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人破惊天
字体: 16 + -

第28章 缘起少林

    自天山突兀峰一役之后,少林派的方丈净业禅师回到少林寺后不久,便双目失明,离奇的死了。净业禅师死后,少林寺的达摩院、罗汉堂、戒律院、藏经阁、药王院、舍利院等各大主事便联合华山派,峨眉派,崆峒派齐聚衡山派,要求衡山派掌门柳长青出面对天山突兀峰一役做出合理的解释,可惜衡山派掌门柳长青拔剑自刎洗白于衡山断臂涯上。天山突兀峰一役后各大门派掌门离奇死亡,却始终未找出原因。常言道:“家有千口主事一人”这少林派也是如此,不能一日无主,于是,少林寺的达摩院、罗汉堂、戒律院、藏经阁、药王院、舍利院等各大主事便要在少林寺众僧人之中,选出一位武功武德颇高的人作为少林寺的方丈,选拔形式是比武和论经的优胜者。众僧人纷纷献技,经过三天的选拔,只有达摩院的悬空大师凭借自己的精湛武功和对经文的独到理解力压众僧,这个结果也让各大院的主事颇感欣慰,所以这悬空大师自然成为了少林寺的新一任方丈。

    可就在此时,一个少林寺的俗家弟子在众僧中,一跃而出,大声嚷道:“这少林寺的方丈,乃是有德者居之,这悬空和尚在我看来却没这个本事!”。此话一出,让众僧人甚感惊骇,随声音瞧去,却只是一个俗家弟子,于是众僧都厉声斥责。这俗家弟子满不在乎,朗声道:“这选拔制度本就不公,既然是在寺中僧人选拔,为何还要加上条条框框,不让我们俗家弟子参与此事!”说罢,纵身一跃,站在当中。众弟子岂能容他胡作非为,便一一与他动起手来。本都是少林弟子,有见他是个俗家弟子,便都各自手下留情,点到为止,可这俗家弟子却毫不留情,出手极为很辣,众弟子纷纷敌他不过,纷纷被这俗家弟子打的不是骨断,就是筋折。少林寺戒律院的主事净远禅师见这俗家弟子如此猖狂,生怕是其他门派派来的人想借此机会捣乱,便强压怒气,道:“你是何人?是谁派你来的?”

    这俗家弟子冷笑道:“没人派我来,我是谁?你不配知道!”

    净远禅师见这俗家弟子如此无礼,怒道:“真是不知好歹的狂徒,难道真的不把少林寺戒律院放在眼里吗?念你是俗家弟子,你还是自行退下,跟我去戒律院受罚吧!”话音未落,便抢身上前,与这俗家弟子动起手来,这一动手,这净远禅师便是心中一惊,没想到这俗家弟子用的都是少林派的武功,可这少林寺戒规严格,不得师授少林俗家弟子武艺,更不得少林俗家弟子自行偷学武艺,这俗家弟子的武艺从何而来?正在寻思之时,突然,这俗家弟子使出了“断情空悲手”中的一技,直击净远禅师的前心,掌风刚猛,又带着强劲的内力。这净远禅师心中更是一惊,心想,这断情空悲手早在多年以前就以失传,虽是少林派的掌法,却不曾有人研习,只是放入藏经阁中,这一个俗家弟子居然会这断情空悲手的掌法,此事定与藏经阁有关,又爱惜这俗家弟子善心研习,又如此境界实属不易,不忍伤他性命。于是,一个闪身,躲过来掌,回手使出绝技“擒拿三十二手”,这擒拿的拳法是戒律院僧人精习的擒拿之术,针对寺中“破戒”僧人。少林武功博大精深,这俗家弟子的武艺虽然精湛,却是自行习得,又未经过名师指点,怎能习得全部,见净远禅师使出的擒拿三十二手,是自己曾路过戒律院时,偷窥过戒律院的僧人研习过,但毕竟不是深入研习,所以也就一知半解。只见这净远禅师双掌齐下,力道本是向后,欲是停战作罢之招式。可这俗家弟子却领会错了,借净远禅师向后之力,飞身挥出双掌,这双掌之势犹如排山倒海,直击向净远禅师是胸前,这净远禅师本是休战之势,哪里料得这俗家弟子竟会挥掌而来,一惊之下,回掌抵挡,却为时已晚,只听噗噗一声,净远禅师应声倒地。众僧人见势大惊,一拥齐上,急忙搭救,可这净远禅师一口鲜血喷出,绝气身亡。原来这一掌早已震碎净远禅师的五章六腑,再看那俗家弟子却已趁乱不见踪迹。

