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之诛天下
字体: 16 + -

第6章 燕国三派(求收藏,求推荐)

    傍晚,高顺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并叫来了残生。

    “残生,不知这些王府侍卫都多少岁了?”高顺手里拿着本书,问道。

    高顺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这些王府侍卫虽然胖,但不难看出他们很年轻。

    “呃,禀告王爷,他们最大的除了公孙策年龄快到三十五岁之外其余的都还没到二十五岁。”残生站在旁边恭敬地说道。

    高顺看着残生,满脸的不可置信:“你……你是在骗我吧?二十五岁能当上王府侍卫?”

    这也不怪高顺不相信,据他所知,如果想要成为王府侍卫除了要个个是精锐外还必须要在整整百场战斗中活下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称得上是王府侍卫。

    而一年中也就只有八九次会出现战争,也就是鲜卑人历年来的南侵和北平郡的山贼。

    而且历来战争是残酷的,不说能不能在一百场战争中活下来就是那十年又有多少退役之人呢?

    “呃,禀告王爷,就是前年老王爷在抵抗鲜卑……”残生看了高顺一眼发现他还看着书后咽了口唾沫:

    “前年老王爷在抵抗鲜卑时遇到了鲜卑大元帅可顿思古达率领的十万鲜卑铁骑,当时老王爷抵御不住便用手下的五百精锐士兵换来了王府的五百百战侍卫,这样才堪堪抵御住了可顿思古达的十万鲜卑铁骑。而老王爷……也……也……”说到这里残生居然哭了出来。

    高顺看了残生一眼略微惊讶了一下,他当然看得出来残生不是装的,是真的对自己父亲有感情(写到这块有点小恶心。)

    “好了,不要哭了,那北平的兵权?”高顺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在自己的记忆中为何没有关于兵符的记忆。

    残生摸了摸眼泪说道:“自从老王爷死后皇室就派了一个名字叫做刘玄将军管着北平的军权。”

    “刘玄。”高顺皱着眉头喃喃自语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高顺心里越想越不对劲便向着残生问道:“大燕国现分为几派啊?”

    残生心里一惊不由心里想道

    残生越想越觉得是这个理便怀着激动的心情恭敬说道:“王爷,皇室一共分为三派但也是两派。”

    “哦?怎么又是三派又是两派的?”高顺不由问道。

    “王爷莫急,由老奴慢慢道来……”

    听着残生的话,高顺终于知道了大燕国为什么分为两派也是三派了。这还得从三十二年前赵国与燕国的战争说起。

    话说当年的燕国可不是现在的燕国能比的,当年的燕国人口超过五亿,拥有八十万精锐无比的号称天下无敌的〖燕寒铁骑〗和四十万〖燕寒步兵〗和四十万〖燕寒弩手〗共计一百六十万大军。那可真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了。而现在的燕国人口只有三千万,军队不过四十万而已。(注:这个时代的人口数比高顺的时代的人口数要大的多的多的多。)

    当时由大燕皇帝慕容池亲自率领一百四十万大军从渤海郡出发(现在的渤海郡已经是赵国得了),兵分三路攻取赵的河间郡、清河郡和广平郡。那个时候的慕容池可谓是意气风发,想要一战而定北方,确立燕国在北方的霸主地位。

    而赵国则由新上任不到三年的皇帝嬴哲和大元帅铁如山、老将君莫忧分别率领五十万大军前往清河郡、河间郡和广平郡。

    河间郡由燕国的上将军秦殇率领四十万大军猛攻清河郡,而赵国大元帅铁如山的五十万大军虽没有燕国军队勇猛、精锐但凭借着对燕国侵略的仇恨心里始终在坚强的顽抗着,这让秦殇很是郁闷。

    而在清河郡,赵国皇帝嬴哲同样率领五十万大军日夜防守让燕国皇帝叫苦不迭。

    广平郡同样严密的防御姿态让燕国的另一大将伊莫头痛不已。

    大战持续了半个月后,清河郡突然失守,赵国皇帝败退百里外的新兴郡,这让燕国皇帝非常高兴决定趁着嬴哲军队的士气大跌对其进行穷追猛打。

    慕容池的这个决定让众将领坚决反对,但是慕容池一意孤行终于在第二天,略微休整后便孤军深入直插赵国腹地。

    赵国军队在皇帝嬴哲的率领下采用诱敌深入的战略可谓是一退千里,最终退到了西部最后三郡的太原郡。

    而河间郡和广平郡像是丝毫不受影响般军心一点也没有乱,反而抵抗的更是坚决。

    而慕容池攻下了赵国大半领土后愈发的自以为是起来认为赵国的军队乃是不堪一击的“民兵”不用在怕了,居然在夜晚不设巡查的兵卒,这给了大赵皇帝嬴哲天赐的机会。

    一天夜里,大赵皇帝嬴哲亲自率领二十万玄甲铁骑偷袭燕军大寨,燕国士兵纷纷一触即溃,皇帝慕容池在睡梦中被惊醒,然后便匆忙的带着残兵败将向博陵郡退去,可是追兵紧紧的跟在后面,这让慕容池不得不想更远的地方跑。

    就这样,大赵皇帝嬴哲收复了全部失地,而慕容池的四十万大军只剩下两万残军。他的护卫李天将军战死,负责殿后的大将军傅雷投降……

    消息传到了河间郡和广平郡的燕国士兵纷纷士气大跌,被赵国元帅铁如山和老将君莫忧率军伺机击溃。

    其中上将军秦殇死于乱军之中所率军对全军覆没,伊莫率着残军退回了渤海郡与慕容池汇合后再次被打败伊莫战死。

    战争持续了两年时间,最终在赵国强大的攻势下燕国军队全面溃败,不仅精锐无双的〖燕寒铁骑〗全军覆没而且也失去了大半领土。

    最后不得已割辽东郡和辽西郡给鲜卑让他出兵干预,而且大陆其余各国也是出兵干预才没有让燕国灭国,最终赔偿了亿两黄金和签订了向赵称臣的才终于结束了战争。

    而燕国因为在慕容池的率领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败,导致他失去了民心,燕国仅剩的四郡之地也时常叛乱不断,最后,封皇弟慕容谭兵马大元帅并率兵镇压的同时又封了四个王,分别是〖北平王〗高振(高顺他爷)〖代王〗秦如水〖上谷王〗苏逸和〖乐浪王〗魏威。

    几年后,因为四王的势力在各自的领地处终于成长、壮大了起来。悄悄的与其他的王签订了盟约,约定:如果燕王收回领地便一起反了他。

    而为什么现在不反呢?因为现在根本没有共同的利益,比如说:谁谁谁,成功的造反了,有人会帮他吗?好,就算帮了,你能猜出他到最后不会卸磨杀驴吗?

    这,便是燕国中的一派了。

    而第二派,则是皇弟慕容谭了,为什么他会成为另一派呢?前边已经说过了,他成为了兵马大元帅,可以随意调动燕国各地的兵马。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对皇位日益的垂涎了起来,只不过朝中现在还有许多的老臣支持慕容池,这让他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暗中培育自己的班底。

    而最后一派便是慕容池了,他凭借着朝着大臣的支持和掌握着宫廷禁军也可以勉强与四王和皇弟慕容谭抗衡。

    而皇帝慕容池和慕容谭属于一奶同胞,也可以勉强称为一派的人。这也就是残生所说的即是三派也是两派了。

    等残生说完高顺也明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