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争霸四方
字体: 16 + -

第10章 大乱起,棋局定

    刘稚进宫后就看到百官站在大殿之中,都在议论黄巾之事,只听小黄门报道:“陛下驾到。”

    众人遂列队站立不敢妄言,刘稚则因诸侯之位站在前排,只听众人议论纷纷,不知如何是好。

    “何进,如今贼人势众,你有何良策。”天子听得众人议论,但无人出头,只好问向何进,毕竟他身居大将军之位。

    何进也猜到天子会让他出言,所以早在入宫之时就已经有了对策:“陛下,臣认为贼人众多,眼下当令各处备御,允许各地招募义兵,再遣以大将领大军讨伐逆贼。”

    “阿父,你认为何进之言如何?”天子还是相信宦官张让,如此大事还要他来决定。

    “陛下,咱家认为大将军之言甚好。”张让哪懂什么军国大事,此番既然何进出头,就不防卖他个人情。

    “好,就依得大将军之计,然派何人为将?”天子得到张让首肯后就同意了何进的计策。

    “陛下,臣愿往。”何进立马上前请命,他认为区区贼寇岂是大军之敌,想独领一功。

    “陛下不可,何进为大将军当居中调度,不可领兵平乱。”张让是不会让何进占了便宜的,遂出声阻止。

    天子一时也没有主意了,他既不想搏了何进的面子,也不想让阿父为难,只好在那沉默不语,让张让与何进争执不休,其他百官更是插不上话。

    刘稚在一旁,看着众人纷争,只感觉一时好笑,堂堂大汉朝廷竟然成了菜市场般的存在,于是整理衣襟走了出来。

    “陛下,臣有良将可举。”

    “哦!中山王竟有人选,快快说来。”天子没想到小小的孩童竟有人选。

    “稚认为讨伐之人需是陛下熟悉之人,遂举荐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儁为将。”刘稚也是按照历史举荐了这三人。

    天子挺好也觉得不错,于是问向张让:“阿父,你认为中山王的人选如何。”

    “咱家觉得中山王的人选尚好。”刘稚给张让送过那么多的东西,他又怎能不给他点面子。

    “好,就依中山王之意,遣卢植、皇甫嵩、朱儁为将,各领五万大军分三路讨之,军队由北军和禁军中挑选。”天子得到张让同意,随后下令派兵讨伐。

    命令下去之后,天子就下令退朝了,仿佛没有发生过这件事一样,刘稚也跟随百官退出了皇宫,一路上也在考虑接下来事情的发展。

    次日十五万大军出征了,刘稚没有跟去,只是在城门上目送军队出城,由于刘稚提前将赵风等人安排在了禁军和北军之中了,这一次的出征也将是他们融合军队的最佳时机。

    刘稚坚信赵风他们是不会让自己失望的,只要他们能崭露头角,那么这支军队必然会落到自己的手里,这也是刘稚一早就做好的计划,经过黄巾之乱,慢慢的接管军队和收揽降兵,从而组建自己的军队。

    自从朝廷大军出征之后,各地的守军也都纷纷招募乡勇抵抗贼人,只是叛乱依旧四起,朝廷的军队也是遇到阻碍,远没有他们一开始想的那么简单,这时最高兴的就是何进了,他现在都感谢张让的阻拦了,不然自己都有可能倒在这件事里。同样后悔的就是张让那一批宦官了,多好的机会就错过了。

    “少爷,田先生和蔡大人来了。”安平来到刘稚身边汇报到。

    “恩,安叔前厅备茶。”刘稚收拾一下衣服,就准备前去招呼田丰和蔡邕了。

    刘稚来到前厅,就看到田丰和蔡邕一左一右的坐在那里,于是就上前先给蔡邕行个礼。

    “学生拜见老师。”“起来吧!”

    刘稚见过蔡邕之后就向田丰见了个礼,毕竟老师为尊,尊师重道在这个时代是多么的重要。

    “不知老师怎么与先生一起来找孤有何事?”

    “我与田先生是在你府闷口相遇的,遂一起进来的,我今日来找你是闲的无事前来看看你的学业进行的如何了。”蔡邕以察其学业为名前来,搞得刘稚不明所以。

    “学生一直不敢荒废学业,如今正在朝看论语,晚看春秋。”刘稚搞不清蔡邕的意思,但是他却知道田丰所来何意,遂对田丰暗示道。

    “先生前来有何事?”

    田丰也知道刘稚的意思,于是就笑而说道:“丰今日也是无事,就来主公这里讨杯茶水吃。”