    时日不多,少林寺便调查之事缘由,原来这俗家弟子是趁藏金阁管事监管不备,潜入藏经阁,盗得断情空悲手的拳谱,苦心孤诣,用心专研,用了二十年的时间练就了此拳法。这监管不力之责,便落到了藏经阁的看管经书的僧人玄妙和尚身上。这玄妙和尚自幼便是看管这藏经阁的经书,数十年来,无一差错。因有一日,一俗家弟子在玄妙和尚饭菜之中下了迷药,趁着玄妙和尚打盹之时,潜入藏经阁,盗取了藏经阁中的断情空悲手的拳谱,并且在离开之前,欲放了一把大火,毁灭踪迹。还好这玄妙和尚在睡梦之中惊醒,才没让这把大火烧毁藏经阁。可这玄妙和尚却因为此事,被贬出藏金阁,按寺规本应罚他离开少林寺,可念他是被人所害,又自幼看管藏经阁,便网开一面,让他留在寺中,每日做些挑水,砍柴的杂活,但终身不得传授他少林武学。可这玄妙和尚对武术痴迷之至,在闲暇之余便偷偷学习武术,这少林弟子人人会武,偷学拳招,自然易如反掌。但又不能让人瞧出自己会武的破绽,少林寺戒律严格,若不得师傅传授武艺,私自偷学者,自学者,轻者逐出少林寺,重者挑断手筋,脚筋。这玄妙和尚只好在寺内装疯卖傻,时而狂笑,时而哭泣,掩人耳目。寺里的众僧人见了这玄妙和尚时而疯癫,时而清醒,都认为他是因被人下了迷药之后,才这样的,所以寺里的众僧人都很同情这玄妙和尚。在旁人看来,这玄妙和尚如实是个疯癫的和尚,可他们哪里知道,这玄妙和尚对武学的痴迷,已经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不仅没有神智疯癫,还在每日挑水,砍柴的杂活之中,凭借过人之智独自悟出了一门绝妙武功。

    这一日,少林寺的玄妙和尚下山砍柴,天色渐黑,便要打算回少林寺,可行至回去的途中,这玄妙和尚忽觉得口中干渴,便寻到一处小溪边,见这溪水缓缓而流,水质十分清澈,又有鱼儿嬉戏,不禁的心中大喜,双手捧起这溪水大口的喝了起来。这玄妙和尚喝饱了水,刚要起身离开,忽然听得有婴儿的啼哭之声,他虽声音寻去,竟发现是一男婴。玄妙和尚本是少林弟子,心怀慈悲,见这男婴如此可怜,便心生怜悯,走上前去,将这男婴抱入怀中,带回了少林寺。

    春去秋来,转眼这男婴便长大成人,这一日,玄妙和尚便将这少年叫到身边道:“今日不必去砍柴,挑水了!”

    这少年听后愣住了,半晌没有说话。

    只听这玄妙和尚说道:“你是我在溪水边捡来的弃婴,我不知你从何处来,将来又要到何处去,但我知道你早有一日是要离开这里的!”说到这,这玄妙和尚停顿了片刻,接着又说道:“我当初救你,是念上苍有好生之德,如今我时日不多,你我相遇,也是缘分,我在这虽然每日挑水,砍柴,但是我自幼看管藏经阁,早已经将藏金阁中的经文熟背于心,如今我将多年来悟出的精妙武学和藏经阁的经文融会贯通,并写在了这张绢布之上,当下交付于你,你习得之后,自可以闯出一片天地了……”这玄妙和尚声音渐渐低沉,口齿也有些模糊不清。

    这少年见玄妙和尚这样说,当下接过绢布,见绢布之上写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但又见这玄妙和尚面色黯然,不禁喉咙哽咽,泪水夺眶而出。

    “你自不必为我难过,生老病死乃是不可抗拒的规矩,你虽在我身边长大,我却忘记给你的取一个命名,却也暗自可笑了,不如就叫无名子吧……”玄妙和尚声音越来越低,渐渐好似入睡,终于寂寞无声。

    “大师,我叫无名子!”这少年话音未落,但见这玄妙和尚闭目垂肩,静坐不动,显然已经圆寂了。

    无名子大哭了一番,眼含泪水拾来干柴枯草,将玄妙和尚的法身焚化之后,便独自一人离开了少林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