浓的血液一般流淌在我们的体内,使我们勇敢,使我们睿智,使我们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斗志。这正是:

炎黄江山万里娇,长城烽火烟未消。多少英雄成败事,留与后人细品嚼。

出于对中华明的崇拜和敬仰,我们以认真的态度编写了这本书。当然,由于时间的有限以及编者水平的原因,难免有些粗疏之处,欢迎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