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华夏
字体: 16 + -

第18章 王举人会种地吗?

    朱勤俭眼巴巴的盯着王凯,见他正臭屁的学自己,急得他都想扒开王凯脑袋,看看里面到底是怎么想的。

    王凯像模像样的学了一把贵族喝茶,心里暗道过瘾,等他臭屁完了后,才淡淡的说道:“至于怎么解决,就太简单了嘛!”

    “啊?”

    “慢慢解,一点一点的解,走一步解一步。”王凯随意的说完后,还觉得自己说得有理,满意的点着头。

    你丫的玩我么?

    朱勤俭不悦的说道:“还请宝强兄解惑。”

    王凯此刻心里难受啊,这么笼统的一个问题,你问我怎么解,我要知道怎么解,也就成神了。

    王凯虽然知道结果会怎样,但是他想的也是,励志要改变华夏民族的命运。

    但是他并不知道都已经既定的事实能不能被改变,所以他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王凯扫了一眼小屁孩,见他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神情,只得无奈的说道:“可以解决,但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你懂吗?”

    小屁孩一愣,随后皱起眉头思索起来。

    王凯知道这货根本不会明白的,所以又耐心的说道:“想要解决的话,必须得知晓天文地理,也得博古通今断未来,还得熟悉工农商贾和算术科技,以及兵法军事等等。”

    其实王凯更想说全局大势,但是考虑到大明朝是儒家天下,而这小屁孩一看就是要被儒酸祸害的苗苗,所以才颇废了不少口舌。

    也不是说尊儒重道没用,只是孔孟八股在现在这个时候,已经被无限曲解了……

    王凯觉得自己的话虽然已经是非常简练了,但是见这小屁孩被自己说的一愣一愣的。

    觉得还是有些不妥,也许超过了他的认知,所以又才随意的说道:“我说的解决方法虽然有效,但你毕竟还是太小了,听不懂的。”

    “如果要做到,又岂是一朝一夕啊!”只有王凯才能知道其中的艰辛。

    现在的大明朝可是满目疮痍,关外辫子一年比一年猖獗,再加上现在是小冰河时期这个异常的状态中,而那个木匠皇帝为了躲势大的东林儒官,天天在木匠房里当木工,朝政也被九千岁魏忠贤一步一步的把持着。

    想要改变这些,想要寻到如何解决的办法,又岂是一朝一夕,谈何容易啊!

    “呼,呼……”

    朱勤俭不自觉的又捧起茶杯,吹了几口热气才送到嘴边,嘘下一口茶水,正要陶醉一下这么好的茶水,想到刚刚王凯的那个做派,又往肚里强咽了下去。

    “宝强兄,阉患和辽患,那个更要紧?”朱勤俭是深受儒学熏陶过的,所以也就省略了东林党。

    小屁孩这个问题,在王凯看来没有问到点子上,想到以后几年牛笔哄哄的九千岁,还有几年后更牛笔的东林儒派,王凯无奈的苦笑道:“民心最要紧。”

    小屁孩也对王凯的说法,非常理解,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这些年头,大江以北的庄稼产出不佳,光景是一年赶不上一年,时而有灾民暴乱。”王凯一脸愁苦的说完之后,又瞟了一眼小屁孩,故意试探道:“这些年冬里变得更冷,夏季不是干旱就是水涝,这些你应该听说了吧?”

    朱勤俭同意王凯的说话,他虚着眼睛有些茫然的说道:“是啊,大家都是这么说的。”

    看这小屁孩的岁数,再观他的言谈举止和穿戴装扮,有些不太像是会听到身边人说这些话,正所谓人以群分嘛!

    “小……,哦!勤俭兄,你会种地吗?”

    朱勤俭不明何意,反问道:“难道宝强兄会种地?”

    在大明朝,读书人是看不起其他人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可不是个空话,满腹经纶的读书人别说种地了,就连见到庄户都会鄙夷的走开,读书人种地就是有辱斯文。

    要是王凯这个乡试头名大举人,有着功名在身的天才会种地,那么就不正常了。

    王凯眯着眼睛,笑道:“我还真会种地。”

    卧槽,王宝强这个举人大老爷会种地,真是个大新闻啊!

    “噗噗。”朱勤俭硬憋着笑意,俊脸扭曲的模样,和他之前的翩翩风度的气质呈现截然不同。

    “哈哈哈。”王凯看他那憋屈的歪脸,先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一边笑着,还不忘用手指着小屁孩说道:“想笑就笑吧,在我这里就不要讲究那些没用的破规矩了,免得憋出硬伤就麻烦了,哈哈哈……”

    “噗嗤,哈哈哈……”

    朱勤俭本身能憋住笑的,结果被王凯一逗弄,也就无耻的沦陷了进去。

    “痛快,听宝强兄一席话,小弟顿觉豁然开朗,真是痛快!”

    和小屁孩东吹西扯一通后,胖娘也将吃食端了上来,小屁孩正想尝尝农家小炒,结果看到胖娘端上来的东西后,顿时傻眼了!

    因为桌上就摆放了一个青釉大平盘,盘里整齐排列着五只足有手腕粗的大龙虾,桌上对角放了两个小酱碗。

    小屁孩吃过龙虾肉,但是当他见到这一盘子龙虾时,他顿时自己的自信都没了。

    一个小举人家里,吃的都比……

    “勤俭兄,家里准备的匆忙,所以只弄了几只小龙虾凑合凑合,招待不周之处,你可别介意啊!”

    王凯眯着眼睛拱起手招呼小屁孩,还带着自责的语气客气着,他觉得今天用这几只龙虾拿来招呼客人,显得有点不够大气。

    都弄几只龙虾摆在桌上了,还叫凑合凑合?

    朱勤俭眼珠子瞪的都快掉了,大明朝倒是有龙虾,只不过由于运输储存不方便,所以在北方想吃一次,就得靠机缘了。

    朱勤俭觉得自己也算是吃尽天下珍奇美肴了,而今天在王凯这里,似乎是在重新刷新他的认知一般。

    “宝强兄,正所谓客从主便,小弟今天也算是有幸能尝尝珍奇异味了,”

    到底是气度不凡的读书人,尽快这盘龙虾给他心理不少冲击,但也能稳住自己的风度,能保持住他那春风般的笑容,却也难得。

    (本章完)