    “既然如此,老师就和先生随我前去花园长亭中闲坐如何?”刘稚看到田丰已明白自己的意思,遂邀两人前去花园中观赏梅花,想以此打发蔡邕。

    “好,我也听琰儿说过你这后花园的梅花开的正甚,就前去看看。”蔡邕仿佛没有看到刘稚与田丰的把戏一般,带头前去。

    一路上刘稚与田丰皆不清楚蔡邕此番来意,虽然刘稚拜他为师,但是蔡邕却没有明确表示站在自己这一边,所以在这个关头刘稚还是不愿再蔡邕面前表露自己的行动与意图。

    “稚儿你这里还有棋盘,不如我们手谈一局如何?”蔡邕这次过来就是来探听刘稚的意图,前日听得朝廷出军刘稚也卷入其中,这就让蔡邕不明白刘稚的意图了,遂前来试探。

    “老师既有此意,学生就陪老师手谈一局,还请老师多多指教。”刘稚让人拿来围棋放在案上,陪着蔡邕下了起来。

    刘稚前世也没事陪着自己的爷爷下围棋,因此与蔡邕下起来也不是那么的费力,只是有些规则不同,下的有些谨慎。

    “稚儿如今朝廷大军已经出征,不知你有何看法。”蔡邕一边下棋一边向刘稚试探。

    刘稚听到蔡邕如此问,就有点猜到他的意图了,但不以为意的说道:“乱贼皆是草莽如何能是我大汉将士之敌,胜利只是早晚之事。”

    “可是为何如今大军却在路上处处受阻,停滞不前。”蔡邕不肯放弃的问道。

    “这可能是诸位将军的计谋,稚如何能清楚啊!”刘稚继续装傻充愣。

    砰……蔡邕将手中的棋子砸在棋盘之上,怒目望着刘稚说到:“刘稚你究竟是什么意思?”

    刘稚慢慢的收着棋盘上的棋子,一边缓和的对蔡邕说到:“老师究竟何意?稚只是谈谈自己的看法而已,老师为何生气。”

    “刘稚你不要跟我装傻,你插手黄巾之事究竟是什么意思?”蔡邕现在已经感觉自己当初有些小看自己的这个弟子了,这番从容不是常人所有。

    “稚没有什么所图,只是希望凭此站一份功劳,日后开府之时也能凭此功劳获得一块好的封地,仅此而已,至于领军将领的人选还是田先生举荐给我的呢。”刘稚顺势将问题抛给了田丰。

    果然蔡邕也认为这事与田丰有关,只是他也听闻田丰此人,遂向田丰问道:“田先生,他说的是真的吗?”

    田丰听到刘稚将皮球踢给自己就知道问题来了,但是毕竟人家是自己主公,这点问题还是要给兜着的,于是点头应了下来。

    “蔡大人,主公说的没错,丰看朝堂之上无人能是领军良才,卢植三人皆是名门之后,又有领兵只能,恐一时再也没有人比他们合适出征了。”

    蔡邕得到田丰回答后,只是看了看刘稚,随后算是默认了刘稚与田丰的回答,起身离去了。

    “主公为何不与蔡大人说明呢?”

    “先生须知,老师一心为国,岂可容得自己的弟子如此算计,以老师之才如何看不出这大汉以腐败不堪,只是他不愿放弃,大汉是他精神的支柱。”

    “主公说的是。”

    经过蔡邕拜访之事后,刘稚就没看到蔡邕在来追问自己了,只是一直在家研究经典,偶尔向刘稚问问大军平叛的事情。

    平乱之事也慢慢的进入高潮阶段,卢植率军五万与张角的十五万贼众对峙在广宗,而皇甫嵩与朱儁的大军在颍川和张梁、张宝对垒。一时间朝廷的军队陷入被动,而黄巾贼众更是纷纷乱起,到处抢掠富豪百姓,搞得名不聊生,而皇宫之内也是一刻不得安宁,搞得天子都不去后宫享受了。

    天子更是常常派遣小黄门去催促前线大军的将领,一时间朝廷哗然,百姓民心更是慌乱不堪,响应黄巾者更是不断增加。

    “公子,消息已经传出去了。”刘稚正与田丰在书房探讨兵书典籍时,安平进来汇报道。

    “恩,孤知道了。”刘稚示意安平在一旁帮自己整理书籍。

    “不知主公有了什么打算?”田丰在安平汇报后,出声问道。

    刘稚既然让安平汇报给两人停时,就是想让田丰帮着参详一番:“孤最近一直让情报人员实时传递前线的情况,今日朝廷大军与黄巾贼众对峙于颍川和广宗,一时无法打破僵局,故孤献上一计,以助赵风等人一臂之力。”

    “不知主公献出何计?”

    “颍川贼众张梁、张宝围大军于长社,然今天气干燥,贼军大营皆是帆布与草绳所成,于是孤建议火攻为上。”

    田丰仔细品味一番后,顿时对刘稚佩服不已,遂伏地大拜道:“主公之智远丰多矣!贼众遇到火攻必然纷乱,大军趁乱而出必将一战而胜,再遣以一营前往广宗前后夹击必然大败张角,天下亦可大定。”

    “既然先生认可孤的计策,那吾等就可等待好消息了,此番之后先生可曾想过,孤收揽的降兵该往何处去?”刘稚也在为赵风等人收揽的降兵去处发愁,毕竟经此一役降兵没有十万也有八万,这些人朝廷是不会让刘稚带走的。

    “回主公,降兵之事不难,毕竟贼众四处仍在,以平乱之名就可避过,只是所去的地方尚可议论一番。”田丰随手摊开桌案上的地图说道。

    “先生以为何处最佳?”

    “非西凉莫属!西凉地广人稀,又多外族扰边,军队可以此为由驻扎边疆。”

    “好计策,就依先生之言,待大军大胜之时,孤就上表天子。”刘稚顿时心情大悦

    (本章完)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